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老同学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新老同学交流会上的讲话1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首先感谢你的精彩演讲。请允许我作为新生代表为你说话。
往事如看流水,来客如看山。匆匆忙忙的我们,在这个秋风送爽,瓜果飘香的季节,不经意间踏入了沈阳大学生机勃勃的校园,开始了人生新一轮的挑战。还记得三年前,带着一张稚气的脸,我们曾经志存高远,实现了人生的飞跃吗?四个月前,大学成为我们奋斗的源泉,我们一起经历了黑色的六月,感受梦想飞翔的时刻。现在,我们站在沈阳大学崭新的舞台上,这是我们人生的新的一站。大学生活慢慢接近尾声,我们开始释放新的希望,接受新思想的洗礼。
当我第一次走进沈阳大学的校园时,我不禁感到茫然:我这只刚从我家温暖的小窝里飞出来的小鸟,能在广阔的蓝天上飞翔吗?但是,面对严厉友善的教官,和蔼可亲的导游,雄心勃勃的学长学姐,我感到如释重负...因为我知道,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我们并不孤单。我们有最真诚的关怀和最永恒的友谊。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在这里灌溉自己,为未来实现美好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90后的我们有着多姿多彩的梦想,但是在这个大学生活的小社会里,只靠磨砺自己的性格,有见识,有决心,是走不了一步的,因为大学昨天还是那么陌生。然而,今晚期待已久的新老同学交流会的到来,却是雪中送炭,一瞬间的温暖过后,一切都变得那么明朗。在感谢举办本次活动,感谢学长学姐的同时,我们一定会以明天为坐标,以学长学姐为榜样,牢记领导、老师、家长的深切期望。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我们一定会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树立远大的目标。
第二,* * *营造团结友爱的氛围,真诚勤奋,同心同德,互爱互敬,同舟共济,共创美好明天。
第三,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在学生会、社团、社团等各种学生活动中提升自己。学术上要精通专业知识,做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实用人才。
第四,严于律己,树立规范意识。我们将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遵守学校和学院的规章制度,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创建文明优雅的沈阳家园。
年轻的云雀不会因为声音嘶哑而放弃歌唱,沙漠仙人掌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放弃生命中唯一的绽放。90后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如何才能不落伍?让我们告别昨日的迷茫,许下秋天的丰盈,用青春诠释我们的誓言,用汗水锻造我们辉煌的明天。
最后,我想说:今天我们以沈阳大学为荣,明天沈阳大学也会以我们为荣!
再次感谢你们,老师们,同学们...谢谢大家!
在新老同学交流会上的讲话2同学们晚上好: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如何更好的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对于软件工程,我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告诉你如何学好这个专业,希望对你有一点启发和帮助。
大一的专业课很少,但是是以后继续深造的基础,比如C,C++语言。之后C#是基于C语言的编程语言,Java是基于C++语言的编程语言。当然,也有很多基于C/C++的工程师工作。这两种语言的重点和难点是数组和指针。当时很多同学都没有认真学这两点,导致后面的课程很难学。所以一定要了解这两个难点,才能真正学好这两种语言。
大二专业有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导论等。数据结构是一门学位课程,所以说它是一门学位课程,是因为这门课所学的树、索引、数组、链表,每一门语言都有涉及。此外,大一大二也会涉及英语和数学的学习。有些同学会觉得这两门课不相干,而不是认真学习,这是大错特错。大二学生将面临四六级考试。虽然现在四级证书已经不再和毕业证直接挂钩,但是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还是很看重这个四级证书。而且,如果你从事的是这个专业岗位,如果你的英语水平很高,你的工资会更上一层楼,甚至赢家的就业机会也会提高。数学是编程的基础,很多程序都是根据数学来设计的。如素数、质数、水仙花数、汉诺塔问题完全是数学的体现。
大二期间,大一有了C和C++的基础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学一些软件专业相关的前沿知识。这里我建议大一学生多去图书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但同时,不要忘记练习。对于软件行业来说,找到良好的工作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更快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你应该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编程比赛。不管结果如何,你得奖了还是没得奖。最重要的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学到很多东西,这对你以后的毕业设计也是很有帮助的。
大三会涉及到数据库的学习和相关的课程设计,这是你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最好机会。如果大二荒废了,那课程设计就没那么好混了。这个时候的课程设计直接关系到大四的毕业设计,要重点关注。
大三后期,一般以未来出路为主。无论是考研、就业还是出国深造,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规划,一定要有目标,才不会盲目。我不太赞同软件专业的学生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最好能跨专业考。如果你是直接就业,我的建议是找个培训机构养精蓄锐,这样你再出去的时候就充满了信息。
以上是我发言的内容。以上是我大学四年以来的感受,也不是给你的一点忠告。我希望你努力学习,并与他人分享你在高三的成就!
大家好,非常感谢经济学院和我的辅导员侯老师的邀请。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
其实说起来,很久没有在这样的场合和这么多人分享了。最后一次是7月份毕业前一天,和08级同学分享了一些关于考研的经历。
借鉴上一次的经验,这次准备准备点东西,主要是克制一下自己。
在写之前,我为自己想到了一个震撼的主题,“上大学,改变命运”。
在这里,首先我还是要恭喜你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飞跃。
接下来按照一个所谓的约定,就像高三的时候老师常说的,就是告诉大家,高三之后,大学是你人生的新起点。在这里,一切都是崭新而美好的,等你进入大学,一切都会好的。在文学艺术方面,只要你上了大学,你就能实现你人生的转变。
但是,今天我来了,既然来分享这个,我觉得有义务更真实地分享一下我对“上大学,改变命运”的想法。
我非常希望我能在这里欣喜地告诉你,只要你上了大学,你的命运就会改变,你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我是经济学院的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只是在满足一种所谓的“短期需要”的供求关系——比如江苏省在20xx年改变了5个高考方案,50万考生的命运也日新月异;20xx年就业蓝皮书显示,几年前热门的专业转眼间成为“失业热点”,法律、计算机、英语、工商管理等专业是xx到20xx年连续三年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
当然我觉得俗话说的好,不能怪社会。回过头来,我看看中国大学生的学习现状。网上有这样一句调侃,非常贴切。大学版的“不差钱”:
“一闭眼,一节课就过去了:一闭眼,整个上午就过去了。你知道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吗?下课了,人还没醒。你知道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吗?有人醒了,但课没上完。你知道最痛苦的是什么吗?我在上课,却睡不着。”
这么说其实挺沉重的,但不得不说,当能力可以分化,人格可以认证,道德可以数字化的时候,如果你还相信上大学可以改变命运,那我就有些自欺欺人了。
在这一点上,肯定会有同学疑惑,既然我这么不信任中国的大学教育,为什么我还要选择继续读研,忍受这种大学教育。
大二的时候,我和我的团队参加了湖北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幸运的获得了第一名。但是当我回过头来反思这样一个过程的时候,我发现结果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重要,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群人,对这样一个商业社会有了全新的认识,甚至超过了我们去年的经济学。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样一个持续了至少三个月的准备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交流以及自我思维和能力的突破,迅速成长起来。我也找到了我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