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1.所谓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者说是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基本特征。

4.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阶段:口头传播阶段、书面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

5.美国传播学家a·哈特(A. Hart)将历史上的媒介分为三类:呈现的媒介系统(面对面交流和眼神交流)、复制的媒介系统(接受者不需要实物、绘画和文字印刷)和机器的媒介系统(两者都需要机器、影视广播)。

6.信号:信号和它的对象之间有天然的因果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所有自然符号都是信号;信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之间通常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

7.符号:符号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符号不仅可以表达具体的事物,也可以表达抽象的事物,如观念和思想。符号不是继承来的,而是通过传统和学习继承来的;符号是可以自由创造的,也就是说符号和之前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8.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达和解释(精神内容通过符号进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释);传播(精神内容的意义除非转化为具有一定物质形态的符号,否则无法保存和流通);思维(触发思维,有符号思维才会有具体的对象,思维本身就是操纵一个符号,建立各种符号之间关系的过程)。

9.意义:人对自然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类物体赋予的意义,是人类以符号的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10.符号社会互动:是指人们通过传递符号和意义来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

11.意义交换的前提:交换双方都有* * *相连的意义空间。* * *传播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对传播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的* * *传播的理解;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

12.鲍德里亚所指出的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实际需求,成为了包含在象征性产品和象征性服务中的“有意义的”消费。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从物质消费变成了精神消费。

13.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

传播者:又称源头,指传播行为的发起者。

接受者:也称信宿,即信息的接受者和回应者,也是传播者的目标。

信息: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能表达完整意义的信息。

媒体:又称传播渠道、渠道、手段或工具。

反馈:指受话人对信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话人对传达者的反应。

14.美国学者h .拉斯韦尔首先提出了传播过程模式。1948《社会中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5W模型。

15.香农-韦弗模型引入了噪声的概念,说明交流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都会对信息产生干扰,这也是社会交流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16.米德的主客体理论:自我可以分解为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面:一是作为意志和行为主体的“主体”(我),通过个体围绕客体的行为和反应来体现;另一方面,“我”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望的代表,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人的自我是在“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中形成的,也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17.人际交往的特点:

人际交往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不仅是言语,还有眼神和动作)

人际信息的含义更加丰富和复杂。(同一句话的意思会因交际场合不同而在写作和语气场合出现偏差。)

人际交流是双向的,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

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还是受夫妻、父子等社会关系的影响,但交往关系的建立是自发的、自主的、非强制性的。是一种相对自由平等的交流活动。)

18.手势的交流功能:

强调语言。

补充语言。

而不是语言。

控制语言

表达超语言的意思。

19.集体行为:指在一定刺激条件下发生的异常社会聚集现象。

20.集体行为的三个基本条件:

结构性压力。如自然灾害和经济萧条。

触发事件。突发事件或突发信息刺激。

正常的社会沟通系统功能被削弱,异常的沟通机制被激活。在政府信息封锁的情况下,人们更相信来源不明的谣言,而不是新闻报道。

21.谣言的特点:

八卦总是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其目的是让人“相信”或“确信”所传播的文字或消息是“事实”。

传播谣言的主要渠道是人际口头传播。

八卦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信件或敏感话题,容易引起普通人的注意、关注或兴趣。

流言是没有确凿证据的信息,或者至少是在流行期间缺乏确凿证据的信息。

R=I*A(流言传播=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模糊性)

R=I*A*U(流言传播=与问题的相关性*社会成员的不安*环境的不确定性)

24.大众传播的定义:是指以社会普通大众为对象,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手段,由专业化的媒体组织开展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5.大众传播的主要特征:

?(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门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普通大众。

?(4)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文化属性(付费)。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尤其是报纸、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是一种非常单向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26.拉斯韦尔的“三功能理论”

?(1)环境监测功能。环境是不断发展的,所以传播在社会中起着“瞭望”的作用。

?(2)社会联系和协调功能。社会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社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协调和统一,我们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交往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系统,它具有沟通、交流和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交流是确保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延续社会的文化传播。)

27.现代大众传播的起点应该以19年的20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

28.现代社会中的“环境信息环境”现象:

