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壁纸考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食品工业网(2005-1-12 19:07:40)
养猪:根据2003年和2004年猪粮比价情况,只要大家冷静看待猪价变化,不盲目发展,适当控制能繁母猪数量,猪价仍有可能维持在2004年的水平。祝你们养猪户* * *同心协力* * *共同致富。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王林云教授(1)
10年来中国生猪市场分析,饲料成本在生猪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因此猪粮(玉米)价格与养猪是否盈利密切相关,是养殖户决定是否养猪的主要依据。
通过对1994-2002年我国猪粮比价进行分析,发现比价变化具有规律性。如果以猪粮比价5.5为分界点,会有一个18个月左右的变动周期(个别月份除外)。也就是说,猪粮比价在18月左右超过5.5,在18月左右低于5.5,然后在18月左右高于5.5。具体时间为:65438+6月0994 ~ 65438+2月0995 > 5.5;65438+3月0995 ~ 65438+8月0996小于5.5;65438+9月0996 ~ 65438+3月0998大于5.5;65438+4月0998 ~ 65438+10月0999小于5.5;1999 11月~ 2001三月大于5.5;2006年4月5438+0到2002年9月小于5.5。
然而,这个规则从2002年6月5438+10月开始被打破。此后猪粮价格连续24个月高于5.5,目前没有下降趋势。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率大大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打工。据统计,我国每年有654.38+0.2亿农民进城务工,加上每年有654.38+0.3亿人从农村转向非农村,约700万学生上学。农村的分散养猪大大减少,而城市的猪肉消费相对增加,这是主要原因。
2.仔猪死亡率上升。虽然近年来我国能繁母猪饲养总量有所增加,但与2006年的1996相比,几乎增加了23%以上(近10万头),母猪占存栏的比重从1996年的7.8%上升到2006年的9.50%。但每头母猪的出栏猪数下降,从196头下降到15.1头,2002年下降到13.3头。可见很多仔猪从出生到断奶就死亡了。
3.生猪生产者面对市场变化更加理性。9月份开始了一轮养猪高潮,1996。很多人发烧,一些乡镇领导强烈呼吁养猪,很多非农单位也加入养猪的行列,导致仔猪和猪的价格上涨。1997年5月,全国猪粮价格达到7.7,创历史纪录。结果如下:65438-0998年4月,生猪价格下降,玉米价格上升,5月达到最低点1999,全国猪粮比价降至3.8。随着5438年6月至2002年10月新一轮养猪高潮的到来,很多养殖户已经更加理性思考,不再盲目大规模兴办养猪场,只是进行了一些结构性调整,所以猪粮比价一直保持在5 ∶ 5 ~ 6左右。
(二)2005年中国养猪业的预期根据2003年和2004年猪粮比价的情况,只要大家冷静看待猪价的变化,不盲目发展,适当控制能繁母猪的数量,猪价有可能维持在2004年的水平。虽然春节后猪价会下降,但这是正常规律,每年5月份左右和9月份到春节期间会有规律的上涨。
祝你们养猪户* * *同心协力* * *共同致富。▲
养羊:养羊发展要以草为主,规模适度。淘汰和宰杀消耗大而产出少,吃得太久太慢的老、残、弱、劣羊,精简下岗,把饲料羊舍留给其他羊吃,提高产量。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效益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和科技为手段,向集约化、现代化、商品化发展,是农村发展养羊致富的重要途径。
关于羊饲料生产:主要是种草养羊,以种草为业,即退耕还草,放牧还草。谁来种草,谁来养羊,这是政策问题,需要慎重考虑。我种草你养羊,我种树你乘凉。当然是不能接受的。要大力发展种草养羊,大量种植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沙打旺、饲草玉米、高粱、豆类等适合当地的高产优质牧草。比如苜蓿干草每0.067公顷产500 ~ 1000公斤,含蛋白质20%,玉米每0.067公顷产250 ~ 500公斤,含蛋白质8%,所以种草比种粮更经济。种草和种粮一样,要耕耘,要施肥,要浇水,要精心管理。不能种在地上,不施肥不浇水。要实行粮食、经济、饲料三元结构种植。因为羔羊从出生到7个月大生长最快。当年的羔羊育肥就是利用羔羊前期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的特点,配合其他措施,使羔羊在10月龄时日增重250克左右,在越冬前出栏,增加经济效益。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效益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和科技为手段,向集约化、现代化、商品化发展,是农村发展养羊致富的重要途径。▲
