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景的大学专业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导,突出优势学科,强化特色学科,不断优化学科结构,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有16个教学学院(系),47个本科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2个学科的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还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授予权和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特聘教授,企业管理学科泰山学者。会计学、企业管理、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政治经济学等6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管理原理》和《会计基础》是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企业财务管理等10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经过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经济管理为主,文、法、理、工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校坚持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研的政策,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加大,科研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来,学校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1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等国家级项目25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58项(其中一等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998篇,科研经费达6000万元。学校有山东省区域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所、数理经济研究所、概率统计与保险精算研究所、和谐发展研究中心等20个研究机构。学校的科研成果在政府决策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影响力日益扩大。2003年,山东省委宣传部将我校确定为“山东省金融研究基地”和“山东省工商管理研究基地”;2004年,山东省科技厅在学校成立了“山东省企业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6年,省社科规划办批准成立“山东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隶属于该校。《山东经济》杂志是由我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期刊,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会计学院:
会计学院的前身是学校最早成立的会计系,是目前学校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之一。设有会计、财务管理、审计、资产评估四个本科专业,其中会计专业为国家管理类专业,其中会计专业为山东省“泰山学者”专业,为1991唯一省级重点学科,1999唯一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002年唯一加强的省级重点学科。审计学专业设置于1986,原山东省审计厅设立。资产评估专业成立于2006年,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仅有的10高校试点专业。目前学院有专任教师121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43人,博士49人。基本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位相对合理的教学团队,形成了几支有影响力的教学团队,其中“会计”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学院设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资产评估、成本与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等7个专业教研室,现代会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现代审计、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等5个研究机构,山东省示范测试中心1个。我们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会计学院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本科教学,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使会计学院成为山东省“会计理论研究中心”、“财务管理咨询中心”、“高级财务人才输出基地”,使会计学科整体成为“省内一流、知名的品牌学科”。
财政金融学院:
财经学院是山东财经大学最早成立的教学部之一,也是山东省最早招收财经类本科学生的高等院校。1958,山东财经大学设立财经系。金融学和金融学两个本科专业正式录取1960。2000年,两个专业都被授予硕士学位,2002年开始招生。2003年7月,财政金融系更名为“财政金融学院”。目前有财政金融两个二级学科,财政金融保险税务金融工程五个本科专业。2005年4月,《金融学》被评为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山东财政金融研究基地”隶属学院。目前,财政金融学院设有金融理论教研室、金融实务教研室、投资教研室、国际金融教研室、保险教研室、税务教研室等七个教研室,两个证券金融研究所,一个软硬件设施先进的金融实验室,建立了一支高效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5人,其中教授25人;现有副教授22人,教师和博士生中博士25人,硕士41人,形成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年龄结构合理、爱岗敬业、业务过硬、治学严谨、富有创新奉献精神的学科队伍。经过不懈的努力,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国际贸易研究所:
国际贸易学院是山东省最早开设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并拥有国际贸易硕士学位的高校。1960,学校贸易经济系开设外贸专业;1979工商经济系成立外贸教研室;1990 12国际贸易部成立。2003年,国际贸易系更名为国际贸易学院。国际贸易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2人,博士12人,博士生12人。1998被授予国际贸易硕士学位,是省内第一个获得该项权利的单位。国际贸易学院目前有4个教研室和1个国际贸易研究所。四个教研室分别是:国际经济学教研室、国际贸易教研室、国际商务教研室、国际商务英语教研室。学院设有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两个层次,设有国际贸易硕士、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两个本科专业。2008年6月27日,10,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第三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是山东财经大学最早成立的教学部之一。1952,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的一部分)成立。1958成立贸易经济系,设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两个专业。1978山财* * *设四个教学部,其中一个是工商经济系,专业是物资经济管理与国际贸易。1980开始招生。1986开设工业经济管理本科和商业经济管理专业课,1988开设县乡经济管理专业课。1990,学校设立国际贸易系,国际贸易专业从我们系分离到国际贸易系。65438-0992,我系设置了贸易经济类本科专业、工商行政管理类专业和劳动经济管理类专业,当年停止招生。1994,国际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专业成立。同年,物资经济管理专业停止招生,只保留劳动经济管理专业给专科。到1996,劳动经济管理专业停止招生,工业经济管理专业设置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此时我系专业缩减为国际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贸易经济、产业经济管理四个本科专业。1998根据教育部关于本科专业调整的要求,我系调整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三个本科专业。同年申请了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本科专业,获得批准,开始1999招生。
信息管理学院:
65438-0990,山东经济学院从社会人才需求和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在山东省设置了“经济信息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收本科生。随着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学院引进了一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并在1993成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经过十余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于2003年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到2005年,信息管理学院有5个本科专业,1个硕士点,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省级重点学科,是该校博士点申报和规划的三个一级学科之一。自第一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立以来,经历了16年的发展。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指导下,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在教学、科研、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养和输送了数千名既懂计算机又懂经济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素质信息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人才(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
