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2016考研数学二的题目

试卷发下来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题,状态一般。选择题我20分钟就解决了。其中有一条很好的线代替了题型,分化很大。我主要考察了矩阵相似度的定义以及基本运算和公式。其他问题并不太难,只需要很少的计算和推理。因为草稿纸有限,我在试卷上完成了这些问题的草稿。我不太理解那些抱怨下面的题太难的同学。说实话,选择题都很好,知识点考查的很透彻,但是经典题已经烂了。除了那道换行题,这次几乎没有原题,能看到之前题的影子。但无论如何,考的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几乎都是对定义定理的深刻理解。

说到填空题,除了一个高阶导数,其他题几乎不难。我的错误是我偶然发现了一个计算量特别大的问题去求高阶导数。这个问题可能有一个简单的算法,但我想都没想过。看了变限积分方程,我的第一个想法是求导数,计算方程,然后用莱布尼兹公式或者幂函数展开的唯一性来求解。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发现这是一个一阶微分方程,用公式法求解时计算量太大。不过我之前做的考研考题很普通,目测就能算出来。经过大约15分钟的奋战,我找到了一个复系数的函数表达式和一个混合幂函数和一个线性函数。根本没必要用莱布尼茨和麦克劳林,但可以直接看出来。(后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是对的。)但是因为这个问题引起了突然的紧张,接下来的两道填空题都算错了。有一道问变化率的题是对的,但是我忘了加系数V0。另一行填空题太着急了,放弃了一个不合格的方案。最后没来得及查。结果我选择了填空一* *而那两道容易填空题是错的。

我做完填空题大概已经49分钟了。根据以往的经验,不算太差,但还是有很大机会答好的。计算题前几题没什么好说的,可以看到前面几题的影子。其中被积函数有绝对值,关于变量X的定积分最为经典。此题考查考生对定积分和函数自变量的深刻理解,还是一个综合题。它考察分段函数求极值,知识点非常全面,命题有很多创新。前几年也有类似的问题,但是都没有这个好。另一个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也比较令人满意,这个问题的计算量不大。多做这种类型的题,你就有经验了。最后,使用判断法时,分子几乎为零,所以没有太多的计算量。二重积分的问题也不难。这是一个常规问题。要得到一个积分问题,首先要看对称性,然后原来是一个简单的直接坐标系积分,其中使用了一个积分公式。如果对公式不熟悉,计算量大的考生确实需要多做题,张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里没有比这个更简单的二重积分题。你平时的模拟正确吗?微分方程的计算问题确实不好算,但是前几步简单,后面有点复杂。这道题我算到了倒数第二步,没有足够的时间算出最后的答案。求侧面积和体积的问题需要大量的计算,熟练运用公式问题不大。我仔细算了一下,花了一些时间。可能关键是我太紧张了,怕出错,每次都要检查好几遍。做完高数最后一题还有50分钟左右。高数最后一题不难。关键是你要知道什么是均值。均值的具体定义我也说不出来(好像大纲没有要求这个公式),但我知道均值是函数区间内的函数积分再除以积分区间的长度。这是我在运筹学中证明库存管理的一个模型时出现的,列了表达式后就简单了。有经验的考生会发现这是二重积分的变体形式,整理一下。但是我一直在考场上看时间,很着急,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线代只有40分钟,这卷子肯定不好。我用了一个稍微难一点的方法来解决这个计算。由部分整合为整体,合并简化顺利解决。再看第二个问题,证明问题,其实用求导工具分析函数对你来说并不难,但是因为时间关系,我想在做这个证明问题之前快速解决直线生成,但是最悲剧的事情出现了。今年的线生成比去年难多了,综合难度可以算是30年来最大的一年,不仅在公式定义上,而且在计算量上,加上高数的计算量。如果平时做我的话,第一个线生成的问题还是比较满意的。今天我已经忘记了这个很常见的问题,唯一的印象就是还有些算计。二线换人问题也挺好的。往年是在填空题上。这种求矩阵高阶不外乎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先试着找几次规律;二是拆分矩阵,用莱布尼兹二项式展开;第三种是把它变成对角矩阵,用类似的理论来做。看这个问题的位置,再看第二个问题。想都没想,我必须考察一下矩阵相似对角化的知识。我听张宇和李永乐线代课的时候,他们都说张宇是单独讲的,李永乐讲的不够系统。当时我在课后下意识的总结了这三种情况,其中相似对角化对于可以相似对角化的矩阵是万能的,但是试过的人都明白,相似对角化。反正也不难算,但是我算了大概15分钟,算完时间就结束了。看了一眼第二个问题,铃响了。按照第一个问题的计算,很可能是6+5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