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商务考研经验分享?
2月15日出后,很多学长学姐也介绍了自己的复试经历,包括看什么书,复试的一般流程。根据经验和官网的通知,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包括专业课加英语。只要在专业课笔试中复习之前初试的内容,笔试一般不考国际贸易实务。英语笔试其实很简单,包括完形填空、阅读、汉英翻译等等。面试部分,需要准备国际贸易实务,因为面试可能还是会问。英语面试就是翻译和口语,不会太难。每个人的水平都一样。
初试准备:因为初试准备的时候把东西背的很仔细,所以有些东西记得很牢。2月15到3月8日,主要是背一遍,过一遍,想一想。
平时积累:本科时学的是金融专业,虽然不是特别喜欢。不过我的专业课还是可以的,多多少少记得一些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当然学了以后肯定会忘,记得不多)。我记得我画的那个英语口语问题,大意是你认为世界经济现在面临什么问题?虽然平时没说过这个问题,但我结合自己学过的时事和平的课程,列举了三条,并举例说明。老师不指望你讲得准确深刻,但是组织和思维很重要。
最后总结一下教训:老老实实的过一遍初试内容。没有学过国际贸易实务的同学建议仔细看看。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接下来我就按照科目来说说我的经验或者教训。
一.政治
政治我考了76分,在北京看来很高了。这个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主要说一下我是怎么复习政治的。
用书:肖秀荣说话简洁。
1000个问题
风中茁壮的草
,萧四萧八
。我看了一遍,1000题做了三遍,看了两遍,肖四肖背的很熟练(初看好像还是有点顺)。1000题基本都是精读课和风里强草一起做的。8月初至9月中旬,看了精读课,部分章节可以自己画思维导图,第一次做了1000题。从9月中旬到165438+10月,我可能见过两次风中的草,心里有数。小八出来后,他背着小八,小思出来背着小思,顺便背着风中的小强草。但是有一点,我对背书很熟悉。比如我背八件事四件事,最后虽然不知道倒着背,但也没有卡壳。我听到楼道里很多人在背诵,都是“嗯,嗯,然后”,有同学还背诵了一个答案的要点。可能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我想我全背下来就有东西可写了。
考场政治也很好。收到论文的时候,我有一种感觉,肖秀荣很厉害。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想我可以用我带的所有东西。当然不要太死板,可能不是原题,但是背了就要学会动用。
二、英语1
在一个大国,商务考试是英语,有些人说英语更难。我想说我反正只过了英语一,不知道哪个更难(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但是我真的觉得今年的英语试卷不难。如果我说不怕被打死,我看我84分的时候有点失望,感觉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对于英语,我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的理论家。2005年到2014的一道真题我只看了两遍,其他的我只做了一遍。
我非常喜欢英语。我从大一开始就天天背单词。那时候的我,除了充实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目的。没有每天打卡这种事,有空就背。准备考研不久,就开始看《经济学人》,是原文,没有翻译。不知道现在很多app怎么说经济学人。自己看原文,不会的单词查,学会在语境中理解全文的结构。当然,我没那么好。我知道有些地方很难理解,但我真的不依赖翻译和解释。
我说的有点偏颇。基本每天背单词(扇贝单词一天200到300),每天写一篇经济学家。经济学人遇到的生词都记在扇贝里,一些有趣的用法或者熟悉的单词都记在笔记本里。我也喜欢每天早上阅读《经济学人》。直到期末考试前两周,为了给专业课留时间,我才精读经济学人。刚刚有时间看了微信官方账号推荐的英文文章。
经验就是多背单词,提高阅读能力,不要迷信技巧。当然,你有你自己的方法。如果你有不同意见,请不要打扰我。
除了阅读,其他题我都没练,比如完形填空翻译。我觉得读多了会有别的感觉。关于英语作文,我在6月中旬5438+065438+10月背了几篇王江涛的英语作文,基本明白怎么写了。明确应用文的格式,借鉴大作文的结构。我自己也写了几篇,但是都不错。我不知道最后的分数是多少。
总之,不管你喜不喜欢英语,都不要过多钻研应试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对考试、以后读研甚至工作都会有好处。
说英语和政治没多少经验,但后面两个应该是教训。396和专业课,我考的很一般,主要是说说我的课。先说说自己的复习方法,再说说教训。
三。396 121.
