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阅读考研大纲:理解理解即可。
1.“理解”
大纲中的“理解”要求考生理解这样的概念、公式、理论。知道他是什么样的概念、公式、理论就够了,不需要多讨论。面对“理解”部分,考生只要知道这个概念是什么,这个公式是什么公式,这个理论是什么理论就够了。考生一定要提到这个公式,知道它出现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
“理解”
大纲中的“理解”高于“理解”,要求考生不仅要知道概念,还要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比如为什么会提出这个概念,在哪里提出的。考生需要知道这个概念提出后要解决什么问题。在这个阶段,考生要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真正理解概念。
第三步“掌握”
大纲中的“精通”是所有要求中的最高层次。考生不仅要知道概念、公式、定理,还要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比如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对于概念、公式、定理,不仅要知道能解决什么问题,还要在不同类型的考察中灵活运用,甚至达到熟练解题的程度。
4."可以使用"
大纲中的“运用能力”主要是针对某个概念、某个结论或某个公式。考生只需要用到这个概念、公式、结论,不去深究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推导出来的,只要会用就行。考生只要遇到试题,就会拿出来解题。
相关注意事项
1.考研大纲发布:认准官方正版。
历年考研大纲都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编的。纲要出台前后,市场上涌现出一批“相关产品”。大部分都是根据大纲进行解读和分析的,尤其是突出了“大纲”二字,往往让考生把大纲误认为本尊。另外也不排除盗版大纲的出现,由于印刷装订成本低,容易造成各种错误,害人不浅。所以建议考生要想用大纲做参考,还是擦亮眼睛,认准官方版本。
2.考研大纲解读:关注网络分析,明确考点变化。
拿到大纲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通过对比前几年的情况,找出其中的变化。因为在大纲发布之前,我们都是按照往年的大纲来指导考研复习的。一旦新大纲出台,我们需要立即完成“翻新”工作。客观来说,这些网上资料很有参考价值,旨在为考生提供便利,节省精力。考生可以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大纲进行复习,既能促进记忆,又能加深理解。
3.考研大纲使用:全面、客观、实用。
大纲是一本可以伴随整个考试过程的教材,很多小伙伴也已经确定了大纲,并将其视为第一手复习资料。然而,纲要的使用应该是全面的、客观的和实际的。我们不仅要关注发生变化的地方,因为它们往往是当年的高频考点,还要考虑到那些常年不变,看似不重要的知识点,因为这些不变的重点才是真正的重点,很有可能每年都会考。另外,不要过分依赖大纲,神话和夸大其作用。毕竟复习资料再有效,也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复试要脚踏实地,务实。大数据时代,获取信息的条件越来越便利,同时也给选择和识别带来了障碍。所以提醒大家在大纲发布前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被海量信息冲昏头脑,要找到最权威、最正确、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4.新旧考试大纲的系统比较与梳理。
这对于每年都在变化的政治话题来说尤其重要。特别是新大纲发布之前,很多小伙伴就已经进入了政治复习。如果不明确大纲的变化,就会遗漏知识点。所以建议每一位考生都要根据最新的大纲和大纲进行分析,然后对照去年的大纲,整理出增加、删除或修改的考点,不要漏掉任何变化。首先要关注新增加的考点,这意味着会出现新的考察知识和题目。但在某些章节,如毛中特部分,增加考点往往意味着党和国家整体政策的调整,对材料分析和时事政治分析题的编写也有很大影响。修改后的知识点是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表达语句的变化上。我们也要仔细梳理这一块的内容,防止自己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遵循老话。只要记住删除的知识点就行,不用太在意。在梳理和比较时,要注意逻辑和知识语境的构建。而不是机械归纳,要在整理中逐步了解大纲的新变化,同时结合自己的水平,对自己需要的复习进度有更清晰的认识。
5.不要忽略细节。
在去年的考研英语大纲中,大纲给出的单词数没有变化,只是在大纲的词汇表后面给出了一些词缀。这里的变化看似普通,实质上却意味着考研英语对词义的深度和词汇量的扩展有了新的要求。所以要了解细节上的变化,调整复习倾向,这是永远不能忽视的。面对这种细节上的变化,首先要明确微调的范围。是关于内容还是风格?是只有表达上的变化还是数量上的增加?接下来要注意这个细节变化是单独存在还是前后呼应。如果在几个细节变化中都能发现同样的调整逻辑,可能说明这里的考点或者考察重点发生了变化。最后,一定要明确细节上的变化的最终影响,换句话说,这个变化对考试的最终影响。帮助自己更好的应对复习,熟悉考试方向和命题思路。
6.考试大纲和习题相辅相成。
即利用大纲制定复习策略,练习落实大纲。小伙伴们要注意,9月以后的复习策略一定要建立在充分理解大纲新变化的基础上。并且对大纲的所有理解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阅读和练习中,大纲的复习状况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找出被忽略、没有完全理解、或者误解的知识点,从而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以上两个环节缺一不可。我们在梳理自己考试大纲的过程中,要充分融入这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