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英语莎士比亚故居
昨天下午,我在一篇名为《王荣培自述》的文章中得知了王老师去世的消息,内心颇为不安,感叹又一个英语大牛的离去。虽然我一直没有机会见到王先生的尊容,甚至至今也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但我对他略有所知,对翻译前辈有一种敬佩之情。
王先生是我们系主任朱元博士的导师。我在考研的时候,搜索朱老师的相关资料,知道了“王荣培”这个名字。我还知道他曾和朱先生一起翻译过一些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朱老师一直专注于典籍英译,目前正在翻译李渔的作品。据他说,每天坚持翻译几百字,也算是对他遗产的继承。
中国古典文学英译研究会会长王荣培,在中国古典文学翻译和中西文化比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完成了《老子》、《易经》、《诗经》、《庄子》、《魏晋六朝诗三百首》、《孔雀东南飞》、《花木兰》、《陶诗》、《牡丹亭》、《邯郸》等英译本。20年间,毕其功翻译了汤显祖《临川四梦》、《紫笛故事》等5部戏剧,英译《汤显祖戏剧全集》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2014。这是王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把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带给世界,把东方文明的壮丽呈现给所有英语读者。让外国人认识中国的莎士比亚,了解中国戏剧传达的故事。
从事翻译的人都知道,翻译不容易,传达文字背后的文化更难。中国有灿烂的文化和灿烂的文学,但外国人对这些文化和文学的了解程度极低,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优秀作品的翻译不足,制约了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今天,我们再次成为GDP第二的经济大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然而,我们的软实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化输入的步伐远远落后。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中国文化创造了走向世界的新机遇。在经贸建设的舞台上,要靠文化来表演,经贸交流离不开文化的互鉴。我们需要将更多的中国经典翻译成其他语言,让我们祖先的智慧在另一种语言中再次绽放。因此,我们也需要更多像王先生这样的翻译家投身于典籍英译,为文化之火的燃烧推波助澜。
说到这,现实并不乐观。如今,我们的汉语知识,尤其是古代汉语知识,都在下降。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曾指出,中国当代翻译的问题是“母语差”。我们一开始并不能真正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学,又怎么敢威胁翻译传播呢?中文不好可以慢慢提高。只要你用心去做,付出更多的精力,花更多的时间,久而久之总会有好的翻译。只是做这个很难,愿意做的人越来越少,因为文学翻译的市场太小,难度大,报酬低,译者为了生计还得翻译畅销书或者商务文件。文学翻译,尤其是古典文学翻译,现在更像是靠情怀支撑,靠理想维系。没有内心的冲动和外在金钱的诱惑,越来越少的人会染指典籍英译。像王先生和朱先生这样的人是有价值的。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这样的人,我们需要依靠他们的智慧和奉献,把中国的文学和文化推向世界。王先生一生从事翻译工作,也培养了许多像先生这样的学生,传递着典籍英译的火炬,值得我们崇高的敬意!
除了译著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王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也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王荣培开始翻译汤显祖的《牡丹亭》时,已经52岁了。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他请教了当时健在的唐研究大师教授和古典戏剧史专家赵教授。当时,徐朔方已经70多岁了,他从未见过王荣培,但他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写信回复王荣培的提问,讲述了关于《牡丹亭》的全部故事,还为最终写成的《牡丹亭》写了序。王增感慨地说:“正是前辈学者们的鼓励和支持,促使我精益求精,润色译作,决不能贸然前往付梓。”这种精神可能影响了学生时代的朱元。在给我们讲《翻译概论》这门课的时候,朱元老师突然谈起了他翻译李渔作品的经历。他在翻译李渔的《十二楼》时,曾前往李渔的故乡浙江金华、杭州、南京等李渔后来落脚的地方,寻找当地图书馆收藏的资料,甚至找到李渔的后人,希望全面了解李渔的生平,更好地理解李渔作品中传达的意境和情感。译者对作者的生平、性格、作品了解的越多,翻译就会越好,译者和作者之间的* * *声也会得到促进。王老师的这种精神影响着他的学生,也通过他的学生影响着更多的人。是的,当大家都朝着好的方向努力的时候,事情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结果也会随之改变。
王荣培先生一生致力于典籍英译和英语教学,翻译了大量优秀作品,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这些作品像一面张帆,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了贡献。这些学生活跃在各行各业,他们中的一些人接过他手中的火炬,带着共同的愿望继续前进。顾名思义,王先生的一生就像一棵郁郁葱葱的榕树,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一抹绿色,也为后来者带来了一片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