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机的教室体验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每个大学生都至少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手机在大学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带来了一些棘手的问题:近60%的大学生上课每十分钟看一次手机。上课玩手机已经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现在很多大学生上课不带课本,但一定要带充电宝,每隔几分钟就刷一次QQ空间、微博、朋友圈。在课堂上,学生们习惯了“低头族”和“手控”。学生玩得开心,却忽略了老师的感受。面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决。
第一,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学生。
我们学校做得很好。按照小兄弟们的说法,在这一环节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把手机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盒子里。每个人的手机都占据一个固定的位置,方便放取。但是也有一些人拿着备用的山寨机代替,还在课堂上玩。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出台规章制度,将上课玩手机纳入综合考评扣分项目。同时,教师要做好上课玩手机的记录,并加入平时成绩扣分项目,让学生从心理上戒掉“手机”瘾。
第二,俗话说,老师要严于律己。
我大二的时候,我们很“幸运”有赵娟做代课老师,每个人都深感恐惧。赵老师因在课堂上严格而出名。他不能在课堂上交头接耳、说话或趴着。他在黑板上讲课必须看黑板,不能玩手机。手机上课一定要静音,哪怕震动。否则会受到严厉批评,甚至会向辅导员举报,平时成绩为零。这是她第一节课定的规矩,后面的课其实没那么严重。有人不上课就睡觉,她就停下来讽刺这个学生,让他突然醒悟。上课时,有人忘记把手机调成静音,就停下来,盯着学生看一会儿,然后继续讲课。她班上那些不玩手机的同学认真听讲,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期末考试也轻松了很多。她的严厉是表面的,一开始就吓了我们一跳。老师们可以向她学习。
第三,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戒掉这个瘾。
大学生玩手机打发时间。他们在大学期间很迷茫。他们要想真正克服,就必须树立近期的理想去应试学习,为更好的出路增加知识和能力。保持学习,加强自制力,与周围努力学习的同学相比,培养学习兴趣。以前不爱听课,觉得无聊,听不懂,就经常拿出手机玩,聊天,看个视频。然而一个学期过去了,她的成绩已经不如我们班第一个同学了。她上课认真听讲,从不玩耍。她总是在课堂上坐在前排。我一直很不服气。上课想玩手机就看她。在课堂上我一直对她比较认真。虽然我最后的成绩还是比不上她,但我在课堂上已经不怎么玩手机了。面对期末考试或者考研,很多同学把智能手机换成山寨手机,减少了玩手机的次数。目标明确,所以对于那些自制力差的同学,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不能青春常驻,不要在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据悉,20xx 10年,广西师范大学学生会发起了“无手机课堂”的倡议,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积极配合。随后,全区10多所高校* * *倡导推广“无手机课堂”,在全校所有教室和教学楼设置提示,让身处课堂之外的大学生能够心无旁骛地回到课堂,取得了显著成效。“无手机课堂值得提倡。”玉林师范学院思政课陈老师说,“青春留不住。当大学生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争取奖学金,却没有尝试过生活的时候,整天挂QQ,刷微博,逛淘宝,玩网游,做别人80岁还能做的事。他们为什么要年轻?”