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
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成立于2003年3月。其前身是计划统计司,成立于1988。学院现设有经济学本科专业和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防经济学6个硕士专业。经济学本科专业由原国民经济规划专业调整而来,1989开始招生。目前学院有两门精品课程,分别是《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学院旨在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经济专门人才。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掌握和规范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他们可以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计划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专业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教研团队。现有专任教师8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4人,硕士以上学历66人,来自国内外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26人,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校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人,在学术上担任董事会以上职务学院下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经济技术研究所五个教研室。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学校设有经济学科专用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和专业资料室,各种教具齐全。多年来,学院为社会各领域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往届毕业生大多在各级政府机关、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国内外著名公司、事务所从事管理和研究工作,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出国深造的道路。考研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很多毕业生考上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为有志于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理论研究者、经济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的青年学生提供了成长的舞台和跳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前身为经济信息管理系,成立于6月1993。目前拥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3个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校级重点学科)2个硕士点。设有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应用、信息工程、电子商务四个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两个基础实验室,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金融信息工程两个研究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院、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实验室、应急联动系统实验室、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应用实验室八个专业实验室。目前,学院有来自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千余名全日制学生。学院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估为动力,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依托学校金融学科优势,依托国际交流与合作,经过多年发展和历史积淀,逐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和优势,注重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知识的融合,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和专业发展,以服务金融管理部门为主要定位,以培养具有先进计算机技术和财务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为目标。学院积极与IBM、微软、SAP、NEC、浪潮等国内外高校、学术机构和知名IT企业开展交流合作。近年来,我们与纽约州立大学、阿肯色州立大学、里贾纳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的计算机系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多名教师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及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参加学术交流、讲座或培训,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学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立大学生创新科技基金,与济南信息产业局、NEC、浪潮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三年来,有53名优秀大学生参加了12高校教师科研项目,数百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学校组织的各类科技、外语竞赛中获奖。
统计和数学学院:
统计与数学学院是一个兼容经济与科学的二级学院。设有统计学、保险学(精算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4个本科专业,统计学、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与管理、国民经济学4个硕士专业;设有六个教研室,即数理统计教研室、经济统计教研室、计量经济学教研室、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基础数学教研室、应用数学教研室,一个专业资料室和三个教学实验室。统计与数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35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0人,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105人。多年来,统计与数学学院形成了“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办学传统。学院坚持教书育人,师德、教风、学风建设,倡导“教师认真教书育人,学生扎实学习发展技能”,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可持续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学院的特色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深质量”。学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管理人员队伍,致力于建设学生的生活家园、精神乐园和成功的摇篮。他们是学生成功的良师益友和可靠保证。目前,统计与数学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不断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大力弘扬“实事求是、博学勤学、清德载物”的校训精神,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与社会各界精诚合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外国语学院:
外语学院前身是大学外语教研室,成立于1987,隶属于基础教育部,主要负责全校的英语教学。于191并入国民经济系。1992招收商务英语专业专科生,1993招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于6月成立经济贸易外语系1994。6月1996,更名为外语系;同年,我校被指定为财政部外语人才培训基地,先后在财政部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对数百名处级以上干部进行了系统的外语技能培训,受到了财政部的好评。2002年6月,外国语学院成立。2003年被授予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从2004年开始招生。目前,外国语学院设有英语、日语、法语、德语四个本科专业,1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英语教研室、日语教研室、高校外语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四个教学机构。外国语学院有1个校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三门校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阅读;英语国家文化(2006年推荐为省级精品课程);英美文学。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巨大。有200名专职教师。专任教师中,教授9人,副教授49人,博士6人,硕士144人(其中博士10人)。学院在学校党委和学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积极适应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推进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和教学工作的创新。
