20级考研是23还是24?
做梦也没想到“考研难”VS“高考难”竟然是一场正面PK!
///考研“高考”,400分难落地?///
“高考意味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往事一帆风顺。”但没想到,所有的桥都是独木桥,一座比一座薄。
考研这个,细算一下,还满人吗?
2022年,出国的一方,失业的一方,找不到工作的一方,都留在家里读研。一个***457?万人,初试刷掉382?万人苦读一整年。阅卷后,锣鼓喧天,阅卷后,无言以对。
以前觉得在阳光下拿高分是“幸存者偏差”,直到2022年才知道在阳光下拿高分真的会提高分数线...
学历学位,国家线提高12分,专业学位提高13分。
举个例子详细说明:
2018,初试358,文学硕士可以上北大。
2022年初试360。不好意思,A区国际线刚刚达标。
除了竞争压力,考生的素质甚至比自己的母亲还要差...
你的考研对手包括但不限于:
116大学211及以上不保研或保送的学生,学习技能全面;
非大学成绩前5%的学生,自制力十足;
失业党”和“没有工作的党”,放弃工作和收入,最后的立场,充满buff
还有一个“恐慌”的数字:45%—
这是每年二战考生占报名人数的比例。
今年的形势,经济不景气,疫情持续影响,求职更是难上加难。第三次世界大战和第四次世界大战的候选人数只会继续上升。
高考难吗?着陆率接近50%
考研简单吗?落地率不到20%
///面对“涉案人员”如何自救?///
01考研是一场信息贫乏的战斗。
相比高考,我们脑科学没有“简单”。
考研,从第一步开始,就面临着选择,每一个选择都真的影响着最后的落地机会。
考研,从第一步开始,就面临着选择,每一个选择都真的影响着最后的落地机会。
A区双非还是B区211?后者可能更难,但前者的就业前景可能更大。是自己整理资料还是直接打包给同学?前者可能学得更扎实,但后者可能效率更高。给定参考书和延伸课外书哪个是关键?有的学校只要背熟就可以上岸,有的学校专门做知识延伸。
夏天是要背两轮还是做模拟?政审前临阵退缩还是长期巩固?英语拿高分是技巧好还是单词扎实?
信息鸿沟就像迷宫一样。有的人掉头,有的人一直在回头,有的人直奔终点。
考研是一场与“时间消失”的战斗
相对于高考“只要不死,往死里学”,
考研甚至不需要一直学习。三个关键节点?如果你有把握,你可以在一个弯道超车。
暑假-考试大纲发布
在这段时间里,教学大纲还没有确定,很多同学可能连目标院校都没有最终确定。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会选择在家学习,学习效率和目的感一落千丈。
但其他同学可能已经进入了基础知识的第二轮复习,延伸知识的巩固和补充,特殊项目的特殊模拟训练。
把握热度,加快进度。
考试大纲发布-报名结束
在考研最动荡的时期,超过一半的院校会在此期间修改考试大纲和考试参考书,这会让很多学生措手不及,改变大量的目标院校,甚至直接推倒重来专业课的学生也会集中涌现,甚至直接弃考。
现场确认-165438+10月中旬
心理崩溃期,具体表现是:
炫耀,知道自己今年失败100%,战略性放弃;考场空座一般都是他们的。
焦虑,感觉学了很久,开始做模拟时却一塌糊涂,知识点和题目无法对应;
半放松型,通常是中上班学习非常顺利的学生,这时候一般是间接放松;(考场异常的同学一般都集中在这里。)
每一步都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已经超过95%的研究生。
成为那5%从来都不是个人的努力。
距离23号考研仅剩195天,23/24号考研形势依然严峻。竞争太大,一不小心就可能跟我跑。尽早准备,尽早上岸,是我们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