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是南方邮电大学的学生吗,因为我想了解一下这个学校的数据结构。我是一名研究生。
一、求职前的定位:
1,地点
我个人最看重职场。当然要看个人了。因为我是江苏人,也在江苏上学,家在南京,所以希望留在南京,除非其他城市有比现在更好的公司。工作地点的选择在找工作之前要定位:因为一个公司投简历不可能选择两个地方;全国各地投简历也是浪费时间,你还是重点投吧。
2.公司
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南邮大学的通信专业。我本科专业是通信工程,研究生专业是信号与信息处理。最初的定位当然是通用通信厂商。我的期望是爱立信,趋势,阿朗,中兴,华为,这些一般在我们学校招生比较多的。当时觉得考上也不是特别难。
在行业的选择上,一般会选择符合自己专业的公司,但其实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并不是这样。有能力就够了,专业不需要特别合适(我们公司也有化学专业)。选择公司需要考虑这家公司的前景,眼光要长远;其次还要考虑你能不能接受公司的企业文化。也许它会是空的,但它真的很重要。公司文化不认同,就会不开心,不会有好的发展。最后要看你是否喜欢公司的氛围,比如工作环境(有些公司的工作环境比较拥挤),工作制度(固定与否)。
3.邮政
一个公司基本上只能投一份简历,也就是只能投一个职位,所以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定位好预期工作的性质:研发、测试、销售等。其次,你心中期待的岗位一般都是你喜欢的,这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也是有帮助的。同时可以统一准备笔试和面试。
4.薪水
目前社会压力比较大,工资也不是完全出于考虑,但我觉得这不是优先考虑的。主要看涨幅,光看起薪是不够的。
二、求职前的知识和能力准备
其实整个找工作的过程我并没有做太多的准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笔试
A.如果是做技术的,程序员面试经典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看看软件工程师教材,网络工程师教材;
B.IT行业一般包括相关的计算机网络、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shell等。
C.通信行业的通信原理,编码,信号,3G移动网络知识。
D.我基本不准备考,但是需要看一下考试方法,软件开发周期等相关知识;
E.重点是看各个公司历年的笔试题目。练习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可以了解公司的重点产品,另一方面也比自己一个人大海捞针强。
2.采访
据说面试官在30秒内就决定了要不要你,所以第一印象很重要。
我个人认为面试中着装是最重要的。最好买合身的西装衬衫,男生可以打领带;女生可以穿裤子或者裙子。如果是裙子,他们需要穿袜子。着装体现了个人对这次面试的重视程度,不考虑能力,态度更重要。
面试肯定有一个因素,就是心理素质。当然这是可以随着面试经验的增加而积累的。你可以找一两家不在你选择范围内的大公司(主要是地点)去尝试,积累经验。面试时要真诚。
我面试的时候个人感觉团脸部分表现比较好,有几个团脸的分数都很高。集体见面要考虑的事情很多,这也是最残酷的面试。面试官会经常问你,你觉得谁最差,谁最好。想回答好这个问题,可以在网上找一些教程视频。
3.实习经历
很多同学应该都有实习经历,实习经历是很有价值的,相当于工作经历。特别是在类似的公司,有实习经验的基本可以直接工作。项目经历也是一样,只要在面试前想想自己做过什么,贡献是什么,同事领导对你的评价是什么,面试时简单说清楚就OK了。
三、求职经验
我整个求职过程中,基本都是在南京的公司,很少有外企(QQ,阿里巴巴,百度,雅虎),投资了大概20家公司(包括中兴,华为,阿朗,爱立信,趋势,省电信,南京移动,南瑞,东软,澄迈科技,雅虎,QQ,360等。).除了雅虎、QQ和省电信,没有任何书面通知。当然由于时间精力的问题,我放弃了其中两家,最后有四家拿到了offer:百度、南京移动、南瑞、阿朗,比例应该是20%。
之前也找过实习公司,当时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节省经验,结果不是最重要的。求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1,简历。简历是每个求职者的敲门砖。不需要太花哨,简洁明了,只要能突出自己的优点就行。很多同学会用花花绿绿的简历,我个人觉得没必要;简历内容不要太多。如果太多,就要把握好内容。当时我建立了很多,2.5页。主要工作经历和项目经理写的多一点,后来我删了。在介绍经验的时候,我觉得还是用总-分-中的结构比较好。
2.笔试。其实我对笔试的准备并不充分,尤其是后期。除了编程语言,我还需要知道一些脚本和计算机命令。笔试的时候,建议你不要留白。如果不能,就写点东西(除了选填空格)。至少你思考过,表达过你的看法。就像在工作中,你能提出意见并进行讨论,说明你的态度比较认真。
3.面试。面试的注意事项已经说过了。我会把重点放在那些能在面试中积累经验的人身上。
