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髡首创了《医案》,记载了病人的姓名、住址、症状、药方、日期等。作为后续的参考。公元三世纪初,东汉大医张仲景写了《伤寒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对诊断、辨证、治疗作了规范。同时,名医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以治疗脉象、疾病、寒热脏腑虚实、生化顺应等方法著称。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不仅阐述了脉学理论,而且描述了九相二十四相三部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晁的《病源论》是一部病源与病证诊断的专著,列举了各种疾病的1739个病证。唐代的孙思邈认为,诊断不要被外在现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他在《备急千金,大医生诚》一书中指出:“五脏六腑之虚实,血脉之梗阻,非耳目所及,必先待诊。”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有了新的发展。宋代朱军《南阳生书》强调治伤寒、把脉是辨表里虚的关键,而陈艳的三因一病方论则论述了内因、外因、内外因的辨证。
金元时期,专门诊断的人也不少。华伯仁的《医方提要》致力于诊断。戴启宗在《脉术杂志》上所作的《误集》,对脉学极为有益。金元四大名医论诊断学各有特色,如刘和坚重病机,张重症辨。李东垣注重外感病和内伤症状的异同,朱丹溪注重气滞血瘀的辨证。
明清时期,四诊辨证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四诊的研究中,脉诊和舌诊的发展尤为突出。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所著《湖上脉象》,提取了各种脉学的精华,详细划分了27种脉象,并编成歌曲,便于背诵。清代李延兴的《辨脉术》和何升平的《脉象详解》将脉学与生理、病理、证候相结合。在舌诊方面,继杜青璧补充元代敖的《金镜录》、明代沈斗元的《伤寒论》、清代的《伤寒论》、傅松元的《舌胎记》之后,对舌诊辨证进行了诸多研究。清代医学博士金鉴用四字韵简要介绍了四诊的理论和方法,便于实际使用。
明清时期对辨证的研究更为深入,尤其是伤寒和温病的诊断与辨证。明代张景岳的《净月全书》。清代陆,尤其是的心性论,以阴阳表里、寒热为辨证之大法。明清时期,百余位学者重视《伤寒论》,致力于六经辨证研究,各有避精之见。比如明初王楚道的医典集,清代柯云伯的伤寒来苏集等等。明清时期的《伤寒论辨证》、叶的《外温与营血辨证》和的《伤寒论》《三交辨证》分别开创了对伤寒论表病特点及转化规律的研究。
在现代,诊断学发展缓慢。1917年曹写的《彩图辨舌指南》,把舌诊的诊断和治疗放在一起,内容翔实,多以经验为主。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医诊断学受到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取得了新的标志和成果。比如用电子仪器记录脉象图研究脉学,用微机输入常见病辨证论治系统研究辩证法等。为中医诊断和辨证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