引导大学生做好大学生涯规划,从自身改善手机的不合理使用才是最重要的。大学生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和设计,减少人生道路上的迷茫。树立人生理想,规划短期目标,可以丰富日常生活,健康规律地生活学习。当学生总想着玩手机的时候,一定会想到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辛苦,天赋比你高的‘牛人’。他们已经跑到了你只能在晨光中仰望的远方。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强化课堂纪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自5月起,生活学院在20xx级本科生中开展“无手机课堂”试点活动,并向全院学生发出倡议,积极开展“创建无手机课堂,加强学风建设”活动。“无手机课堂”是生命科学学院推进优良学风建设,鼓励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举措。既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讲课的质量,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律。
同时缩短了班级成员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是积极践行西大“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学风的有益尝试。自20xx年9月开始,学院在所有大一、大二学生中全面推行“无手机课堂”,以切实举措扎实推进班风、学风建设,为进一步提升生命学院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强化课堂纪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自5月起,生活学院在20xx级本科生中开展“无手机课堂”试点活动,并向全院学生发出倡议,积极开展“创建无手机课堂,加强学风建设”活动。
“无手机课堂”是生命科学学院推进优良学风建设,鼓励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举措。既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讲课的质量,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律。同时拉近了班级成员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是积极践行西方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学风的有益尝试。自20xx年9月开始,学院在所有大一、大二学生中全面推行“无手机课堂”,以切实举措扎实推进班风、学风建设,为进一步提升生命学院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日前,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从制度层面明确了学生应该学习哪些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低年级,初步感受汉字之美,了解家乡风土人情;小学高年级学生,熟练书写正楷,阅读古诗;初中要临摹名家书法,参加传统礼仪和节日;高中读经典要增强民族自信心;大学阶段深入学习古代思想文化经典。同时,为了给传统文化的学习提供优秀的教师,纲要规定,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鼓励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建立非遗传承人“双向准入”机制,设立技术导师特岗,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设立大师工作室。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在历史延续中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渗透着民族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中国三千多年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以此为基础的传统文化,根深叶茂,百花齐放。近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农业文明逐渐衰落,传统文化赖以产生和长期生长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欧风美雨等西方文化价值观随着现代化的潮流不断融入我们的生活。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迎来了文化多元和随之而来的道德多元,但在热闹的多元价值观背后,我们常常感受到社会心态和文化失范。根本原因是主流文化的缺失导致了主流道德的缺失,人们做出选择更多的是基于情感主义和相对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纳入教育范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渗透“尊老爱幼、尊重人际关系、尊重道德、尊重礼仪”的德育内涵,具有现实的精神培育价值。
因为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很多人眼里,传统和现代显得很疏离。但是,传统和现代应该是齐头并进的,甚至可以说,更好的现代化必须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几代人的选择和积累。真正的中国模式和社会基本价值观,需要对传统文化持有一点敬畏,尊重其价值,但不应该遵循封闭的规则,传承优秀的技艺和理念,在更加开放的现代舞台上更加自信地前行。
“不上手机课”打了谁的脸?对于现代人来说,随身携带手机几乎成了每个人的基本常识。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以破竹之势覆盖市场,丰富的娱乐和社交网络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手机依赖的一员。“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埋头玩手机。”“找wifi就像找组织一样。”各种调侃都是哑巴。
从3月开始,国内多所大学开始倡导“无手机上课”:上课前,将手机调至静音;在指定区域,以达到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的目的。学生把矛头指向手机,认为手机是疏远课堂师生关系、影响学习的“罪魁祸首”。
通过采取“无手机课堂”的方式,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但是对于学习来说,自律是最根本的,尤其是大学生。学生上课的时候,宁愿把头放在手机上看新闻,逛论坛,和社交媒体上的朋友交流,也不愿意认真听老师讲课。有时他们忘记带手机,甚至会感到失望,“这堂课没有他们怎么过?”这时候学生的心思完全不在课堂上。潜台词就是:这门课没意思,我还不如自己找点有意思的事做。如果学生能从课堂本身获得乐趣,被老师身上挥之不去的知性魅力所感染,自然会把听课定义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集中注意力。
年轻一代是在互联网思维下长大的。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手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而是一种长期的生活习惯。特殊手段的“人机分离”难以长久维持。手机只是一个工具,强大的功能也为学习方法提供了多种可能。很明显,“无手机课堂”的目的并不是没有手机,而是针对典型大学学生荒废学业、无所适从的现状而采取的“最后手段”。不管有没有效果,最终都是无奈之举。但我看到的惊喜是,当几乎整个社会都被困在电源插头带来的“娱乐至死”的氛围中时,学生们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带来的危机,狠狠的扇了自己一巴掌,然后用最直接的方式呼吁自律,表达了回归课堂学习的美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