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考北大创意写作专业课?

来分享一下这个专业课的备考内容吧~

什么是创意写作测试?

创建和编写* * *四门考试科目,其中政治和英语二(或英语一或俄语日语)为国家专业课。文学基础和写作是高校的独立课题。

近年来的文学基础包括填空、名词解释、讨论、鉴赏、简答等题型,分值不一,主观性强。写作有缩略、展开、戏仿、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几种类型,小说的比重大于诗歌、散文、戏剧。

如何备考?

这里分享一个考研经验。在体验中,我也会详细说说如何准备文献和写作,主要是方法和策略。文末我会跟着参考书准备。

考研经验分享:

于东昌

2015获得北大中文系笔试?名字

在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曾经教过西方哲学史。

成立教育公司,先后执教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学创意写作,教授?学习和写作

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教授文学、历史、经济学、心理学、中国思想史等。

于东昌:我的考研创意写作心得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载,伟大的波斯国王薛西斯在作战时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检阅他的铁甲士兵,突然想到这些士兵(包括他自己)不到一百年就会变成一堆黄土,不禁潸然泪下。虽然我上战场的时候不是皇帝,但我自然没有悲壮“而在这里靠着栏杆我怎么能不哭呢?”。不过也可以算是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内心战斗的人。他惊起却转身,看到的全是寂静和平静,心里自有“心里特别的滋味”。虽然是这样,但我还是不确定自己的经历是否具有* * *的普遍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到了人类理性的* * *能力,对此我一直心存疑虑,但还是决定写这篇文章。一个是我想象我的文章沐浴在神圣的书籍森林中。另一张,我看到冉冉升起的星星,像受惊的小鸟,在这个浪漫的季节绕着树转了三圈,心里一阵难过。也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帮助到这些“悲伤的年轻人”,这也是“漫无目的”的目的之一。

从小就爱上了书。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翻了很多次家里的书。回想起来,我以为很多书只是路边餐馆的烧饼。虽然当时很好吃,但是很难进酒店。正因为如此,阅读和写作早已是鱼和水的关系,不知道离了它怎么活。虽然我为此付出了很多,但我也曾经有过惊艳的女朋友,因为我太执着于读书而分手,我的一些好伙伴也因为意见不同而分道扬镳。忘记过去。反正我是走在大师的路上。微笑!

所以,创意写作对我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这次考试我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但是我做了大量的阅读。还是在65438+2月,在三里屯的一个通宵酒吧兼书店里,看各种哲学书。因为这是我的地方(达辛纳)。我对这次考试无比肯定,由此生出懒惰。不扯太远,我来说说这次考试的复习。?

一,文学基础的考察

其实对于创意写作来说,最简单的就是文学基础。第一,这个考试绝对不会考边角里不熟悉的知识,绝对会是每一部文学史里的大牛,比如鲁迅,陶渊明,莎士比亚,卡夫卡。如果你把这些人带走,整个文学史都会崩塌,所以你不必因为那么多书读不下去而沮丧。我们知道有狗吃不了天的乱七八糟。

因为单纯靠死记硬背的考试太少了。无非就是几个名词解释和填空题(当然填空题也有一套复习策略)。最难的是文学鉴赏。例如,14中的《野草中的蜡叶》和余光中翻译的书。这两块通常是中文系老师忽略的。后来问了很多朋友,他们都说没开过文学批评课。正因为它不是纯文学理论的容器,所以需要独特的亲身经历才能欣赏。我以前读过很多文学评论,比如《时间的玫瑰》、《谷穗的诗和读书故事》,还有各种作家的评论集。自然,这不是问题。参考书的话,后面我会推荐的。

另外,我想插一句,关于鲁迅的评论。鲁迅是整个现当代文学的顶梁柱。所以这两年对他的考察一直维持在40分左右(如果算上间接考察的鲁迅,每年都达到60分。所以,复习的时候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对他的考察主要以鉴赏题为主,这两年都是这样,估计16也是这样。

也有很多人复习的时候记不住作品的名字。我建议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虽然会伤害对作品的理解),就是看课本上名著改编的电影。至于解释那些令人不安的材料的名词,我总是听得懂,用自己的话来说。

第二,关于写作的调查

其实从这两年的考试来看,写作已经越来越难了。一方面报考的学生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写作一直是学生的弱项。因为连中文系的学生都没有养成练字的习惯。因为我从大一开始就在尝试用各种方式写作,这也是我的“特长”。这里我想说的是养成练习写字的习惯。特别是养成练习讨论作文的习惯,因为最后的考试形式往往是议论文(比如去年的《随性》和15的《微信里的中国》都倾向于议论文)。

议论文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没有论据。建议大家多看看西方文论的书,比如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阿多诺、阿尔都塞。这非常有利于自己论点的形成。在今年的《微信中的中国》中,我写过苏格拉底、尼采、叔本华、本雅明、福柯、德里达、孔子、孟子、鲁迅几位思想家去一个富商家里聚餐,然后阿加顿(富人)提出要谈一谈《微信中的中国》,以至于几个人互相争论,形成了全文。

很多人觉得写作不好复习,其实只是平时的功夫。多读多写永远是王道。

第三,其他

我不同意我大三大三的学生开始备考。在我看来,阅读和写作形成了各自良性的知识结构,这是一个作家应有的知识储备。考不上文学硕士。我的建议是多读名著。文学、哲学、历史、物理、天文、政治等等,我都有自己的经典。同时尽量对电影、绘画、建筑、设计、音乐有自己的研究,尽量避免文学的“盲目性”。当代知识爆炸对作家的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要消化西方强大的知识传统,另一方面也要吸收中国现有的文化传统。中国的现代文学实际上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起步。这就需要后来的年轻人想尽办法去攀登和超越。因为现在的体制,很多年轻人被困在这种同质化的大学环境里。大学可能是学习的最后一个黄金期。所以,张开鲸鱼的嘴,吸取书本的智慧,确实是最值得做的事情,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茨威格的《当人类的星星闪耀的时候》说“人最大的幸运是知道自己年轻的时候想要什么”。真心说!

结论: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有它的意义。毕竟你不会提前知道什么在你的生活中起作用,所以勇往直前,大胆去做吧!没有最好的安排,也没有最好的道路。我相信那些被时间偷走的选择,将来会以你喜欢的方式还给你。

如果需要更多考研资料,可以点击参考书目中的文末,与我交流(有任何关于创意写作考研的问题都可以)

文献学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