这个分数在复试名单里比较低。如果我不想说教训,我会不好意思拿出来。
数学复习用书:跨考教育的核心笔记和800题,这两本书大概做了三遍,刚开始都做了,后来反复错(这两本书是复印件,从2013开始就没换过,不过今天大家还是会用)。
数学我从四月到七月一直在看课本。之前看体验贴的时候,好像很多人都很快看完了。其实我很疑惑。我觉得我读得很慢。也许课后我做了一些练习。现在觉得有点浪费时间,因为课后不会做一次,但是不会做两次。如果有小可爱考396,不妨先试着看一下书,看看主要的定义和定理。可以适当记下来,然后重点做核心笔记和后面的真题。
虽然有人说数学肯定不像中国英语那样学,但我觉得该记的一定要记(老规矩,个人观点,不喜欢)。
逻辑书:赵鑫全的“逻辑点”及其配套视频课程。
;王成《管理学联考真题》(此真题按年收录在一套中);周建武历年真题逻辑分类(此真题按题型划分)。
这是逻辑学的三本书,赵鑫全的我看了三遍(8月初近两个月看了两遍,考前又看了一遍巩固基础知识);周建武把历年真题做了大概四遍,两遍全是,两遍刷错题。其实王成并没有完成。他只是想按年份做真题,好像2013(从后往前)做过。逻辑视频课用的是赵鑫全的课程视频,因为不知道逻辑会是什么样子,所以跟着上课(很多同学没听过视频课,但是自己看还是不错的)。小小建议!看视频课可以快1.5倍,节省时间,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我用了王成的写字本进行写作。作文有两篇,一篇是论证有效性的分析,一篇是议论文的写作。实证效度分析练习了很多真题管理,写完对比解释,就能看到自己没写的东西了。同时要多读范文,规范自己的语言。教训就是到了65438+2月,好像就停止了论证效度分析的练习,以为自己练够了,其实应该带着。论散文,我也是照片话题。一开始总觉得自己判断不清题目。看王成的课还是有用的,多写点文章也是必要的。
小经验/教训:1。逻辑或者写建议会自始至终和一个人保持一致。我是逻辑赵鑫全,写作王成。如果非要选,我可能会和王成一起全部选,因为逻辑和文笔是相通的。王成老师不仅教应试技巧,还训练人的思维逻辑能力。2.真的要多练人海战术,虽然不可取!
四、专业课111
书籍有韩的《国际商务》、的《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李的《国际经济学》、韩的《国际贸易》、陈的《国际金融》、的《国际金融》、王晓东的《国际营销》。
1.韩老师一定要熟悉国际业务,而且要尽可能的熟悉。今年的专业课其实不难。从2011到现在,专业课的考试只能是越来越细或者说扩大化。说说我自己吧。一直看书整理笔记到八月。8月中旬开始背,考前背了6遍。
教训:虽然我背书很认真,但是可能有点过了,导致前期整理笔记的时候就像抄一本书,背了那么多遍,却没有那么熟练;背书的时候也要讲究方法。比如所谓的记忆曲线,其实也是合理的。关键是背完之后要及时巩固,不然前面的从头到尾都忘了,费时费力。
2.?黄卫平的《国际经济学》是我非常认真看过的一本书,里面补充的一些理论相当不错。李的《国际经济学》也是推荐的,而且很明确(老师是人大的,李老师是南开的)。我觉得可以好好看看这两本书,重点放在韩文书中没有的理论和韩文书中没有讲清楚的地方。
3.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没时间就不用看了。就连这本书的中文版也有点晦涩难懂。
我在和陈的著作中评述了国际金融,而国际金融在韩文著作中占了三章。国际金融的学习主要以韩文书籍为主。陈的书很难,所以没有必要研究得这么深。姜波克的书是理论领域的,也是严密推导的。就看看吧,这是我的想法,学习方法看个人。
我在文海做过国贸的课后练习,很多学长学姐都极力推荐,但是好像这两年没考国贸计算(今年考了跨国公司指数)。但我还是建议读文海的书和习题。
6.韩的国际贸易理论更加丰富,可以作为知识的补充。
7.王晓东的《国际营销》或者郭国庆的《市场营销》作为韩曙下半年国际营销和跨国公司管理的补充内容还是很不错的。建议看看郭国庆的营销(虽然我看的是王晓东)。
一般来说,专业课的经验就是死记硬背韩文书籍,尽量多背。教训就是背书强调方法,思路清晰。
还有一个教训就是专业课的真题也要背熟,好好研究真题。看自己答题的思维,不仅仅是在真题上,不练习是找不到自己思维上的不足的。
动词 (verb的缩写)综合
主要是真题,真题的价值在于感受题和自己的想法。反复做是因为你真的会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犯错。
我是从11的前十天开始做真题的,我会把周末作为模拟。真题一定要明确自己哪里不行,哪里思路不对。这是老生常谈,但很难做到。
考场上还有一个很大的教训,就是不要放松警惕,不要迷茫。第一天公开课,我觉得挺简单的,所以有点通风。第二天早上考了396,莫名其妙就慌了。我甚至不能看逻辑题。所以,除了平时扎实的基础,考场上的冷静也是必备的素质。
在学习上,真的有很多问题,从前期准备的时候对看什么书很迷茫,到学习过程中如何安排时间,怎么看这本书,都是在慢慢摸索。所以这里的建议是
1.不用担心问太多问题,什么都不知道。多看看经验贴,了解一下别人的大致安排。虽然方法不同,但总要自己了解一些客观信息。
2.不要因为自己没有那么优秀,就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哪里都差。
最后送两句话,是我考研看孟子的时候很喜欢的。当时觉得一切都好像在鼓励自己。
山的路径是偶尔可以用的路径,但是偶尔不用就会被堵死。
换句话说,我希望陪伴我一生:
有安之美誉,有尽善尽美之殇。
祝子孙后代都有实现目标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