法学院: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需要法律规范。1983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在原基础课部成立了经济法教研室,先后面向全校开设了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国际商法)等公共课。1993,经济法专业成立。2000年成立法律系,同年招收法学本科学生。2005年,法律系转型为法学院。到2008年6月,有13名教授和30名副教授。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含在读)88人,形成了一支法学专业齐全、学术梯队布局恰当、学术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团队。目前,学院设有法学理论、公法、民商法、国际法和法律公共事务五个教研室,商法、房地产法、诉讼法和实践教学管理与研究四个研究中心,民商法学硕士学位。法学院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熟悉中国法律及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并具有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有14法学核心课程,以及会计、金融、管理、经济学等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和30余门法学基础和专业选修课程。法学院按照发展学科和专业的总体思路,积极服务于提高教学和研究能力,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注重学术表现,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优势和作用。关于学生的培养目标,要坚持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把专业知识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统一起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法治纪律,把服务社会作为人生最高目的;优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努力造就适应时代变革和进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系于2001年6月28日正式成立,2005年2月更名为公共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43人,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讲师1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5人;硕士研究生27人,博士研究生8人;专任教师中,出国访问学者1人。公共管理学院有两个级别:硕士学位和本科学位。三个硕士专业分别是:MPA、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本科三个专业分别是: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企业管理。山东经济学院是山东省第一所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高校,在养老保障、劳动就业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公共企业管理专业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我校特色,本专业定位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电子政务等方面形成了优势。行政管理专业在领导学、公共政策、企业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本专业以企业行政管理为主,主要特点是搭建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桥梁,既突出政府“企业管理”的学习,又突出企业行政管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实证分析。我院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三个教研室,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城市经济研究所两个研究机构。我院现有专业图书3400册,中英文期刊1200种,每年新增大量管理类中英文期刊,为师生教学、科研、学习提供了大量资料。近年来,我院有三门校级精品课程:社会治安概论、治安管理技术与方法、领导学。公开发表论文66篇,教材9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省社科基金1、省软科学项目3项、省教研项目1、校级教研项目9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山东经济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公共管理学院师生正以学校跨越式发展为契机,开拓创新,以教学科研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我校一流的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成立于2002年3月,其前身是体育系。设有教研室、训练研究室、健康活动中心、学生事务处、场馆管理科和办公室。承担学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体育科研、集体活动等体育工作。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体育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36人,专任教师26人,教授、副教授16人。有5名教师从省队和国家队退役,从事专业培训。国际级裁判员1人,国家级裁判员3人,国家级裁判员12人,省级体育协会、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3人,全国性学术组织主任1人。学院加强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目前,体育课已经建立了供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的“选课系统”,正在向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过渡,逐步实现“三自主”。近三年来,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0篇,承担教学改革研究课题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学院加强了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比赛成绩。我校是全国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高校之一。通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相对规范的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系。近年来共培养国家优秀运动员1人,国家一级运动员5人,打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1项纪录,山东省大运会2项纪录。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优良,集体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学校田径运动会、“毕业杯”、“郝散杯”等球类比赛每年定期举行,其他比赛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要求不定期举行。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强了大学生的体质,丰富了校园文化。
国际教育研究所
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7年。是以10年中外合作办学历史为基础,专门负责中外合作办学和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二级教学单位。主要负责组织、管理和协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教学工作,管理中外学生招生、管理、教学、教务、国际学生考试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各类外语培训(特别是学生雅思培训),引进外国学生,派出想出国的学生。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数量和专业类别不断增加,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开展了英语、会计、国际商务、工商企业管理等中外合作办学活动,涵盖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短期访问等不同层次,形成了培养方式灵活多样、毕业生就业和深造模式多样化的办学特色,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院现有教职工19人,设有中外合作项目部、语言培训中心、学生处等。组织健全,设施完备,能在出国深造培训指导、学分互认办理、外籍教师教学管理、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学院将继续拓宽中外合作办学渠道,增加国际教学交流合作机会,为我校国际教育和开放办学的快速发展而不懈努力。社会发展学院2002年5月,学校在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社会学系,2005年2月更名为社会发展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社会发展研究所下设马克思主义原理、政治经济学、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近代史、社会工作、政治与行政、形式与政策八个教研室,以及和谐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学院设有社会工作、政治学、行政学两个本科专业,拥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学位授予权,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发展学院恪守“明白道德,从事物中学习知识”的校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