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2岁的大妈陪女儿考研,自己却考上了研究生,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6年,有个妈妈陪女儿考研音乐系。她52岁,即将退休,就在那时。她女儿1年考砸了,她1年考上了。第二年,女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她们之间的关系既是母女又是同学,在当时的网络上是相当厉害的。

考研是几乎很多毕业生面临的问题,但是考研并不是那么好。这两年越来越难。当时15,16相对好一些。参加考试的人不到200万,能考上的100多一点,60到70万人。也就是那个时候,只要努力学习,考上的几率可以是50%,甚至更多。但不是现在。按照今年的数据,应该有380万人左右参加考试,实际报名的有420万人,然后估计能考上的有80万人。其余学生不纳入考试,因为每年推免生约有65438+万人,也就是说可以直接保送研究生,不参加考试。

这两年参加考研的同学都知道,考研不容易,因为按照现在的比例,380万人参加,可能考上80万人,差不多20%左右。几乎每个参加考研的人都在努力。就算直接砍掉80万真正能考上考场的人,剩下的人也会努力的,不是说报了名就该做平时做的事,考研就混了。既然大家都努力选择了这条路,那么最后能考上的,能得到这个教育阶段的人就很有限了。

当时,52岁的母亲自己也即将退休。看到女儿考研究生,她只是想帮帮女儿,也就是陪女儿一起考。虽然年纪大了一点,但是真的是一起学习一起努力。1年,母亲考上了,女儿考得不太好。然后她又考了一年,第二年,女儿考上了。他们都上了同一所大学,在同一所研究生院学习。

经过三年的努力,她毕业了,甚至毕业的时候还有韩国某音乐学院的邀请函,说可以继续给她深造的机会。因为他在读研的三年里很努力,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几乎所有50岁左右的人都走过了大半辈子,他们非常清楚这个机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尽管工作很忙,时间也很紧,但我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所有的私人时间完成学业,成绩也还是很优秀,所以能得到这样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是否达到了那个程度。考研之路并不容易。如果非要选的话,真的要考虑自己的能力了。你能付出多少努力,你的基础哪方面好哪方面不好,你要客观的估计这个难度,不要以为你有100%的希望就能考上,也不要以为你还没考上,就考虑毕业后留三年,不要浪费很多时间。如果我说我被录取了,男女朋友又要分开了怎么办?感情的事情呢?别想那么多。说一些别人不爱听的话。就算你努力学习,也不一定能考上。现在想那么多没必要的事情,没有意义。

今年380万人中,至少有200万甚至300万人要考,都是抢着考进去的。但是真正能进去的又有几个呢?这两年考研越来越难了。虽然录取人数略有增加,比如5年前差不多60-70万人,现在差不多80-654.38+0万人可以录取。但是你可以看到这次考研总录取人数翻了一番,每年增加差不多是654.38+0万。

很多人看了母女俩考研的案例,觉得也要努力。52岁的人,工作生活都很忙,还要照顾女儿。如果他们能考上,那我们作为年轻人,自己也能考上。我们认为这个想法很好,应该有信心。在至少一件事没有结果之前,你要无条件相信自己。别人能做的,你当然也能做。当然,别人努力了,你也要努力,甚至比别人更努力,才能超越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