养兔:无论兔产品市场如何变化,提高兔产品质量是抵御市场变化的有效措施。在养殖业中,养兔是一个比较高效的行业,但仍然属于微利行业。所以需要提醒养兔人,要以平常心发展养兔业,靠养兔致富会让你失望。
(2)一些建议
1.养兔要以市场为导向,关注市场供求变化,避免赶上热点。养兔经营者要有市场观念,订阅农村养殖技术等科学实用的刊物,收集市场信息和技术经验,指导自己的养兔。要知道,任何商品市场都是有限的。“多货价格跌,少货价格涨”是一个市场辩证法。所以禁止赶兔子的流行。
2.养兔要有平常心,立足于养商品兔致富,切忌投机致富。只要獭兔皮能稳定在30 ~ 40元/只,兔毛价格在120元/斤,养獭兔和裘皮兔就是农民增收的好产业。农民养兔要以生产商品兔为前提,投机损人不利己,无疑会导致失败。
3.强化质量意识,严把兔产品质量关。目前,国内外对兔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对兔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韩国对兔肉卫生提出五点要求,包括不得有抗生素、激素等有害残留;最近日本修改了食品卫生法,对从中国进口的肉类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因此,只有加强兔产品的质量,才能抢占国内外市场。▲
河南郑州牧业工程学院朱教授
从经济学、营销学、生态学、营养学等角度对鹅产业进行综合分析,认为鹅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市场形势良好,前景光明。鹅属于草食性水禽,抗应激和疾病能力强,对粗放饲养相对耐受,养鹅设施投资少,饲养成本较低,饲养周期较短,经济周转较快,经济效益较好;鹅可以与林、果、渔业共生,和谐发展,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鹅可以水养或旱养、平养或网养,规模可大可小,非常适合农民饲养;鹅体的综合利用率很高,其羽绒、血液、肝、肠、颈、头、掌、舌都很值钱,远高于胴体价值。深加工精制品价值比活鹅高3 ~ 6倍。鹅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疾病少,药物残留少。是21世纪的理想绿色食品。养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发展鹅产业符合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农副产品丰富而未充分合理利用、饲料中蛋白质短缺的国情,符合21世纪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方向和发展集营养、保健、安全于一体的绿色食品的要求。中国是世界养鹅大国和鹅产品消费大国。在市场上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国外没有竞争对手,国内没有进口压力。养鹅是一个真正自由无忧的行业。我们应该省时省力,下大力气发展它。
有人担心卖太多鹅不容易。其实这是不必要的担心。因为目前全国只有8亿只左右的鹅,人均只有0.6只左右。世界鹅总数只有654.38+0.4亿只左右,人均只有0.23只左右。根本不存在供过于求的问题。由于鹅具有产蛋少、繁殖率低的生理特点,1母鹅一年只能繁殖20 ~ 40只左右的小鹅,且有明显的季节限制。另一方面,养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短缺,工资高,一般不养鹅。世界上广大的温暖地区不适合养鹅。因此,专家预测,15 ~ 20年内,鹅产品不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因此,因地制宜发展鹅产业是安全的。
那么2005年养鹅的情况如何呢?通过对市场综合因素的调查分析,认为一般情况下,2005年的情况比2004年要好。主要原因如下:第一,从2004年4月份开始,鹅产品的市场一直比较红火,鹅产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雏鹅和肉鹅得到了高价分销,养殖户饲养1只肉鹅可以获利4 ~ 8元左右,这是多年没有达到的。人们对鹅肉有好感,消费市场迅速扩大,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这种趋势在2005年肯定会继续。其次,养殖户通过养鹅获利,进一步激发养鹅热情。小鹅、肉鹅卖得好,价格高也不会降低。良好的养鹅效益将继续保持。第三,入世三年多,农产品市场将全面开放,对国内畜禽产品市场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是国外没有进口鹅产品,不会带来压力。国产鹅产品仍将高价畅销,养鹅效益继续看好。据此可以预计,如果不发生特殊事件,2005年的鹅产业肯定是一个大丰收的年份。
