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有多少研究生?
随着近年来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一向被视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研究生不再是过去的“香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上,研究生也面临着无数的就业危机,承受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部分研究生就业陷入困境。
1.1扩招后,毕业生求职人数迅速增加,就业市场上到处都是硕士。
自2003年以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站“2013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的研究数据,“1978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年,当年招生10708人。2012年,我国招收硕士研究生约517万人,博士研究生6.7万人,招生规模是35年前的近55倍。”教育部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811所研究生培养学校(院、所),在校生1719800人。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24日发布的统计信息,研究生179.4万人,毕业生514万人。多年来,中国的研究生申请人数一直在增加。除2008年因金融危机等因素下降外,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加了65438+万人,达到1.5万人。2065,438+03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达到1.76万人。直到2065,438+04,研究生报考人数有所减少。但是研究生扩招已经成为现实,扩招后随之而来的是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市场对研究生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增加。研究生可以直接在就业市场找到工作的现象,曾经是凤毛麟角,供不应求,甚至不用去市场,现在已经成为过去。而是几十万的研究生甚至在激烈的竞争中与本科生竞争,研究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扩招后求职人数激增是毕业生就业难的最直接原因。
1.2研究生求职期望值普遍较高,求职时眼高手低。
当“唯学历”的时代渐渐远去,这群研究生“皇帝的女儿”突然变成了“行走在尴尬地带的群体”。一方面对高学历有优越感,另一方面又要面对用人单位越来越理性的就业策略。与本科毕业生相比,研究生普遍对自己的就业期望过高,主要表现在对单位性质挑剔,要求较高的薪酬待遇,在意工作级别、专业对应性和工作稳定性,宁愿去大城市工作也不愿去基层单位工作,而且由于年龄、经历等因素,研究生比本科生更需要考虑家庭、婚姻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很多研究生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放不下架子,放不下条件。期望值高了,要求多了,可供选择的工作自然就少了,就业机会也少了,所以我宁愿失业在家,也不愿“居高临下”。同时,对于那些从本科一路学习过来的研究生和非应用专业,虽然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工作经验可能为零,综合素质也未必比优秀本科生好多少,尤其是混过研究生生活的人。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新员工时越来越理性务实,更倾向于动手能力强、可塑性高的人才。在这方面,有些研究生还不如本科生甚至技校生,在招研究生时还要支付更高的薪水。权衡之下,显然本科生性价比更高。过高的求职预期与实际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1.3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面临“学历贬值”。
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出现了问题。“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不是基于研究生教育本身,而是基于办学规模、办学成果和现实利益。按照这种教育发展思路,预计研究生教育质量会下降,研究生就业前景会很差。”在研究生招生培养过程中,一方面,高校研究生招生比例在不断增加,招生标准也在相应降低。很多底气不足、对学术没有深厚兴趣的学生也进入了研究生阶段,研究生质量确实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上去了,但教学条件却跟不上师资队伍,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师比。有的学校一个导师要带好几个博士,十几个硕士,不可能一个一个认真指导学生;研究生导师往往被学生称为“老板”,研究生整天跟着导师做与专业无关的项目,导致学术荒废,不敢直言;一些学校对研究生导师的评聘标准不科学,一些教学经验不丰富、科研水平低甚至缺乏基本教育理念的教师被评聘到研究生导师队伍中。当然,研究生培养质量也无法保证。精英教育的“广泛”繁荣,往往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学生素质下降,教学质量薄弱。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但创造的人力资本价值并不大。他们能得到的是就业市场买不到的“贬值文凭”。毕业生就业难与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