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学科设置

林业部

-历史演变

林学是百年农大开学时的三个专业之一。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林业部为国家林业高等教育和林业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几代人的奋斗,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梁玉堂、龙壮儒、徐木农等老一辈林农的不懈努力下,林业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自身特色,在以山东省为中心的区域林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科建设

该系有一个森林培育博士点,一个林学一级硕士点,两个森林培育和森林遗传育种硕士点,两个林学和林学教师本科专业。现有生态与环境工程实验室、林木栽培生理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林木种质资源实验室,拥有压力舱、PCR仪、蛋白质检测仪、光合快速检测仪等先进设备。

-教学人员

本系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博士7人,硕士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

-科研水平

10年来,承担国家科委、林业部、省科委、省教委等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林业厅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2项,厅级38项。在《森林生态与管理》、《森林经济学杂志》、《林业科学》、《遗传学杂志》、《园艺杂志》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280余篇。出版《种苗学》、《经济林培育学》等专著和教材30余部。-教学水平

我系* * *承担院(校)内外课程30余门,* * *获得教学成果奖10余项。本科生、研究生、函授学生和延伸硕士教育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是全省唯一具有培养林业高等人才能力的学科。* * *培养专科生近万人。校内有40亩教学基地,校外有5个固定基地。学生一次性就业率90%以上。

——学术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许多教师被派往美国、法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国家进行培训或合作研究。1教师成为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同时,他们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山东省林科院等单位开展联合科研,聘请5名教授联合培养研究生。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控制司

-历史演变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始于1989,1991经山东省教委批准成立。水土保持专业开始招生19965438,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经国家教委批准招生1998。2000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同时,2004年开始与森林培育学科合作招收培养博士生。

-专业特点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属于农业范畴中的环境生态学专业。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三个环境生态学专业之一,与国家环境建设、生态安全、国土资源保护密切相关。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与水土保持工程等知识,能在水利与水土保持、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植物学、测量与遥感技术、工程制图、土壤学、环境科学概论、水文水资源、水力学、土壤侵蚀原理、林业生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荒漠化防治工程、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土保持信息技术、流域管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等基础理论和知识。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基本培训,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监测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能力。

-教学人员

本专业现有教师8人,博士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以上。教授占25%,副教授63%,讲师12%。它具有教师队伍学历高、年轻、活力强、潜力大的优势。此外,还聘请了来自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院的5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兼职教授。

-教学水平

本专业* * *承担院(校)内外20余门课程。本科生、研究生和推广硕士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是华东和淮河流域唯一具有培养水土保持高级人才能力的学科。截至2005年,* * *已培养研究生28人,本科生300余人,专科生180人;历届本科生考研率在55%以上,居国内同类学科领先水平;学生一次性就业率90%以上。

-科研水平

本专业紧密结合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领域开展研究,现承担国家林业厅、水利厅、省科技厅、中国博士后基金、学校博士点基金、市科技局及横向研究项目20余项。形成了流域管理与信息技术、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流域水文与水资源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0年来,本专业获得省级、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论文发表在《林业研究杂志》、《实验植物学杂志》、《水土保持杂志》、《生态学杂志》、《应用生态学杂志》、《农业工程杂志》、《水利杂志》、《山区杂志》、《植物生态学杂志》、《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等著名杂志上,出版专著6部,主编教材6部。10000.00000000006001在北方石质山区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库区水源林和旱地水源涵养林水文生理生态特征、旱地水文水资源循环规律及收集利用、黄河故道防沙治沙等领域的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实验条件

本专业有水土保持林草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两个实验室,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研究所,实验室面积54m2。主要仪器设备包括自动微型气象站、CIRAS-2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植物冠层分析仪、露点水势仪、土壤水分仪、土壤渗透仪、数字化仪等。在平邑县秋子乡有实践和科研基地,在山西王家庄镇有退耕还林研究示范点,在泰安有黄倩流域,在淄博市淄川区有鄂庄流域,在肥城市有潮泉镇,在泰安有夏港乡有马蹄峪流域等同时具备两证资质条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乙级资质证书和国家水土保持监测乙级资质证书。

风景园林系

一般说明:

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深入探索新概念园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更新,包括四个方面——传统教学任务的改革、技术课程的调整、新兴学科的融合与实践、景观规划设计与理论的强化。

二是教学方法的探讨,包括七个方面——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教学方法的广泛运用、复合活页教材的应用、技术知识的实践、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新评价方法的构建、研讨课计划的制定、培训的阶段间衔接和整体性。

第三,努力修订和调整培训计划。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风景园林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李鹏波,赵兰勇等。)2000年6月获山东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同时在2001承担了校级教学科研项目《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体系综合改革研究》(陈,赵兰勇)。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专业研究方向:

一、园林植物的栽培和生理

该研究方向主要涉及花卉、观赏树木、草坪植物的繁殖栽培理论与技术,以及花卉的抗性生理、采后生理、开花调控等。我们已经在这个方向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工作,其中,切花的引种、繁育和发展技术的研究和切花种苗脱毒技术的研究,不仅将培育出一批优良的切花,还将对切花的微繁、保护地栽培技术和鲜切花保鲜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获得更重要的研究成果。预计未来几年将承担省级课题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篇,获得省级成果奖3项。