回顾历史,中国是一个养鹅传统大国。近年来,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养鹅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停留在传统养鹅的水平,存在重视数量发展,忽视质量提高,科技含量低,良种水平低等情况,产业发展信心不足。这种情况应引起业内同仁的高度重视,建议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首先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认真踏实地实施科学养鹅。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鹅,同时要切实提高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虽然鹅产品市场空间巨大,发展鹅养殖潜力巨大,但21世纪食品市场门槛很高,质量低、不规范、不达标的产品无法进入。必须强调的是,质量就是金钱,质量就是效益,低质量的产品等于废品,等于无效投入。
其次,千方百计实施鹅产业产业化工程,即由能人组织鹅产业龙头主体(独立的专业协会、合作社),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实行良种鹅苗统一合同供应,全价饲料种草供应,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或加工,实行产、供、销、牧、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
再次,适度的规模,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综合防治措施,确保养鹅生产安全,始终是必须坚持的原则,绝不能掉以轻心,掉以轻心,否则苦果难忍。▲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刘五岳。
21世纪食品科学的主题是绿色、安全、营养。鸭鹅制品是绿色食品,营养价值高,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易于消化吸收。现代营养学家把鸭肉、鹅肉、鲸鱼肉并列为人体保健食品,可以饱餐一顿,再也不用担心胆固醇升高、高血脂。鸭鹅产品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鸭鹅生产国,鸭鹅屠宰量分别占世界屠宰总量的77.8%和91.63%。国际上对鸭鹅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在欧洲,鹅肉的价格比鸡肉高2-3倍,而在法国是3.5倍。在德国,仅在圣诞节期间就需要450万只鹅。法国脂肪肝市场年贸易量约9000吨,国内产量约7400吨,需要进口约1.600吨。自从法国人经常吃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见诸报端后,日本也掀起了脂肪肝的消费热潮。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鸭鹅生产国,但按照目前的产量,人均消费鸭肉只有1.63公斤,人均消费鸭蛋2.72公斤,养鹅只有6亿只左右。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世界鸭鹅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中国,世界鸭鹅产品的供应主要依靠中国。因此,未来我国发展鸭鹅生产的前景非常广阔,国内外市场潜力很大。
近年来,我国鸭鹅生产已成为广大农村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农民饲养鸭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3元/只小鸭,收购价5.2 ~ 6元/斤40天左右,养1只小鸭平均收益1.5 ~ 2元;有4 ~ 6元鹅/雏,收购价8 ~ 9元/斤,80 ~ 90天(2004年对养殖户的保护价为9元/斤),平均1只鹅可收入8 ~ 12元;脂肪肝有25元左右的鹅,120天后恢复价约为15元/斤。养1肥肝鹅,可赚12 ~ 15元。
鸭鹅适应性好,全国各地都可以饲养。以前的肉鸭多养在大中城市附近。近年来,随着鸭鹅生产逐渐走上工业化大商品生产,不再局限于大中城市附近。比如萨菲亚集团养鸭的产业链已经形成(自产、供销等。)而且远离城市。全国各地都可以养鹅,但由于产业化水平和销售渠道不同,经济效益有高有低。肉鸭和鹅稍有不同,所以肉鸭一定要去相对固定的屠宰加工厂购买,否则屠宰后会成为劣质产品。鹅可以养18天以上甚至几个月,只要错过换羽期。
为了在鸭鹅生产中取得更好的效益,今后鸭鹅生产必须走工业化大商品生产的道路。也就是说,龙头企业要培育良种,给养殖户提供鸭鹅苗(保证品种质量,防止养殖户买苗上当受骗),指导养殖户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我国尚未制定水禽营养标准,如何饲养使用青饲料,合理制定卫生防疫规程),及时回收和屠宰加工,从而解决养殖户的养殖、防疫和销售问题。农民只要专心饲养,就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北京蜜蜂研究所所长吴杰
中国约有685万只蜜蜂,是世界上蜜蜂数量最多、蜂产品产量最大的国家。每年生产蜂蜜25万吨,蜂王浆2400吨,蜂花粉2000吨,蜂胶300吨,一半以上出口国外。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蜂产品作为纯天然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事蜂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和个人也获得了相应的利益。
