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考研热?

人才作为现代化的第一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人越来越重视人才,尊重知识,这是社会进步的需求。然而,愈演愈烈的“考研热”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影响值得我们深思。一、“考研”后果分析1,“就业放缓-考研-再就业”的无奈循环大量毕业生暂缓了考研就业,但这些就业压力累积在一起,会让未来的就业压力更大。压力变大了,没有考上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更专注于考研这条路。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慢就业-考研-再就业”的无奈循环。2.与素质教育相冲突的研究生一般是按分数依次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本科教育中仍然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与素质教育相悖。其实研究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考研相关的课程花的多一点,无关的就敷衍了事。3.巨大的“商机”在考研市场,隐藏着巨大的“商机”。据统计,去年全国研究生47万人,一个考生平均花费约2000元(包括报名费、课本费、辅导费、住宿费等。),即去年约有9.4亿元资金流向“考研市场”。各种学校或民间的心理咨询师,各种辅导资料的作者和出版商,无数的考研辅导班,铺天盖地,蜂拥而至。这给广大考研尚未完全自给自足的考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也成为很多“考研族”的感受。4.陷入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误区。过度追求高学历不仅导致“学历贬值”,还容易陷入认识误区,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过度追求高学历人才,增加了用人成本。而且中国的高等教育还远没有普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还很少。让高级人才从事一般劳动是一种严重的浪费,也让低学历者失去了合理竞争岗位的机会和权利,增加了就业市场的压力。5.不利于优秀人才。一方面,少得可怜的招生指标让很多有志之士扼腕叹息;另一方面,拿到“入学证”的人学习压力不大,研究不够深入,研究生质量难以保证。学历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能力强,因为过于注重专业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而组织、协调、管理、社交、人际关系、语言表达等能力并不是埋头苦干就能获得的,而这些往往是一个人工作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二、“考研热”1的原因分析。逃避就业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加,与就业压力直接相关。在对我校学生的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如果不考研,毕业后会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考研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难是不可否认的现实。考研成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救命稻草”。2.学术追求和学术情结在调查中,很多同学表示对自己的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希望有深入的研究,以便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另外,传统对学历的崇拜也是原因。动力工程学院大一新生小顾说:不仅是他想考研,更重要的是家里人也想让他考研。他带着父母的希望考研。3.社会对人才的总体需求是学历层次高,尤其是政府机关、大型国企、知名外企等。,而且学历要求至少硕士。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甚至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的倾向。要想找到满意的工作,拿到满意的薪水,高学历是必不可少的硬件。4.自我提升有利于就业。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是专科生供大于求,本科生供需持平,研究生供不应求。研究生是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而且拿到硕士学位,就能拿到去大城市工作的通行证。既然机会这么好,为什么不碰碰运气呢?可见,人才的高消耗是未来的趋势。今天的人才市场还是满满的本科毕业生,说不定明天就演变成硕士的天下了,还是趁着年轻,手里多拿一个学位比较好,未来更有保障。文理学院大三学生孟晓说:“虽然考研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是为了以后择业,找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牺牲一点自由也没什么。”5、转专业有些同学考上大学的时候没有上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某个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好。考研可以给他们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农学院的小张说,他现在读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也没兴趣读。他打算用考研的方式重新规划人生,走一条自己喜欢的路。6、晋升和发展高学历的人容易得到晋升,不能说这是一个百分百的规律,但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有些努力工作养精蓄锐的人选择读在职研究生,有些有勇气的人干脆去考研。7.重返校园有些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全力以赴准备考研。他们认为大学毕业后这几年在职场上的辛苦已经让他们觉得很累了,想回校园躲一段时间让身心得到休息。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有一个新的开始。三、如何正确看待考研1,妥善定位相关社会机构和教育机构。要分析预测人才供求,科学设置专业,引导考研热向理性方向发展,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发展。同时,大部分用人单位应重申用人方针,唯数量论,按程度招聘人才,充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调动各级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单位创造或节约财富。“2、仔细权衡自我考研的能力和需求“考研”一定要谨慎,不能盲目跟风,“考研”为“考研”。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考研竞争的激烈和残酷,考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和经济实力考研。相对于容易找到理想工作的大学生,他们更应该尽早就业,增加工作经验,发展自己的特长,工作后通过在职研究生继续深造。3.确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周总理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无论我们如何看待考研,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应该把终身学习作为人生的长远目标。读书、求知、做人,在生命的循环中永无止境,这才是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全力以赴,不断改变自己,超越自己。4.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大学学习是终身学习,是广泛而健康的学习。大学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从天文到地理,无所不包。我们可以沉浸于此,找到自己未实现的梦想,为未来的路铺砖;我们可以广泛狩猎,开阔视野。高尔基曾说:“如果你不断地学习,你就会知道一切。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强大。“学校的各种比赛也是我们学习的机会。如果我们投身于此,我们可以接触到许多优秀的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还可以结交朋友。为什么不呢?在“考研热”的大潮下,如何把握自己人生的舵,关键在于自己。法拉第曾经说过:“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给你报酬。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觉悟和毅力。”大学是个小社会。在这里学会如何学习,是四年最宝贵的财富。希望同学们考研要审时度势,不要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