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高考考点分析与整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和(略)的含义

(2)它们之间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

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一方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发展,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并不同步,有时滞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另一方面,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而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正确预测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物质与意识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二者谁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迟早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各种社会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时,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提高;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改革。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规律,这是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向上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个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注意:(1)联系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阐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联系政治生活中的国体、政体等中国政治制度,文化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阐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3)用矛盾的观点和规律客观地分析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的意义(略);人民的主体是劳动人民。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有不同的内涵。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包括:一切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注意历史上的英雄也在人民之中。

(2)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3)人民的历史地位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一切负责,虚心向人民学习。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注意:

(1)在经济生活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在政治生活中,政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人民利益。

(3)联系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先进文化,是亿万人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4.价值观及其指导作用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略);价值观的含义(略)。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引导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内涵(略)

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一是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人的地位和需求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会不同。在阶级社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以阶级为导向的。面对同一件事或行为,不同阶层、不同阶层的人会做出不同甚至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即阶级导向。

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

(4)价值冲突和评价标准

①价值冲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面对同一个问题,专家的不同表现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差异,导致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冲突。

②评价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事业、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当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群众立场上做出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他人不发生冲突时,应以个人、集体、社会的统一性作为我们选择的标准,以两利优先,两害相轻。

注:(1)在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强调人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首先要认识自然的客观性,尊重自然的规律。

(2)在政治生活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价值观。

5.人生价值观

(1)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社会和他人的需求。人生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以及社会对个人的认可和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

(2)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工作和贡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参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贡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成功地磨炼自己。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工作,自强不息;我们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注意:将金钱在经济生活中的本质、来源、作用与人生价值观知识结合起来,正确对待金钱与人生价值观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

典型实例分析

1.2009山东23国家语言资源监测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包括北京奥运会、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地震、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这些词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起着导向作用。

④人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读题词属于社会意识,十大流行语是2008年中国重大社会事件的反映。① ②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③ ④分别考察价值观的作用和价值观的选择,问题没有体现出来。

答案b

2.2009安徽11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分步推进的。它经历了从“统包统分”到税费改革,再到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过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农村改革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中包含了如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②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性质的变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④上层建筑如果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阅读② ④有错误。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社会性质的改变。④在为上层建筑和先进经济基础服务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回答a

3.2009浙江41材料二:截至目前,全国共有7.8万名“村官”,小杨是其中之一。大学一毕业,我就打破传统观念,去了千里之外的一个村子,当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她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教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村里的艺人* * *齐心协力,让村里濒临消亡的木雕工艺重新焕发光彩,把原本小规模的木雕产品开发成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村里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小杨这个“村官”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好评。小杨自己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结合第二篇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阐释了“村官”小杨在农村精彩人生的启示。(10分)

这个题目的解读有明确的知识范围,需要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并且要求结合第二份材料,在做具体回答时要把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村官小杨的成功,充分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回答了实现人生价值的三个内容。

小杨当“村官”的实践,既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又鼓了村民的钱包,自己也赢得了赞誉,说明人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小杨的精彩人生离不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也离不开村民们的齐心协力,说明人的价值只有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肖扬打破了传统的“村官”观念,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表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当前政治热点预测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中国坚持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同时,中国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解析:(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动态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和开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2)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3)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这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改革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负面作用。当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时,就促进了经济基础的巩固和提高。中国坚持把经济基础改革和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