从近两年蜂产品市场的发展来看,随着人们对蜂胶认识的深入,蜂胶产品异军突起,在国内市场形成了一股强劲的“蜂胶热”,销售形势看好,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吸引了大量商家加入蜂胶产品的营销。一方面加剧了产品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市场对蜂胶原料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带动蜂胶原料国内市场价格一路攀升。但由于市场运作过程中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给蜂胶市场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消费者中引起了一些反响,蜂胶市场销量一度下滑。但总的来说,蜂胶市场发展势头良好。蜂王浆、蜂蜜、蜂花粉作为传统产品,早已被消费者认可。消费群体相对固定,市场波动不大,市场需求基本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对于广大养蜂人来说,目前还是从事养蜂生产比较好。养蜂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好副业,特别适合在周围蜜源条件好的地区发展养蜂。由于国内外蜂产品市场发展形势良好,国内外市场对蜂产品原料需求很大,基本上不会出现产品销售困难。但有几点需要提醒养蜂人:第一,近年来,随着“浆王”的广泛应用,我国蜂王浆产量快速增长,但产品价格并未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呈下降趋势。比如蜂王浆在部分地区的收购价可以低至50元/斤。而蜂蜜和蜂花粉的收购价格相对稳定,蜂胶的收购价格相对较高。目前含胶量50%以上的羊毛胶收购价一般在每公斤100元以上,而且经常供不应求。第二,要重视蜂产品的质量,生产高质量的蜂产品。目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蜂产品的质量安全,日本、欧盟等蜂产品进口国都对蜂产品中的抗生素和农药残留提出了严格的限制。农业部还颁布了《无公害食品-蜂蜜》、《无公害食品-蜂胶》、《无公害食品-蜂王浆及冻干蜂王浆》、《无公害食品-蜂花粉》、《蜜蜂饲养管理指南》、《蜜蜂饲养兽药使用指南》等行业标准。国内外一些有实力、有远见的公司也在我国部分地区实行“公司+基地+养蜂人”的生产策略,对蜂产品实行优质优价,保证蜂产品质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因此,建议广大蜂农在蜂产品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对蜂群进行管理,以保证蜂产品的质量,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范(1)渔业局水产处处长
2004年水产养殖形势分析2004年,我国水产养殖生产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水产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海水淡水养殖发展势头强劲,渔业重点省份优势区域和优势品种逐步形成;水产养殖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养殖产品价格上涨,比较效益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主要特点如下:
1.水产养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养殖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今年年初,《国务院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出台,极大地激发了渔民的积极性。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把水产养殖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指导渔业部门制定发展规划,并采取各种优惠政策予以引导和扶持。同时,市场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也带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据全国20个省(市、区)的不完全统计,2004年6月海水养殖产量达到889.8万吨,淡水产品产量达到1.521.3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1%和7.0%。各地积极开发荒地、瘠水、低洼地、大湖、大水库、稻田养鱼,水产养殖面积也有所增加。预计今年海水养殖和内陆养殖面积分别比去年增加12.2%和1.6%。水产养殖领域也进一步拓宽,深水抗风网箱养殖发展迅速。2004年,全国深水抗风浪网箱2736个,比上年增加770个,增长39%。
