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最常见的五种心理问题如何调节?

容易产生负罪感

内疚,我们都有,但很多同学在考研时会陷入过分自责的境地。

早上不小心起晚了,耽误了学习时间,一整天都很内疚。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你就认为白学了;背了这么多单词,英语阅读还是一塌糊涂,感觉自己不适合考研;我一个上午只看了十页专业课,效率这么低还不如不学;晚上回去吃鸡,可以考研了...

想必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心理吧!无处安放的愧疚感会影响每个人的心情,也会影响一整天的学习效率。这种做法将得不偿失。

在这里我建议你该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想好好学习就好好学习,不要让自己因为内疚而无法放松或者好好学习。偶尔不小心起晚了。像这样的小事,对整个准备过程影响不大。只要你保持下一次学习的高效率,不要让这种负罪感和负能量影响你一整天的复习状态。

强迫症

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对学习细节有一种过分苛求的追求,常常在心里要求自己把事情做得漂亮。也叫“完美控制”,就是你喜欢把事情做到最好的程度,要求自己或别人把事情做到完美。

有些同学在考研的时候会过分追求细节的完美。比如,他们的笔记有一页写得不好,不满意,就会开始重新抄写,重新整理。比如,不会做的题,今天一定要做,不做这个题,别的什么都做不了;例如,你必须先做20分钟的英语,然后再做一小时的数学...这种追求“仪式感”和“秩序感”的行为,对于时间宝贵的考研党来说,其实是在浪费时间。时间紧迫,一定要抓住重点,不要为了追求完美的细节而影响学习效率。

标准高,能力小

眼高手低才是自己考研最重要的。背了很多单词,却不想读;背了很多作文模板,自己一个都没写过;我会做数学书上所有的例题,所以我不用做练习。反正我都学会了。背专业课书就行了。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多么浪费时间;模拟考试是浪费时间,所以不要做...

同学们,你们要清楚,你们准备的是一场超大型的选拔考试。考研需要你有扎实的基础和一定的技能。就算什么都学了,只要不会做题,还是会是被淘汰的那个。

做题是为了熟悉考试,不断的练习可以让你越来越精通考试。同时,你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深刻。只有通过做题和练习,才能摸索出适合某一门学科、适合自己的答题技巧,才能从容应对考试。

太多的内心戏剧

内心戏太多是研究生的通病。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每天都感觉进不了系列。从三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到考研后期,我今天没有做阅读。是不是考不上?感觉压力太大,我要崩溃了,我想放弃考试;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觉得考不上...早上起床后发朋友圈举报什么时候起床学习,中午吃饭把食堂的饭吐出来就这么不合宝宝口味?晚上再发一条朋友圈,表示学习一天真的很累。期间还包括看书时发朋友圈求拥抱。自习室的学生真的很无能,有的情侣虐狗。我也想买前面那个女生的零食。为什么这个问题这么难...请问同学,你一整天还剩下多少有效学习时间?学习一个小时,整天玩手机,最后发朋友圈说学了一天觉得累。欺骗自己真的合适吗?

内心戏码太多的同学们,请回归现实,脚踏实地,客观评价自己,认真复习!考研是个假东西。处理让你效率低下的负面情绪,会增加你考研成功的几率。

自封的头脑

自尊意味着给自己的行为设定一个界限。一旦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会再往前走一步,也不会想改变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考研复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愿意去努力和改变,总觉得可以复习到这种程度,最终会止步不前。

考研一定要坚持,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不满足于自己的成绩,才能最终取得最满意的成绩。

这五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可能会伴随我们考研的全过程,尤其是以后,大家的心理压力可能会更大。除了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克服这些心理弱点,扎扎实实的复习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