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t《百家讲坛》1000字的收视感

《百家讲坛》点评

小时候每看一部影视作品,都要写影评。但是年龄越大,看完电视节目就越难有感觉,尤其是对于电视节目。大部分是消磨时间,看完就忘了。即使他们感觉到了什么,也会在一瞬间擦肩而过。就算被骂,比如为什么那么多药品广告,哪个猪做了这么简单重复的广告,B低.................................................................................所以,难得有感觉,更难得让自己敲出来。

(YouTheme作文www.YouTheMe.cn欢迎你的投稿)

央视广告说:报告厅、祭坛都是好酒。虽然连我儿子都知道广告是夸张的说法,但能吸引我每周(不是每晚)必看的节目,质量还是很优秀的。

就像今天,在听于丹教授朗读《论语》之后。我深受感动,坐在沙发上沉思了很久..........

我知道我不能隐居在三清山顶,也不能隐居在桃花源,但只要我的心灵是充实而自由的,我依然可以快乐,我内心的快乐可以让我发光。其实就是真正做到“随遇而安”。

我和LP曾经很愤怒,痛恨儿子的懒惰,痛恨工作的繁琐,痛恨这个丑陋的世界...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心胸不够宽广。“看别人不顺眼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

“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儿飞过”,泰戈尔的名言引起了无数人的吟唱。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同样意境的名言就更多了。其中有一副对联“风来散竹,风过竹不留声”,“雁过寒池,雁过池不留影”,所以“君子来时心始现,去时心空。”

以前,我缺少的就是这样平和的心态。我一直给自己贴上完美主义者的标签,为每一件事都很努力。像林彪元帅打仗一样,每一仗都力求全胜,全军覆没。很累。厌倦的东西,放不下,输不起。我的心总是和某些东西绑在一起。

在此期间,于丹教授一夜成名,丝毫不逊于易中天。其实我更喜欢后者。人们都说:读史可以让你头脑清醒,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立志做云中野鹤的人来说,读再多的历史有什么用呢?只是教孩子讲故事而已。所以我还是想集中精力看百家,听孔孟。

虽然论语不如三国精彩,但我不喜欢于丹JJ的长相(不够女人味,也不喜欢她穿素色短袖衬衫出现的形象)。但我还是感谢她告诉我,并为我提炼了以上的人生哲学。虽然这些道理原本就存在于我的脑海里,但是太模糊,不深刻。现在是恍然大悟!蓦然回首,这几年做的一些事,幼稚可笑。

有人形象地把看《百家讲坛》比作“咀嚼食物喂人”。没有咀嚼的过程,味道和营养必然会少一些。一位著名艺术家有另一个比喻:历史古典文学就像美味的坚果,只有少数社会精英才能品尝到。大学教授在电视上讲故事就像敲开坚果让大家分享。

没办法。我只是一个平民。我没有闲情逸致,也没有能力“敲打”“咀嚼”,只好接受别人的“喂食”。的确,在这个多元化、信息化的社会,我是不可能用垂直的、传统的方式去买20本《论语》的。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看书了。

(YouTheme作文www.YouTheMe.cn欢迎你的投稿)

有趣的是,有些人把于丹比作“文化奶妈”。哈哈,人奶最有营养!

其实比起这两位,我更欣赏的是名师颜崇年,一个绝对杰出的学者。还有其他名师也走上了神坛,希望以后能慢慢品味,也希望能陆续感受到。

本文来自:尤溪。com (www。YouTheme.cn)。详细出处参考:/gaohuowen/duhouganguanhougan/2008-02-13/52443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