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课程各科的答题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名词最容易解释,也最容易得分。复习时要巩固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概念。
近5-10年的试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材料。把试题磨一磨,就能知道哪些名词是老师经常考察的,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每年都在重复。
& gt& gt& gt回答策略
名词分析的答题方法要以核心意义+特征/内涵/构成/格为基础。
回答名词本身的核心意思,力求尊重课本。这才是最重要的。
(2)简要回答特征、内涵,或其构成,或举出案例说明。如果做到① ②,基本可以满分。
(3)如果完全不理解这个名词的意思,或者根本没见过这个名词,就要用类比或者词义解构的方法,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组织语言,润色。最好能把它的内涵用很学术的方式表达出来。
& gt& gt& gt回答演示
比如:“a”
一、什么是a(核心意思,尊重教科书)
第二,A的几个特征不需要深入解释。
三、a的五种内涵。
& gt& gt& gt危机应对
如果有不熟悉的名词解释,或者不熟悉的名词解释,尽量把相关的按顺序排好,把最有把握的放在第一部分,不要拘泥于上面的答案框架。
& gt& gt& gt技巧
第一,控制回答时间。因为名词解释一般都是第一题,所以很多考生在开始做题的时候都非常谨慎,生怕出现一些疏漏,导致失分。所以他们写的很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简短的回答或者讨论,会导致后面回答问题的时间不足。专业老师提醒他们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提醒大家,回答名词解释时最好用150-200字。如果是A4纸,5-8就好。
2.问题类型:简答题
简答题难度低于中等,主要考察考生对参考书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往往是“点对点”的检查。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织回答。
所以,只要大家注意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住5-7遍,就能保证这个题目的基本满分。
& gt& gt& gt回答方法
简答采用“定义+框架+总结”的方法。
首先阐述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名词(也叫大概念),就像解决名词解释一样。这个环节不能省略,否则会在无意中损失很多分数,这也是很多考生容易忽略的。
2阅读问题的意思,列出要点回答。答题分一般3-5分,每题150-200字。
(3)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多是简单的评价或引申。
& gt& gt& gt回答演示
比如“简答a的作用。”
一、a的定义(不能没有)
二、a的三大功能(主体部分)
第三,总结评论。
& gt& gt& gt危机应对
遇到没遇到过的问题,特别是没关注过的热点问题怎么办?其实,作文题虽然是考察考生运用知识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其核心还是在于课本知识和理论。所以在回答的时候,一定要坚持理论,不能放松。
& gt& gt& gt技巧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时,要采用“总-分-总”的答题结构。也就是先解释核心名词的意思再回答要点,最后写几句话总结一下,不至于给人太突兀的感觉。
二、答案字数一般在600-800字,时间15-20分钟。通常字数至少应该是这道题分数的30倍,也就是1至少是30个字。
第三,如果课本上没有明确的答案,那就不能在头上乱涂乱画。好的策略是贴近教材,把你能想到的相关内容设置在4×150。关键是要有条理,不言自明。如果你能清晰系统地回答问题,你肯定能得满分。
3.题型:论述题
论述题难度适中,分值往往比较大。本文考察的是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如果能理解短文的本质,答案其实很简单。论述题,本质上是考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所以答案的组织往往是跨书跨章节的。
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作者的内在逻辑。这是专业课的重点,尤其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和必要的。
& gt& gt& gt回答方法
论述题答题策略:论述题“3w答题法”,即什么、为什么、怎样。它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
答案是结构上的“总-分总”。开头你要说明背景和相关术语,然后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必要性,列出要点,最后做个总结。还是那句话,不要给人留下突兀感。
(1)阐述短文中重要的相关概念,写出短文中重要的核心理论点。这一部分是研究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后面分析的基础。
(2)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必要性。这一部分构成了论文中的“理论”,要像论文中的分论点一样写,每个分论点都要适当“陈述”。这是作文的关键,结合教材选择合适的切入点非常重要。
(3)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结尾做总结或展望。(这一点根据学科不同略有不同。)
如果你对考研有疑问,不知道考研中心的内容怎么总结,不了解考研报名的地方政策,点击最下方咨询官网,免费获取复习资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