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时候,有同学考公务员,考研。当时不明白,后来才明白原因。你清楚了吗?
所以在这个阶段,很多高三学生面临着很多选择。与此同时,一些高年级学生却无所适从。比如有的学生会在大四的时候选择考研或者考公务员,甚至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准备考公务员。
但是,每年也有一些高年级学生不愿意进入体制内。同时他们觉得本科阶段都是混日子,没必要考研。所以周围的同学忙的时候,他们选择什么都不做,等着毕业。
然而很多时候,恰恰是这些学生,往往会后悔毕业多年后无所事事的选择。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本科生群体越来越大。如果回到20年甚至30年前,本科生是很有价值的。30年前的本科生,连包分配。
那时候考上大学就相当于拿到了城市户口和铁饭碗。毕业后,很多人被直接分配到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
但是,现阶段即使是985大学生,即使是清华北大这样的,毕业后也需要自己找工作。除了军校、公费师范生、定向医学生等少数大学生外,大部分大学生不享受包分配待遇。
正是在找工作的时候,体现了本科生的尴尬。虽然本科有“天之骄子”之称,但是,如今每年都有数百万大学生同时毕业,市场上的“天之骄子”实在太多了,导致只拿到学士学位的“天之骄子”在找工作时屡屡受阻。
其实现阶段,本科群体并不是大多数。我们以北京大学2018的研究生类别为例。当年北大本部毕业生7548人,其中本科生仅2693人,研究生3614人,博士生1241人。
也就是说,每年北大毕业的研究生人数大大超过本科生。即使你是北大毕业,研究生的竞争力通常也会超过本科生。这种情况下,本科毕业生如果不考研,不考公务员,直接面对就业市场的考验,压力非常大,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
所以很多人因为本科毕业,直接去就业市场找工作。在经历了职场的风风雨雨后,他们回望大四的平庸生活,觉得不考研,不考公务员,真的不是最好的选择。
考研可以提高自己的学历,让自己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公务员有机会争取一个铁饭碗,让自己无忧。如果你是高三学生,今年你会选择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