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可以学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篇书评,希望能帮到你:
下面这本书,我只是看了几个字,我真的不敢说我看过。
西方哲学的一部分:
苗著《新编西方哲学史》(苗教授是全国人大的权威学者,也是国内少数懂古希腊语的学者。虽然这本书有些观点有点陈旧,但总体来说,还是体现了人大西方哲学的强大实力。)
张志伟的《西方哲学史》(作者是人大教授,德国哲学专家,尤其擅长康德)
毛的《欧洲哲学史通史》(有些肤浅,但资料丰富,这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有一定影响)
蒂莉的《西方哲学史》(据说老北大用这本书当教材,绝对经典)。
赵敦化的《西方哲学简史》和《现代西方哲学新编》(作者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有些肤浅。可能哲学史教材总是有自己的局限性)
郑杭生《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重点看第一章,写得很好,很清楚)
刘《新现代西方哲学》(这本书比较详细,据说是一些学校的研究生教材,值得参考。这本书学术评价很高,作者是复旦大学老教授。)
夏新版《现代西方》(作者是复旦大学的老权威,弟子如今已小有名气。)
邹铁军《现代西方哲学》和李《回到现实生活世界》(关于现代西方哲学转型的优秀博士论文。)
杨寿侃《冲突与选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讲的是后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型,有一定的特点。)
张祥龙的《走向事物本身》(一本非常好的现象学入门教材,没有现象学的基础,几乎不可能站在现代西方哲学的前沿)。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强烈推荐看书的序言和导言,里面讲解了罗素的哲学,非常精彩)
文德尔班的一门哲学史的课程,黑格尔的哲学史讲座(如果你有很多时间,随便看看;如果没时间,就算了;这么重要的哲学著作,以后还得读很多遍)。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可以对照哲学史教材上介绍的地方来看这本书,可能一时难以理解,但看完后会有个大概的印象,所以尽量理解)
丹皮尔的《科学史及其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非常清晰的一本书,西方哲学一直与宗教和科学密切相关,非常好读。)
蒂利的《伦理学导论》(据我所知,哲学的归宿是生活的方式、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评价、理想的可能性等问题。伦理学实际上是道德哲学,应该属于哲学的核心地位。美国哲学协会前主席蒂莉,哲学史功底深厚。这本书平易近人。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学到很多基本的学习方法,堪称经典)
康德的书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只是太晦涩难懂了。“三批判”我没看过,不敢乱说。我读过一点他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目前不敢乱说,但我觉得《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值得读一百遍,里面隐藏着康德思想的理想:限制自然科学,为人类的自由和崇高的道德境界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表达了康德的哲学理想:追求真善美。康德独特的“怎么可能”的提问方式,显示了这位思想巨人非凡的冷静,对我的影响很大。其实做任何事情,想象力都是最重要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任何知识都重要”。我现在深深佩服这种观点。天才之所以是天才,首先不在于他们渊博的知识和精辟的见解,而在于他们罕见的天才想象力和随后的工作。他们只是在用这种想象进行一场激动人心的哥伦布式的冒险(也可以认为是自我辩解)。想象力从何而来?其一,在于求同存异的能力,其二,在于对最抽象的一般角度的极大排斥(显示其独特的思想个性)。所以,一切可以称之为经典的哲学著作,都是在肆意伸展哲学家难得的想象力,一切伟大的哲学著作,无论标题多么丰富,最终传达给读者的都是思想者的思想:“哲学应该是这样的”,就好像你去看一部优秀的电影,或者欣赏一场艺术展,无论内容、主题、形式多么多样,你看到的都是导演或画家的根本,你对“电影是怎么回事”没有任何概念商务印书馆的学术名著中译本都值得一读。人类两千多年的精华都沉淀在那里,沉淀下来的就是经典。如果你渴望超越它,你就永远不会回到沉淀的历史。所以,牛顿说:“我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
艾思奇:《大众哲学》(这是一本通俗而有价值的书,是一本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书,是一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走上革命道路的书。他告诉人们,哲学并不神秘。艾思奇是“党的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
肖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是前两卷,我看了94版,感觉写得不错,是很多学校考研必备的书。萧劳教授曾担任爱思奇的行政和学术秘书,并被列入剑桥世界知识名人录。老教授是国内哲学家的权威,陈延庆、黄楠森是这个号的副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我国学术界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是萧劳一生执着追求真理的结晶,在新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从这本书可以看出苏联教科书体系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具体情况)
陈延庆《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这本书很好,是突破苏联教材体系的一次尝试。目前国内很少有这样的教材)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本书不是很成功,可能教材不好写,但毕竟国内系统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书不多。)
叶的《马克思和我们走在一起》(论文集,国内优秀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面留下的比较近期的文章,值得一读)
从康德到马克思由俞武进(俞教授,全国知名,文章不错。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你可以阅读它。有兴趣的话,建议精读)
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很重要的一本书,理解马克思早期思想)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文章很短,所以认真读,多思考,把自己的疑惑和自己的理解记录下来是很重要的)。
恩格斯的《鲁·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需要在重要的地方做些笔记,也可以看看恩格斯的哲学水平,其实也不过如此)
哲学基础知识: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冯是一位大师级的学者。这本书是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给外国学生讲课用的教材。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尤其是前面的概述,非常清晰和冷静。)
冯友兰、张岱年《如何学哲学》(听听大儒的经验当然会有好处,但介绍有点浅,大概是因为这个问题不好讲)。
张哲学导论(随便浏览一下,书密不透风,结构散乱)
曾治的《哲学导论》(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入门书)的写作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哲学史教科书。不是按照历史演变的顺序写的,而是以“问题”为中心写的。就中国而言,有一些特点,值得一读。一本很好的入门教材。作者是人大教授,曾出访欧洲。)
孙正聿的《哲学通论》(作者是吉林大学哲学系教授。老教授在吉大多年,学术界评价不错。看完之后,我觉得作为引子很不错,语言也很好。)
的《哲学导论》(张教授的视野很开阔,这本书很适合作为哲学的指南,但就导论而言,这本书比较有深度,尤其是张教授倾向于欧洲大陆的人文主义思潮,所以读他的书会觉得有点“神秘”,而张教授很少介绍现代西方分析哲学。我个人曾经很喜欢这本书,但现在感觉张教授的现象学基础似乎不到位,对西方现代哲学的转型讲得并不恰当和透彻。)
尤其是的《天人之际》(在这本书里,张教授试图用开阔的视野和浅显的解释把中国和西方联系起来)。
西林的《人文概论》(很值得一读,本科时最喜欢的书,很薄,但是很有信息量。尤教授是陕西师范大学美学教授,视野非常开阔。)
冯琦,社会科学争鸣部;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学术问题都在被争论。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大学的张志扬教授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能与西方对话的学者,著述异常深刻。但他优美的语言,难以捉摸,深奥难懂,值得重复。不懂就先自己琢磨琢磨,以后才会想起那些一针见血的精辟见解,警醒自己。他的代表作都很扎实:《门——一个进口商的笔记》;缺席的权利;重新审视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维度:场合理论;偶然理论家的追求;现代性理论的发现与辩护。坦率地说,我还不能理解他的深刻论述,但他是最有魅力的国内学者。最后,我的粗浅看法,仅供参考,读书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慢慢进入,你会自己把握方向的。哲学书真的是休闲阅读的一大乐事,真的,真的。我不是矫情。我对中国的哲学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