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复试为什么要考英语?
一般来说,高校社科毕业生的英语要求比自然科学毕业生高很多。每一个报考研究生教育的考生都知道,自从王国维在1901翻译了日本教育学并发表在《教育世界》上,中国近代的正规教育学从此产生。无论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仿照前苏联,还是教育学刚传入中国翻译时,都需要较高的外语能力。直到今天,我们在研究教育学的过程中,也不能闭门造车,也需要借鉴西方乃至全世界教育学的成功经验。所以,良好的外语能力是复试和考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据勤奋的复试专家介绍,北师大教育系有个别专业方向。在复试的过程中,考官会让考生读一篇英语文章,然后老师会先问大意,再问详细的知识点,还会问专业的前沿问题。相对于第一次笔试中的英语阅读,会更注重专业性,专业术语会很多,难度不大。所以,在这方面,同学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现代教育学对外交流机会多,需要良好的听说能力。
无论是报考比较教育学的考生,还是报考其他教育学研究方向的学生,我们都应该清楚地知道,在我们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活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研究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参加各种国外学者的讲座,参加各种由学院、院系或科研院所主办或举办的国际交流会议。在这些讲座或会议中,我们可以直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教育学知识,甚至是最前沿的教育学知识。在这些教育学的对外交流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外语听说能力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复试的过程中,导师会要求大家用外语问一些口语问题和答案。如果你连导师的简单问题都应付不了,又怎么应付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活呢?一般情况下,导师不会问你的口语有多地道和标准,也不会对你回答的深度和广度要求很严格,只会要求你有基本的或者很好的外语听说能力。
教育学整个复试中,除了少数专业注重考生专业术语的考查,一般专业方向都是简单的英语问答法。对于两种检查方式,勤复试专家提醒大家分别准备,应对初检,尽可能多的掌握专业术语,重点关注中文论文和国外重要论文的英文摘要;应对第二种考察,可以提前准备好常见问题的底稿,在考场上灵活运用。勤奋的复试专家建议,与其期待教育复试取消外语考试,不如脚踏实地的去应对外语能力考试。不管要求如何,还是可以在口语方面多下功夫,复试会有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