2.名优水产品养殖发展迅速,主要优势养殖品种产业带基本形成。围绕渔业增效、农民增收主题,各地按照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区域布局规划要求,加大对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区建设的规划、引导和投入,加快“两带一区”优势区域发展进程,名优水产品养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目前,主要优势养殖品种产业带基本形成,正在向特色化、高档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如辽宁、山东的海珍品,福建、广东、江西的鳗鱼,广东、广西、海南的对虾、罗非鱼,浙江、福建的大黄鱼,江苏、安徽的河蟹,都达到了“发展一个品种,形成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的目标。今年,预计全国螃蟹养殖产量将超过40万吨,罗非鱼产量接近9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和11%。仅江苏省螃蟹产量就将达到22万吨,产值将超过6543.8+00亿元,占全省渔业产值的1/4。辽宁省海参养殖已推广到全省沿海6个市,养殖面积1.55万公顷,同比增长90%。山东省今年海参养殖面积达到21.00万公顷,同比增长28%。预计海参产值将超过80亿元。
3.认真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积极推进健康养殖,水产养殖产品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农业部2003年9月1日颁布实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后,各地做好宣传工作,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督促水产养殖企业建立水产养殖生产记录、产品标签和水产养殖用药记录的填写制度,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水产养殖药物技术人员和水产养殖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用药意识,积极推进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控制水产养殖药物,确保水产养殖产品质量,保护水产养殖环境。在北京等5个城市最近连续4次的虾氯霉素残留检测中,合格率达到100%。今年以来,没有出现新的因出口水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贸易争端,欧委会于6月5438+10月65438+8月全面解除对我国水产品的进口禁令。
4.为了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休闲渔业开始兴起。旅游捕鱼和观赏鱼养殖在全国各地都很受欢迎。山东省有5000多个以垂钓观光和“渔家乐”为主的休闲渔业公园和场所。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休闲渔业年收入达5亿元,带动渔业第三产业年产值达225亿元。辽宁省休闲渔业产值已超过24亿元。河北省渔业和休闲渔业发展迅速。目前有近3000个渔场,其中园林式、生态垂钓园300多个。
(2)2005年发展趋势
1.发展海水淡水名优水产品仍将是各地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的热点。优质水产品,如鳗鱼、鳜鱼、虹鳟鱼、斑点叉尾、大黄鱼、石斑鱼、红鲷鱼、河蟹、锯缘青蟹、对虾、青虾、扇贝、鲍鱼、甲鱼、海参、珍珠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今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全社会将对水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因地制宜发展名特优水产品仍将成为今后各地水产养殖发展的重点。
2.积极拓展育种新领域,不断优化育种方法。东部沿海可积极发展深水抗风网箱养殖和工业养殖;中西部地区可以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渔业和冷水鱼养殖;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积极发展稻田养殖和观赏鱼养殖。
3.发展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生产优质水产品。健康养殖是指通过保持优质的水环境,选择健壮无病的鱼苗,合理控制养殖容量,投喂营养均衡的饲料,安全使用渔药,使养殖全过程科学化、规范化。生态水产养殖是指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水产养殖科学生产体系,使水产养殖生产达到生态合理、功能协调、资源再生、良性循环、高产高效的目的。▲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宁中华教授
