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类型的导师?

有哪些类型的导师?

根据我的观察,我们来分析一下导师都有哪些类型,主要是理工科,不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什么样的导师,只要他(或她)带的学生能正常完成论文工作,并通过答辩,就被认为是称职的。哪种类型好不重要,只有最适合特定类型学生的那种。

(1)科研老板型——最时髦的名字。神圣的术语“科学研究”已经成为相当常规的术语“老板”的修饰语。不知这是不是对当前中国学术界的一大讽刺。师生关系演变成了老板和员工的关系。老板(研究生导师)提供俗称饭碗的“就业机会”(研究课题)和工资,员工(研究生)必须为之工作,完成分担的工作,为老板完成项目,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收入(当然比没有钱的导师手下的学生富有,但多少可以看老板的良心和大度)。因为此时老板的主要任务已经变成了跑关系、赚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师傅,不再承担研究生的具体培养、指导职责(这个担子就压在师兄肩上了)。

(2)无为型——“不管是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种导师善于从宏观方向指导学生,不喜欢过问学生作业的细节,主要看重结果。做这类导师的学生,不仅需要一定的主动性,还需要很强的个人研究能力或者协作能力(他们会求助)。这种类型似乎正逐渐成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主流。本来这种带学生的方法问题不大,但是在研究生平均素质明显下降的背景下(就是扩招带来的灾难!),这样带出来的研究生如果没有微观细致的指导,水平和成绩可能会大打折扣。

(3)导师很负责,做这个导师的学生比较容易。只要你听话,能努力,基本上就能有成绩。因为导师一直在你身边,导师可能会帮你考虑论文的选题、方案、技术路线、潜在问题。他会经常找学生讨论问题,做指示和部署研究方案,督促学生工作。在这种导师下,只要在研究的过程中经常和老师探讨,很快就能做出东西来。好处是原本艰难复杂的研究工作变得非常容易,坏处是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不会得到自由发展。对于缺乏热情的普通学生来说,在这类导师的指导下,毕业时会有更多的成果(比如文章),但离开导师后,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能力还是有限的。个人能力很强的学生下这样的导师有点浪费。说实话,我基本属于这种类型,自我感觉良好。)

(4)动手型——这种导师容易给人一种不够研究生的印象,喜欢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虽然这纯粹是个人的性格和习惯,但是很容易让人觉得好像不信任学生。有这样的导师,学生不用担心毕业和成绩。这就是传说中的“导师有多高,学生水平就有多高”。现在的学生通常只需要做最基础最没技术含量的工作,剩下的成绩分析和文章写作往往都是老师安排的,所以成绩水平可能会高一些。但是对于那些对知识了解不多的同学来说,可能学的不多,成绩和个人能力也有明显的反差。现在这样的导师不多了。我在读书的时候有幸认识了他们几位,他们的个人知识非常令人敬佩。

更多详情请点击:找研友找学长选导师。你应得的!

如果你对考研有疑问,不知道考研中心的内容怎么总结,不了解考研报名的地方政策,点击最下方咨询官网,免费获取复习资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