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政治考研难吗?
2014研究生考试从宏观层面体现了以下规律:与考试大纲紧密结合,不会严重偏离考试大纲;紧密结合当年时政热点;新考点更容易涉及当年考试;主观命题知识点三年内不重复(马哲除外);客观题重复率高;全面灵活(体现在跨学科、跨章节、跨知识点);先进人物和事迹成为命题重点;重要领导讲话肯定会涉及;命题更加隐蔽;申论加强,考生发挥空间更大;反收费倾向明显;纪念性事件是考查的重点。
二、学科特点
1.马原理
马原理的提出体现了主旋律;马原理三大部分以“马哲”为主,“政治与经济”分值较2010前明显降低,“科学与社会”分值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马哲”侧重于认识论和辩证法。
2.近代史
命题的主题体现了四个理由:为什么选择中国* * *产党,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重在“因”、“意”、“课”;跨学科特征明显,尤其是与“毛中特”结合。
3.毛中特
重点考察现代化;关注热点问题。
4.想想当律师吧。
注重培养公民的“道德建设”和“法律意识”;注重宏观考查,不注重细节。
5.当代的
中国外交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审时度势;近几年考察的问题都是以中国为中心;不考历史,重在现实问题。
三,提问的特点
1.客观问题
客观试题出现频率高;重要考点重现频率高;新增或调整考点受命题人青睐;茎的物化;重要试题的转化;混淆考点的频率增加;全面灵活。
2.主观问题
①主要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面对面理论热点、Xinhua.com、半月谈、Sina.com、领导公开讲话、领导著作等。
②素材设置目的:作为背景素材;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
③题目类型:主要有四类,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么看”。
4题目设置方法:包括隐藏考点。
掌握以上规律,对2015考研政治的把握有很大的帮助,也是我们在2015考研政治中取得最后胜利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