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这部电影的精彩评论
孔子对影片的精彩点评——当孔子仰望天空,俯瞰大地的时候,他的追随者出现了,先是最铁磁性的颜回,然后一堆熟悉的人头晃动,面孔浮现,一群人在尘封的田野里又聚在了一起。看到这里,耳边自然而然响起了一首歌的旋律:
我希望你会记得。
永远记住
我们曾经有
最近的日子
我们追求理想。
历尽艰辛
我们曾经哭泣
我曾经和你一起欢笑。
.......
其实我觉得有点感动。仿佛这首歌就是为他写的。或者,给所有的理想主义者写信。中国人,孔子是第一个理想主义者。
“孔子”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坏,尤其是晚年,发哥的表现更接近于想象中的孔子,颜回之死,太血腥太主旋律,既不符合物理规律(破冰时所有人都被冰洞包围,肯定会崩塌)也不符合孔子的思想(老师让你上来,你就得上来,怎么能不服从呢?)。可能是期望值太低了,所以觉得挺意外的。我以为九点半又是孔子,可能有一半不满意,就赌了,结果又输了。当我看到有人坐在第一排的时候,我知道我又输了。看完《风声》后,我说我再也不去电影院看国产电影了,这次也不例外,因为我用的是朋友的赠票。我恶意推断得到赠票的人不少,而且都是满员。
孔子,中国的耶稣,是我们信仰的来源——不要说你没有信仰。每一个在中国出生、在中国长大的人都是信奉儒家思想长大的。它没有教堂,没有《圣经》这样家喻户晓的书籍,但它在几代人的血液里,它是中国人的DNA。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影响就像圣经对美国人的影响一样大。他们从小就受到影响。我们的伦理道德,当我们面对自己内心的瞬间,其实面对的是儒家思想,这是孔子建立的伦理体系。想想我们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想想那些让我们开心又羞愧的瞬间,你就会明白我说的话了。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几年,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没办法,因为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儒家思想在我的DNA里,我努力摆脱一些荒谬的东西,但还是改变不了一些本质的东西。
几经醒悟,我觉得儒家思想还不错。孔子也是一个健康有趣的老人,他身上依然闪耀着理想主义者特有的光芒——理想主义者是一种随时都有悲情和哲理,令人钦佩的人。现在我们都知道《论语》是孔子之后的人编的,是“断章取义”的自然文本。孔子说这些话,是有语境的,不是孤立的。如果我们搞字面上的原教旨主义,往往具有讽刺意味。古代笑话集里有很多这样优雅的段子,比如“三年不改父遗嘱就是孝顺”,所以贼儿子做贼不改就是孝顺。
考研第一年,我做了一道题目,写了一篇短文解释“教育没有阶级之分”,考研第二年,我写了一篇短文解释“人可以使其不可为而为人知”。这些标点的《论语》可以有多种读法,正好符合政治家对意识形态的定义,并且代代相传。有时候你会发现同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有截然相反的解释。不要做,要知道。人可以造,不可以知;一个是启蒙,一个是蒙昧政策。谁用得好,谁就能当领导。
我们在课本上断断续续学了很多孔子的文章和关于孔子的文章。其实孔子只留下了一部非虚构作品(不管是不是历史作品)《春秋》,和一部编辑作品《诗经》。司马迁说孔子“生于春秋”。在他看来,人得不顾一切地静下心来做点实事。孔子写《春秋》很朴实,隐藏了很多没说出口的话。后来有三个人出来做笔记,于是就有了《春秋三传》,都是用竹简做的。似乎是孔子的遗憾。我们在《春秋》中唯一熟悉的一句话是郑伯可的《段颜瑜》,在《左传》中被翻译成一个100字的精彩故事,人物之间有时间和地点的冲突。到目前为止,我读过郑伯和。
本片大致梳理了理想主义者孔子的一生,是完整的。孔子的性格是干练而迂腐的。他那些老是挂在嘴边的徒弟也挺有特色的,片中的对话也不像其他国产电影那么傻逼。我们所熟悉的故事大部分都被演绎过,如《在陈觉亮》、《紫剑南子》、《鲁兹文》和《柯柯》的演绎都不错,其高明之处在于将《论语》中熟悉的典故铺展成不同的场景。《论语》中有的段落标明了时间地点,有的段落只包含一句话,那么插在哪里都是有意义的,只要是孔子说的,语境符合语境。毕竟谁也不知道孔子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说的这些话。特别喜欢“见南子为子”这一段,我觉得一句话把“好色之人不见善德”和“诗三百”安排的恰到好处。
