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火竹字的经络与针灸方法[针灸一]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干,从经脉中分出,在体内循环,补充经络循环的不足;奇经八脉纵横交错于十二经脉之间,调节经脉气血的盈亏;十五络脉从体表分离出来,加强经络之间的联系;众多的络脉和太阳络脉,像罗网一样遍布全身,在各个部位起着渗灌的作用;由此形成经络系统,可以贯通气血,沟通内外。必须指出的是,经络、筋脉、皮肤只是经络之气浸润滋养的一些组织,并不能代表经络所联系的体表的全部。其实,人体外的五官、九窍、四肢,都是由经络和气滋养的,都是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的。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四肢经络上下分布的规律性与五脏的位置和脏腑的表里关系有关。心、肺、包膜位于胸膈之上,故其经脉分布于上肢;因为脏腑属于阴,所以循着臂内。基于脏腑表里关系,腑经循行于脏腑,故小肠、大肠、三焦经也分布于上肢,腑为阳,故这三条腑经分布于臂外侧。同理,肝、脾、肾位于胸膈以下,所以这三条经脉分布在下肢内侧,胆、胃、膀胱经也因为内外器官的关系分布在下肢外侧。
头经分布主要是六阳经,手足多分布在头外侧,手足阳明经分布在面部,足太阳分布在后脑勺和头顶,手太阳分布在面颊和颧部。
躯干经络的分布规律是背为阳,阳经分布在腰背;腹部为阴,阴经分布于胸腹部。所以肩背是手三阳分布的区域;腰背部是足太阳分布的区域;足少阳分布于背腹之间的侧腹;比较特殊的是足阳明胃经,属于阳经,但分布在阴的腹部。我对此的理解是:由于胃经属吴土,即“命数”中的五,土有,但又是万物的生化之母,居于中心地位,有统率四方的作用。虽然是阳经,有坤木的负义,但是胃经在腹部。
十二经脉与脏腑的络属关系是阳经属于腑,脏腑经络和阴经属于腑。这种旁系关系,结合体内十二经脉的循行,加强了脏腑之间的联系,维持了正常的生理功能,但也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比如手太阴属于肺络大肠经,手阳明属于大肠经络肺经,表里兼通,气相通。如果肺部受到风寒邪气的影响,就会蔓延到大肠,引起腹泻等疾病。再比如少阴的手属于心络小肠,太阳缠绕心络的手属于小肠,所以心和小肠都是表里相通的。比如心火旺盛的时候,可以赌小肠,小便多见于黄池。其他经络,如脾胃,表里不一,脾气不好时,胃中的水谷之气就很难失去;肾与膀胱为表里,肾气不转化,膀胱津液不流出;肝胆相表里,所以肝阳亢盛时,胆火常相逆。
十二经脉走向与刘流定律
十二经脉循行方向规律,《灵枢逆顺胖瘦》篇说:“手三阴,手脏;手之三阳,从手走;三阳之足,始行之;足三阴,自足至腹。”如果把十二经脉分为从四肢到躯干(向心)和从躯干到四肢(远心)两类,手三阳、足三阴属于前者,手三阴、足三阳属于后者。如果你把手举起来,所有的阴经都会向上,所有的阳经都会向下。只要记住“阴升阳降”两个字,就能完全把握十二经脉的走向。
经络的走向在针灸补泻中非常重要。当应用“会和跟随”方法时,我们必须首先检查经络的方向,以便进行针灸。否则,补虚减实的方法就无从谈起。
十二经脉在以下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所以它们必须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上相互联系,形成一个连接的整体,这样气血才能依次盛行。除了十二经脉的联系外,手足同名的三阴三阳也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十二经脉压缩的话,其实就是六经。这种关系对人体生理和病理都有影响。比如心肾之气必然相交,即手足与阴的关系;脾气散精,上至肺,即因为手足与太阴相连;包络火之所以依附于肝胆,是因为手脚相通。病理上,如上所述,伤寒六经在此基础上辨证施治。
十二经脉与表阴阳和五行的关系
表里阴阳的关系:十二经脉阴阳的分类是以脏为阴,腑为阳,阳为表,阴为里。十二经脉属于六脏六腑,故腑经属阳为表,脏经属阴为里。经络由表及里的起源:在体内,①经络的络络关系使脏腑相通。②十二经脉分为六经,阴经合并为阳经,加强了联系。在体外,①外经入内经,内经入外经。②十二经脉的末端相互联系。因此,经络的表里实际上说明了十二经脉的阴阳配偶和相互通气的作用。临床上针灸沿经络取穴时,表里经络可以配合,称为表里配穴法。如果把病经原穴和表里络穴一起用,就是古人常用的主客原穴配法。
五行之间的关系:十二经脉的五行属性是以五行与五脏相配的方法为基础的。其中,十二经脉除了自身与五行相匹配外,还包括四肢肘、膝以下的66个五行穴(又称五输穴或本俞穴)。这是基于阴阳演化的原理,五行之中多了五行。用于解释脏腑经络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生理功能和乘虚而入的病理现象,并作为指导针灸处方和取穴的依据。难经六十九难穴中的母子补泻法和七十五难穴中的南北补泻法是配穴的基础(详见《针灸临床经验》)。在临床上,运用五行穴位与经络的关系来治疗疾病,效果往往令人满意。最近上海市结核二院做了十几个针灸治疗结核病的实验。半数以上的患者通过滋水泻火(补赤泽、泻俞济穴)、固金抗侵(补舒菲、中伏穴)、培土生金(补太原穴)取得了速效。