在我正式找工作的时候,我面试的第一家其实应该是百度。因为之前投了实习,后来没去面试(因为当时在北京面试)。后续校招正式开始的时候,我提前打电话面试了。当时还是8月份,没有太多准备。当时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整理了一下实习,了解了一些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你在电面的时候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否则会有不好的影响。百度的面试官都挺好的,多问实习和项目经历,主要看你懂什么,什么样的心态不会报。基本上说实话,谦虚一点就可以了。前两方是技术面试,我们是9月20日才接到三方面通知的。当时中兴华为的面试期刚好,三方要去北京面试(校招面试还没开始)。跟百度咨询后,确认可以去几天,同意了,很好。
中兴的采访有两面性。第一面是技术,我问了相关的技术方面的东西。由于之前在阿郎实习,所以基本不难问。当然有的不会,我就实话实说了。不过中兴的采访有点悲剧。一方面,一个面试官去吃饭,后来没有给我签字,导致我的面试结果被扔进了“失踪”一栏。后来打电话问。一波三折之后迎来了9-21,但是面试过程并不是很愉快,结果当然是没有,但是可以说中兴的两面性真正教会了我,面试其实是双面的,也许求职者表面上处于劣势,就是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其实也是应聘者面试公司的时间。很多时候他们需要说不,也不需要迎合公司的一切。你可以因为不喜欢公司文化而拒绝,也可以因为面试官而拒绝。在我的价值观里,代表公司出来面试的员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文化和水平。如果公司不这么认为,那为什么选他做面试官?在人才培养和发展上不是很不公平吗?(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
百度的三张脸(最后一张脸)是非技术性的。问了我的职业规划(这个比较重要,大家需要准备),对应聘职位的了解和对公司的了解,未来的打算(这里一般指非本地生是否会在本地落户)等等。时间大概持续了1个小时。大约10天后,我拿到了百度的offer。当时心里既高兴又纠结。幸福的是我终于有了第一份工作,而且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单位。纠结的是地点的原因,当时后悔没报上海。所以我一直在找工作。
说说我比较擅长的面试环节:小组会议。小组面试,相信很多人都担心小组面试是公司最节省成本的面试方式。一方面可以全面的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另一方面可以节省面试时间。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招数,只是在两个小组会(华为和南京移动)上表现不错,后来发现也不过如此。集体开会的时候,不一定要当领导。你应该学会在正确的时间说正确的话,做正确的事。角色的分配和选择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所以不需要做太多的假动作,因为面试官作为旁观者看得很清楚。但有几点需要注意:把握时间,关注目标,善于总结。
(1)我不是一个好点子的人,我就不废话了,但是团队里总会有点子的。我会总结别人的观点,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加以改进。
(2)还有,大家分组见面的时候都会自我介绍。这时候你需要做好适当的记录,观察面试官的反应。
(3)如果你的陈述落后于别人,不一定不好,可以重复,但可以有所作为,稍加润色。
(4)在问谁的表现最好(或最差)时,个人觉得不应该说自己(除非真的很好或很差)。在讨论别人的时候,你需要指出他们的优点,然后再谈他们的缺点。不要说别人没用。这样的人团队合作能力很差。毕竟下班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说两个国企:南京移动和南瑞。南京移动的面试有两面性,只有三分钟不见面,半分钟自我介绍,然后提问。问的问题很常见,基本不问技术。问有多少offer,有工作为什么还要来等等。我说的是实话。至于我为什么来这里,我的答案简单而真实:地点和我工作的性质。南瑞的面试包括技术方面。其实有了以前的经验,这些都没问题。
更重要的是,面试官会问你: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最好不要说没有,要稍微了解一下。从前面的对话中,你应该能估计出面试官的位置和角色。可以问一些相关的问题,会让你觉得更有兴趣,加深他的影响。
阿郎因为之前实习过很长时间,所以参加了三个项目,最后面试都没有问题。外企比较重视英语,很多人会准备一份超级流利的自我介绍之类的。准备是必须的,但是不需要特别流利,不然后面说话就暴露了。只要语速正常,对话自然,提前练习口语,表达自然,态度端正。
四、工作后的体验
在上述四个offer中,选择百度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主要考虑工作性质、地点和未来职业发展,最终选择百度。
来到百度后,我有了更多的体验和感悟。公司的HR很体贴。汇报时,大会议室安排座位,每个座位上放着个人的东西,井然有序。在车站见到师傅和经理后,认识了大家,大家都很热情,很热情。在百度,领导和下属之间基本是一个名字,没有公司政治,比较适合我。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会玩阴谋诡计。群里的同学都很好,很快就混熟了。时间长了,发现团队的氛围很好,也比较好玩。我们的口号是享受工作,享受生活。工作后,角色不同,责任也不同。大家工作后会慢慢明白的。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