2004年是中国养鸡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养殖户感受最深的是鸡蛋价格波动大。农历8月初,主产区鸡蛋批发价达到每公斤6.6元,3月份才3.3元,6月鸡蛋价格再次下降,5438+10月。鸡蛋价格的大幅波动主要受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超负荷控制的影响。但总的来说,那些在高致病性禽流感期间敢于养鸡的养殖户,还是获得了比往年更高的利润,每只蛋鸡可以获得15元的净利润。养殖场就没这么幸运了。大多数养殖场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小鸡。原因之一是有些养殖户按照以往的经验,今年赚钱,明年亏钱,不敢大胆进雏鸡。
蛋鸡的生产周期比较长,要将近五个月才能下蛋。所以2005年上半年的鸡下蛋数量不会比2004年下半年大幅增加,同期鸡蛋价格应该会比较高。而且饲料的主要原料豆粕价格明显降低,饲养成本降低,养殖户普遍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2005年下半年,尤其是下半年的形势可能不太乐观。优质高效一直是畜牧业发展的硬道理,优质可以提高产品的价格。现在一些地方高产蛋鸡的生态放养,是生产优质鸡蛋的好办法。放养鸡蛋之所以比笼养鸡蛋好,不仅仅是因为散养鸡的食物选择权,更是因为散养鸡的心情。高效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鸡下的蛋数量增加;其次,鸡的饲料消耗减少,即料蛋比小。料蛋比原来是指生产1公斤鸡蛋的消耗,现在也指生产1打鸡蛋的消耗(12个鸡蛋),因为很多地区鸡蛋是单独销售的;第三是人均饲养量的增加。
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大规模养鸡,政府也资助了一些资金。散养鸡蛋的鸡蛋价格明显高于笼养鸡蛋,但大多数散养鸡的养殖户并没有获利,因为他们对散养鸡有两个严重的误解。一个误区是,散养鸡不能吃全价饲料,只能单方面用玉米、小米等农作物喂鸡。全价饲料是指营养全面的饲料,大规模散养的鸡在自然界是得不到全面营养的。如果不补充全价饲料,不仅产蛋量少,还会造成鸡蛋营养不均衡,使散养鸡蛋缺乏营养。第二个误区是散养的鸡只能养羽毛凌乱的鸡。鸡除了羽毛五颜六色,蛋小,产蛋量低,很难管理树上的鸡。选择合适的高产蛋鸡进行规模化散养,如北方农业大学培育的“农大3号”节粮型小型蛋鸡,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产蛋量,而且鸡蛋品质好。2004年底,我们在河北西部山区和北京北部的一些地方走访时发现,声称今年有几十万只散养鸡的县,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散养鸡的情况,因为养殖户根本赚不到钱,只有几户自己养的菜不算成本。就像这样,一些地方在电视和报纸上频繁地做广告,这纯粹是一个政治纪律项目。发展散养鸡要走生态养殖的路子,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要讲科学,因地制宜。
因此,建议养殖企业在2005年首先养殖优质高效品种,使企业在同行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有条件的蛋鸡(果树、树林最好),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方法饲养,防止价格高、效率低。▲
中国农业学会专业学会秘书长柳岩
特色种植业在我国已初具规模,部分品种在部分地区形成支柱产业,经济效益可观,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这两年毛皮动物养殖(貂、狐、貉、獭兔)效益不错。主要表现为:毛皮市场需求旺盛,价格坚挺。但是,皮片的价格差距反映了市场对质量的挑剔。优质的皮片卖得好,价格也高。现在很多生产者开始注重品种改良,正在从单纯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所以我想提醒一下准备从事毛皮动物养殖的养殖户,要注意引进优良品种,不能只追求数量和规模,要在养精、改良精子上下功夫,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另外,鹿茸养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一个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好项目。同样的,无论是养梅花鹿还是马鹿,选择优良的品种也是非常重要的,引种前也要仔细考察。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鹿茸副产品深加工滞后,消费市场没有被放大,所以这两年鹿茸市场价格下跌,养殖场压力普遍较大。但长期来看,其市场需求会很大,可以考虑作为长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