《灵枢·本藏》篇说:“为经脉者,故能行气者,活跃阴阳,滋养筋骨,益关节”。《灵竖亥论》篇也说“十二经脉之丈夫属五脏六腑,外络属四肢”。由此可见,经络的生理功能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述。
一、营卫气血的作用。《灵枢营养生会》一文说:“人在谷中受气,谷入胃经,传于肺和五脏六腑。都是以气为营,清者为卫,浊者在脉,卫在脉外。营无止境,五十而复会,阴阳交织,如无尽之圈。”《灵枢·邪客》篇说:“养气者,泌其津液,注其脉,化其血,尊其四端,注其五脏六腑,以数之。”可见戚颖是血气。戚颖(或血气)流行于经络,起着灌溉五脏六腑、滋润外四端的作用,被称为“宗气”,是促进戚颖循环的动力。《灵枢邪客》一章也说:“宗气积于胸,从喉而来,通过心脉呼吸。”所以人呼吸时,脉又动,气动三寸,脉又动。气移三寸,则呼吸吸气,化为一息,气移十六尺二尺,气循环周身。正常人体一昼夜呼吸13500次,气行810尺,气在全身循环50次(见灵枢五十营一章)。此外,营养气体的循环也有一定的路径和起伏。印石入中焦太阴肺经,石矛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十二地支属于十二经脉,第二天注射足厥阴中的肝经,肺经回来。这种协调方法被命名为“那智法”,是子午刘著法的基础。此外,还有另一条循环路,就是从肺在颈部注入一段任脉,入督脉,上下而行,绕过阴部,再与任脉胸腹段汇合,注入肺(见《灵枢·戚颖》一章)。
戚薇在脉外运行,白天在太阳的25度,晚上在阴的25度,一昼夜就是50度。循环的顺序:平丹阴竭,杨琪为旨,散手足六阳经,夜间将足量的阴注入五脏,经肾、心、肺、肝、脾再注入肾,汇入目中,输送循环(见“灵舒威气”一章)。
二是沟通内外的统一功能。经络系统以十二经脉为纲,配合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全身络脉,形成营卫气血运行的整体。五脏六腑相连,四肢外覆骨骼、筋骨、五官、九窍,将人体各部位、脏与腑、五官与内脏、四肢与躯干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1.经络与脏腑的病理关系
《苏文苗伦茨》说:“夫邪客在形,必先舍其皮毛,远离太阳经络,远离络脉,通五脏,散于胃中,感阴阳,五脏俱伤。此邪从皮毛入,仅次于五脏。”从这段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外邪传入脏腑,必然要经过经络的传导,这是由表及里的病理传递。但是,如果邪气太强,也可以直入脏腑,或者脏腑本身有病,也可以累及经络,引起发病。例如,“有小肠的病人...感觉到他们的耳朵和膀胱前面的患者热...《灵枢·病源·脏腑》一章中记载了“肩感热”。苏文《脏气法年表》中也记载“肝病,胁痛致少腹”,“心脏病...双臂疼痛”、“脾疾...腹部胀满”、“肺病、肩背痛”和“肾病”...腹痛”都与经络的病变有关。《灵枢经》记载的十二经十五络病,往往有脏腑症状,就是这个道理。
2.经络与五感九窍的病理关系。
五官九窍都有经脉,气血滋养。所以,经络中的气血凝滞,或者外感邪气随经络传入,也会引起五感九窍的疾病。如:大肠经疾病中的牙痛、痰多;口、喉、唇胃经疾病;脾经病的舌有强烈的疼痛,就是这个原因。
3.经络与四肢的病理关系
四肢的肌肉和骨骼也必须依靠气来滋养,所以经络受邪,四肢必然病态。比如经络气道的干燥,就是因为经络的亏虚造成的。再如肺经病的臂内侧疼痛、晕厥;大肠经病的大拇指和小指的疼痛是不必要的,胃经病的疼痛是痛苦的。
4.经气厥脱
经络之气紊乱,营卫气血就不能正常,经络不通就会导致五脏六腑、五官、四肢、躯干的病变。在灵枢经中,肺经、心经的运动称为“臂厥”;胃经的运动称为“舒厥”;胆经的运动称为“杨珏”;膀胱经的运动称为“踝厥”;肾经的运动叫“骨厥”,都是这种情况。此外,《苏文决论》中有一篇专门论述十二经脉晕厥的文章,也属于此范围。
5.经气衰竭
一个脏腑的经络一旦失去功能,它所支配的器官和肢体的功能必然失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阴三的阳气和六经共存,死亡就在一瞬间。《灵枢经》和《素见诊断经》中有详细记载,可供参考。
针灸的作用,也就是《灵枢九针十院》一章所指出的,主要是调气。理气指的是调理身体脏腑经络的气。从功能分析,包括待(促)气、行气、补泻三个方面。所谓待气、催气,都是促进针灸达到气的方法,任何针灸技术只有在气的基础上进行,才有效果。所谓行气,就是推动气血到达疾病的一种方法。杨继洲曾说:“如果你从远处生病,你必须首先使气流向生病的地方。”因此,在临床上,当你取离患病处较近或较远的穴位进行治疗时,经常会用到它。至于补泻,是针对疾病性质的治疗措施。还有补泻法,是一种温和的刺激方法,也属于补泻范畴。
1.爪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