2.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该研究方向以国际名花和我国传统观赏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和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园林植物观赏性状、适应性和抗逆性的遗传物质基础、数量遗传规律和种质资源评价,开展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通过辐射、加倍和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通过该方向的研究,制定传统名花的育种策略、新方法、新手段,将传统育种与新技术相结合,培育具有新的观赏性状、高适应性、高抗逆性的新品种。预计未来几年承担省级课题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获得省级成果奖2项。

三。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

该研究方向主要涉及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现代环境设计方法和工程设计。其主要特点是覆盖面广、研究内容多、创新能力强,能及时为城市建设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预计未来几年承担省内横向项目5项,完成规划设计项目21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获得市级成果奖5项。

4.现代景观设计与风景旅游区发展规划

本研究主要涉及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旅游学、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规划、旅游度假村和旅游开发区、高科技园区等规划理论、方法、技术和工程设计。其主要特点是覆盖面广、研究内容多、创新能力强,能及时为城市建设和风景旅游区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预计未来几年承担国家和山东省项目规划设计20余项,承担国家和山东省科研项目5项,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篇,参与编写教材2部,获得山东省优秀勘察设计成果三等奖5项。

动词 (verb的缩写)CAD工程与现代景观技术研究

该研究方向主要涉及CAD工程及相关现代景观技术,经过多年研究,获得了Autodesk公司的授权和认证。其主要特点是应用性强,创新能力强,能及时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指导。预计未来几年将承担山东省10多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承担省内科研项目2项,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篇,参与编写教材1部。

人员培训计划:

一、业务培训目标

本专业培养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知识与技能,能在城市、园林、林业部门、园林公司、花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从事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繁育、培育、养护、管理和科研工作。

二、专业培训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基础理论和知识。他们接受绘画与表现技法、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繁育、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培训。、具备城市绿化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和养护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化学、计算机和外语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林业、建筑、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的技术,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和养护管理;

4.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术和风景园林表现手法,能够将艺术理论和设计理论运用于植物材料和自然景观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

5.了解国内外风景园林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6 .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和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8.较强的调查决策、组织管理、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第三,学制和学位

1.学制:4年。

2.学位:农业学士。

四、主要学科和主要课程

1.主要学科:生物学、林学、建筑学。

2.主要课程:生态学、观赏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园林历史、初步设计(包括形态构成和表现手法)、环境艺术、植物造景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理论。

动词 (verb的缩写)学时和学分的统筹安排

1.课程时数和学分

①总学时2700学时,总学分185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为150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

②必修课学时及学分:必修课* *为1998学时,111学分,占总学分的74%。

③选修课学时及学分:选修课702学时,39学分,占总学分的26%。

2.实践教学总学分(* * * 35学分)

①基础实践(8学分)

(1) 1周军事理论与训练,1学分;

(2) 1周生产或公益劳动,占1学分;

(3)体育俱乐部培训课程2学分;

(4)阅读和社会实践活动(两门课)4学分。

②专业实践(12学分)

(1)美术实践2周,1学分;第二学期。

(2)园林植物分类学实践1周,1学分;第二学期。

(3) 1周测量实习,占1学分;第三学期。

(4)普通生态学实践0.5周,占0.5学分;第三学期。

(5)园林树木学实践1周,1学分;第四学期。

(6)花艺实践1周,1学分;第六学期。

(7)园林苗木学实习0.5周,0.5学分;第六学期。

(8)风景园林综合教学实践6周(含风景园林、工程、规划设计),6学分;第七学期。

③综合实践(15学分)

(1)毕业与生产实习,10分;

②毕业论文(设计),5分。

六、教学过程表(点击查看)

1.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必修课教学进度表

2.风景园林专业选修课教学进度表

3.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安排

4.园林专业计算机模块课程教学进度表

七、毕业标准和要求

1.达到德育目的。

2.完成本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低于185学分。

3.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蚕部

历史的发展

蚕桑专业创办于1906山东高等农林专科学校,是当时仅有的农林蚕桑三大专业之一。它在解放前招收本科生,后来关闭了。1972恢复招生,隶属山东农学院蚕业系。1979调整到林业部蚕桑专业,1995调整到林学院蚕桑系。1995被授予“特种经济动物育种学”硕士学位。1996和2002被列为山东农业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近百年来,养蚕业为中国丝绸业输送了大批科技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而且以较强的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著称,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自恢复招生以来,本专业已培养博士生7人,硕士生52人,农技推广硕士生22人,本科生1.200人,本专科函授1.000人,为蚕桑生产部门培养了2000多名技术人员。目前是全国同类专业招收本科生最多的专业点之一。目前有博士生6人,硕士生26人,本科生180人。

目前,本专业在蚕病发生流行规律与防控技术、蚕饲生理与人工饲料养蚕实际应用、速生高产省力化养蚕综合技术研究、生物制药与桑树转基因技术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