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不顾众人反对从北大退学转到技校,现在后悔吗?

周浩,一个年轻人,在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然而,因为他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周浩对校园学习毫无兴趣。经过痛苦的挣扎,周浩终于说服父母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到一所技校学习数控。

从北大的天之骄子到技校的学生,周浩自然是被批评的,甚至被说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总有一天会后悔的。

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技校对应的标签是成绩不好的学生的选择,但是去高材生的技校,周浩的北大,不是浪费国家资源吗?现在11年过去了,周浩已经从一所技校毕业了。这些年他的生活过得怎么样,真的会像大家说的那样,后悔年轻时的选择吗?

周浩从小就喜欢摆弄东西。父母不在家的时候,他总是把家电拆开来学习。从收音机到电视,任何电器都逃不过被他拆的命运。

幸运的是,他不仅把这些电器拆开了,还把它们完整地装了回去。都说有这种特殊爱好的孩子比一般人聪明,确实如此。

周浩在学校表现很好,尤其是在科学方面。2008年高考时,他考了660多分,在当年青海省理科排名前5。

本人对机械制造感兴趣,动手能力也较强。按照周浩的想法,我希望能报考北航,但是父母和老师都认为我这么好的成绩能考上北大清华,所以我得抓住这个别人等不及的机会。

所以,在他们的坚持下,周浩别无选择,只能放弃自己的梦想,按照父母的意愿,进入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然而,进入北大后不久,周浩就后悔当初的妥协。生命科学是理论性很强的专业,以学术研究为主,但他对动手实践感兴趣。专业与理想的落差,让他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

这些负面的冷落很快反映在他的研究中。他很少参加自习,也不想泡在图书馆里。有些课程勉强认真听了,但他没有心思去学那些纯理论的课程。用他的话说,他和这个专业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看到他如此不感兴趣,一些学生建议他可以转到北京大学理工学院,这让周浩看到了一点新的希望。然而,找个人打听这件事并不容易。可以说,当时基本不可能转到北大。

没办法,周浩不得不熬过第一学年,但他的考试成绩并不令人满意。除了几门稍微感兴趣的科目,他都考了七八十分,很多课程都很难通过。

除了学习上的懈怠,人际关系上也有问题。班里其他同学都专注于学业,很多人一早就做好了毕业后继续读研的打算。

于是,无心学习的周浩似乎找不到和同学* * *的话题,自然也就没有了可以倾诉她在学校烦恼的好朋友。对专业不感兴趣,不光彩的成绩单和无处诉说的苦闷,让周浩对未来极度迷茫和绝望,于是决定休学一年,调整心态后再返校。

辍学后,周浩去深圳工作,体验生活。曾经人人羡慕的北大学生,不得不在这里放下身段,从电话接线员到工厂流水线工人,什么都干。虽然大多数时候我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失败的沮丧,但也有周浩可以引以为豪的经历。

在一家生产电感线圈的工厂工作时,周浩一进车间就受到车间主任的赏识,称赞他理解力强,并把他培养成接班人。

周浩很快在生产线上呆了一年。同时,这一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明白了两件事。首先,他必须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第二,成功之路不仅仅是走进象牙塔。

因此,周浩决心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规划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他不会回北大,他会退学。同时,他也找到了最感兴趣的专业数控方向。通过网上查询,他了解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数控专业在业内口碑很好,这也成为了他转学的首选。

当父母和周围的人得知他要从北大退学转到技校时,都觉得不可思议,尤其是他父亲的反对最厉害。他再三劝周浩不要做这种蠢事。考上北大是很多人的梦想。如果考上了你去了什么技校?他以后会后悔的!

然而,无论父亲如何劝说,周浩这次都不愿意再妥协了。他觉得如果为了别人的想法去北大读一个自己没有兴趣的专业,那将是自己后悔一辈子的事情。

但是,通过直接和父亲沟通,似乎父子二人都说服不了谁,于是周浩转过身来,想先说服好说话的母亲,再让她做打通父亲的工作。周浩和他的母亲进行了最坦率的谈话。他向她详细讲述了自己进入北大后的迷茫、心理压力和辍学打工的经历。母子一心,儿子的痛苦让她心疼。她答应帮助她的儿子实现他的愿望。

最后,在妈妈的努力下,爸爸让步了,同意周浩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他以后的学习。周浩因父亲的改变而欣喜若狂。他赢得了自己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权利,未来的一切在他心中再次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周浩办理了从北京大学退学的手续,并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咨询学习情况。没想到,他第一次开了一个尴尬的玩笑。

