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985、211学生求职频遭歧视的现象?
985,211学生在找工作时经常被歧视的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
1.教育资源不均衡:985和211大学一般被认为是国内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些学校的学生通常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但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局限性,这些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数量相对较多,导致竞争激烈。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形成歧视。
2.实践能力与经验不匹配:有些985、211的同学,可能学业很优秀,但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可能相对较弱。这可能是因为有些学校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教育的机会。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有实践经验和能力的候选人,而忽略了学校的声誉。
3.对用人单位的偏见和刻板印象:有些用人单位可能对学生的背景有一些偏见,认为985、211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可能更傲慢,更难适应工作环境。这种刻板印象可能会导致歧视。
4.个人因素:除了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能力,个人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实践经验等因素也会影响就业机会。有些同学可能不够主动,或者缺乏自我推销的能力,导致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造成歧视。
我们应该对这种现象采取客观的态度。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考虑和偏见,但也有很多用人单位更看重个人的能力和潜力,而不仅仅是学校的声誉。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提高自身能力、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拓宽人际关系来增加就业机会。教育部门在教育体制改革中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