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考研是什么体验?

小溪是我学长。去年是她第二次考研,是二战。

她是一个认真诚实坦率的东北姑娘。在学校,她是我的牧师。在所有的学长学姐中,她印象最深。她每次写A4的面试记录,根本没有空白。

我问她为什么要二战,她说就是想考武大新闻专业,想看看能去哪里。就是我有点固执。我不想轻易放弃,也不想结果不尽如人意。

“毕竟他们还年轻,有一段以后会感动他们的打拼史就够了。”

考研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二战更难。

其实在决定二战之前,小溪姐姐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学校培养下乡的干部,毕业后直接去当村官,再调回来当干部。因为她平时表现很好,学院里的辅导员想推荐她。

但是她拒绝了。

放弃一个机会,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二战,所以压力很大,经常哭。

周围的人都不理解,连我父母都不理解。

决定了二战后,她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因为她还在咖啡店兼职赚生活费,每天除了复习和打工,要么在图书馆,要么在咖啡店。

从去年三月份开始一直到考研都没有停过。

后来,她给我打了个电话:

现在每天一个人,压力很大。有时我甚至觉得有点虚弱。前一秒我还满怀希望,下一秒一想到同学的嘲笑我就忍不住哭了。

偶尔出去吃饭玩手机会被谴责。甚至生病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不争气,耽误了复习进度。

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最后只有你越来越孤独,没有家,没有朋友...

前面雾茫茫,后面万丈深渊的感觉真的很绝望。

但是为了梦想,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最好。

我担心她的结果。当时最后一次考试完,她全身瘫痪,躺在床上什么也没说。

恐惧可能是每个考研人内心的敏感区域。失败了怎么办?一定会有另一个同学回答:“是啊,我怕自己考不上,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不记得成绩出来那天发生了什么。

前天我在浏览朋友圈,偶尔刷到一条小谢的动态:导师超级帅...(定位:武汉大学XX)

是的,她现在是武汉大学新闻系的大四学生。偶尔她跟我说,如果有适合她的实习,记得提醒她要提前准备。她已经落后身边的人一年了,不能再浪费时间了。

但是我想考研的那两天一定是她以后的宝贵财富。再努力,再努力。为梦想努力过的人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