因为社会上对技校有一种普遍的偏见,认为它只适合一部分成绩不好,没有希望进大学的孩子。所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虽然有优秀的师资队伍,但还是担心生源问题。学校能招到的毕业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只有少数,更不要说能考上北大高材生的周浩了。

于是,当院长童华强听说有个北大学生要来该校就读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让招聘老师先给北大打个电话核实一下情况,问问孩子心理上有没有问题。

当确认周浩只是因为专业问题才被转学的时候,学校把他当宝贝一样接受了,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还专门开会讨论,为他量身定做了教学计划。就这样,周浩入学后跳了两级,直接被安排在技师班。给他安排的班级和老师也是全校最好的。

因为对数控专业感兴趣,上课的形式特别符合他的心意。周浩身上的潜力和热情都被激发出来了,他的学习状态与在北大时完全不同。

上课认真听讲,有不懂的问题追着老师问,课后反复揣摩课程中的难点。只要有时间,在实验室就不想出来。由于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辛勤工作,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对周浩的进步印象深刻。别的同学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他差不多一周就能完成。

因为成绩优秀,学校也给了他很多关注。2014,周浩代表学校参加了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他将最终获得冠军。比赛结束后,一位记者详细报道了他放弃北大转到技校的学习经历。

周浩立即成为媒体和公众的热门话题,社会各界围绕教育观念改革、求学择业等热点问题围绕他展开了一系列大讨论。

无论外界如何给周浩贴上不同看法的标签,当他面对别人的质疑时,他总是给出上了技校后从不悔改的答案。当时,周浩也在考虑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国内很多知名的工业制造企业邀请他,甚至他的家乡青海省就业局也派人来北京欢迎他回老家工作。

经过反复权衡,周浩谢绝了各方的邀请,决定留在学校教书。他的主要原因是数控领域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他才24岁,不用急着去企业。他可以在留校期间学习和工作,这有利于他能力的提高。学校也对周浩的选择非常满意。学校领导表示会尽力帮他在北京找个地方落户。相比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技校生落户北京更是难上加难。

幸运的是,他有全国冠军的荣誉。在学校的积极努力下,周浩于2016落户北京。第一学期,周浩留校担任助理讲师,第二学期晋升为讲师,在教学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越来越享受教书育人的乐趣。

当初,只把教师当成过渡职业的周浩,在这个行业干了五年,在为企业培养大量合格技能人才的同时,自己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师。

参加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时再次夺冠。面对掌声和荣誉,周浩心中有了更高的目标。希望更多技校的孩子能被大家看到。这是周浩从教后最大的愿望。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前院长童华强与他有着相同的愿望。

童华强,高级职业教育工作者。他希望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同行,于是在2016从学院辞职,创办了一家教育咨询公司。

作为童华强最得意的学生,周浩既有技校的学习经历,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童华强希望他能加入自己的团队,努力推动职业教育的进步。

周浩接受了童华强的邀请,从一名教师转型为职业教育顾问。对于自己的新身份,童华强笑着说自己其实是老师,只是以前是学生的老师,现在是老师。

能够通过前来接受咨询培训的老师,让更多的技校学生受益于他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周浩觉得这份新工作意义重大,他也为此注入了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成为职业教育顾问后,周浩的第一个项目是培训几位来自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的教师。

这些老师有的是硕士毕业生,有的是博士生。他们教授景泰蓝和漆雕相关的课程。作为一名技校毕业生,周浩承受着培养他们的巨大压力,但同时,这也成了他的动力。

为了做好这次培训,周浩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多次亲自到景泰蓝生产现场,对108工艺流程了如指掌。

根据自己以往的职业教育经历和调查结果,周浩向这些老师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包括提前在基础班开设设计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加入营销和运营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就业水平。

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周浩的建议被证明是有效的,尤其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使得周浩这个新人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前景更有信心。周浩的下一个计划是继续充电,提高自己。他打算工作后读个硕士,然后向北师大教育学博士的目标进军。

尽管周浩作为一名技校毕业生已经走上了成功的人生道路,但支持者和反对者关于他放弃北大去技校学习的争论从未停止过。

周浩自己说,他走的路并不适合所有人,他永远不应该生搬硬套。但是,有一点我们都应该承认,技校毕业的孩子也有春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