?(1)李普曼的自由与新闻舆论。现代人是“与客观信息隔绝”的。

?(2) (1)由于活动范围的限制,人们往往通过新闻媒体了解身边的事情。因此,人们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媒体所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不是对真实环境的“镜像式”再现,而是媒体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的选择性加工和重组而提示给人们的环境)。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往往把“拟态环境”当成客观环境本身。

?②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也影响着客观现实环境。这种机制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即大众传播所促使的信息环境越来越现实。

29.麦克卢汉的媒体理论:

?(1)媒体是消息。

?(2)媒体是人的延伸。

?(3)“热介质”和“冷介质”

30.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和局限;

?(1)理论意义:

?(1)开拓了用媒介技术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唯物主义观点-信息技术也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②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一观点对我们理解不同的媒介机制具有启发意义。

?③地球村的语言顺应了世界的发展趋势。

(2)局限性(强调人类的生物延展性,而不是人类的社会延展性):

?①强调技术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忽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社会因素的作用。

?②他的理论强调人受媒介技术和工具的支配——忽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③其理论基础侧重于媒介对人的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忽视人的理性活动。

31.媒体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广告收入和信息产品的销售收入(主要体现在报纸的发行量或广播电视的收视率上)。

32.看门人理论:

?(1)(美国)库尔特·勒温,“守门人”:群体传播中有一些守门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守门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2)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模式:社会上有大量的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被“记录”,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机构形成了一个门户,受众接收的只是少数新闻。

?(3)大众传媒的“检查”标准(高尔顿和鲁直):时间跨度;强度或阀极限值(重要性);清晰度;文化相近;预期;出乎意料;连续性;媒体内容的组合;社会和文化价值观。新闻筛选的三个前提:①附加前提——新闻元素多;(2)补偿性前提——某些要素突出;(3)排他性前提——如果新闻元素含量低,不太可能入选。因此,新闻价值或要素在新闻选择中主要体现商业标准和市场标准。

?(4)“把关人”的本质:“把关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分析新闻价值,还需要分析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因素。原因:①大众传媒根据媒体的立场、政策和价值标准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加工活动;②新闻选择受到商业目标、受众需求、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果与媒体政策和利益一致,则容易被选中;(3)“检查”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

33.自由主义媒体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体规范理论又称报刊自由主义理论。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报刊应该是“自由的意见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1)主要原则:

没有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每个人都有出版自由。

除了人身攻击,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员,这种批评是正当的。

(3)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方的事先检查,出版的内容不能接受任何强制。

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仰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得到同等的保障。

34.社会责任论:由美国新闻理事会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代表作是1947出版的《自由负责的新闻界》。

?(1)背景原因:

(1)进入20世纪后,媒体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所谓“开放的意见市场”与实际社会情况有着尖锐的矛盾。

(2)自由主义理论强调传播者的全部利益,但不涉及作为公共* * *接受者的权利。

这种理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想法的自由,但它没有更多地考虑到信息传播作为私营企业盈利活动的性质和影响。

?(2)理论内容:

(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此媒体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一定的责任,履行一定的义务。

(2)媒体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当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职业标准。

③媒体必须在现有法律和制度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或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

受众有权要求媒体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3)功能: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符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它在调节政府、媒体和公众之间的关系,规范媒体行为,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4)态度:对待西方新闻理论,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具体分析。既不能全盘照搬,盲目崇拜,也不能全盘排斥。

35.几种主要的观众观点:

?(1)受众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受众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或团体,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接触大众传媒虽然是个人行为,但受到他的群体归属、群体利益和群体规范的制约。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其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

?(2)作为“市场”的受众:受众被视为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

?a视受众为市场或消费者的基础;

①大众传媒是一种管理组织。

(2)使自己的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

③媒体机构之间竞争激烈。

?b如何看待受众就是市场的观点;

①“受众即市场”是大多数媒体机构的基本观点,它反映了商业、商品、竞争等媒体活动的特点,也能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的一些行为特征。

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概念并不完美。

麦克卢汉指出:

1)很容易把媒体和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家”和“买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