影片一开始就有国家讨论,自由辩论的气氛有点像英国议会的意思。这个时候的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勇敢地挑战当时社会的常识,采用苏格拉底式的逻辑三段论,推翻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判断和制度。后面的故事大多太蒙太奇了。这部电影主要讲述鲁笔下的孔子的故事。
在电影的开始,一些令人敬畏的人的面孔闪现在我们的眼前:,包和赵继平。。。。负责管理镜子的包故意选择角度,把孔子画得很高。
当然还有第五代女导演胡玫。当我们说起张艺谋,陈凯歌,可能大家都没想到,她也是同一届的毕业生,也参与了《黄土地》的拍摄。有人说她的每一部作品背后都有新的影子,但我不这么认为。在大学里,我看什么新鲜的东西,都觉得他远远不如胡玫。但雍正王朝和孔子都是转曲线主旋律,爱国爱党。也挺让人回味的。我想,在这部电影里,至少《暴政比老虎凶》可以拍得很出彩,至少故事被准确记录了。
还有一个很八卦的意外发现,余品海就是这部电影的主谋——当年,金庸反复权衡,选对了,把《明报》卖给了他。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值得一看。至少我们可以把过去被我们强行灌输的关于孔子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整理出来——如果你还没有全部忘记的话。可以认识几个生僻字——以前看古文,到了《左传》就头大了。电影里你跟着古音、古字,跟着古姓、古名的称谓,可以对古文化略知一二。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白发苍苍的孔子坐在台阶前,手拿竹简昏昏欲睡。他大概是在思考自己波澜壮阔又悲凉的孤独一生,在春风当过精神领袖,也在石头如雨落下的战场上从容击鼓。“道不行则已,人皆知”,但他却奔向黑暗,明知自己不行,为了理想可以放弃任何东西。
最后一幕,孔子喃喃道:好久没梦见周公了,也是真的,因为据记载,孔子晚年爱读易经。即使到了老,他也拒绝接受老子的先天免疫的教义,即使学了易经,他也不相信老子。
对电影《孔子2》的精彩评论。历史上的孔子曾经被困在蔡晨,电影里的孔子,被困在一个平庸的框框里。
作为一部电影,《孔子》是一部过于保守的作品。看了开场五分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摄影,剪辑,一切都是那么平淡。那个翻倒竖起的器皿,仿佛是整部电影的隐喻,告诉我们隐藏在这个看似古老的作品背后,是多么的可怕和直白。
孔子又一次提出了一个永久的问题:如何在银幕上表现我们的文化英雄?
在英雄传记电影中塑造伟人高大形象的方法有很多,最蠢的一种就是让伟人告诉大家他有多伟大。可惜孔子恰恰是这个想法。
影片中的孔子几乎成了重读格言警句的机器,但往往在格言警句讲完甚至开始之前,赵季平的交响乐就迫不及待地提醒大家“注意,格言警句来了”!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座右铭加交响乐”的招数在片中重复了多少次。要不是周润发的台词老练,他早就笑了。发哥伟岸的身材,明亮的眼睛,成了这个贫穷的挡箭牌,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用电影的方式表达伟人,不同国家的电影人各有各的招数,与“画面是国际语言”的假设有些出入。欧美人在给基督或天使拍照时,大多会采取逆光、正面补光的方法,来捕捉这个人“带着神的旨意而来”的力量,背后的强光象征着神的眷顾。这与西方人有单一人格神的观念密切相关。相比之下,在拍摄“神景”时,要利用好浓密云层中直射的光线。自然界中普通的丁达尔现象,在西方人眼中隐藏着天国的意志,仿佛是拯救世界的天使。这些非凡的场景都是既有西方文化背景又有电影特色的手段。它是西方电影一百多年发展的结晶。
日本人不会用这种方法射杀武士。他们关注的多是人物的姿势和表情,以及画面的位置和周围人的背景。这是事物之间非常有趣的对比。在17的电影时期,中国也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赏善惩恶”的美学。简单来说就是你必须用仰角和平光拍好人,必须用俯角拍坏人。光源来自下方。好人站得高,坏人站得低。老观众熟悉这个编码系统。李向阳和猪头队长出现了,没有说话,观众一眼就能分辨出善恶。同时,香港人也发展出了一套拍英雄的方法。其中一个关键要素就是用“时间的特写”——慢动作来展现英雄的力量。在那些日子里,我看了很多英雄电影。偶尔,当我看到周润发没有慢镜出现时,我实际上播放了一些电影。
比较东西方的这种差异将会很有趣。天主教神学家孔子曾经做过精辟的总结。他认为世界上的宗教分为三大水系:欧洲和西亚的“先知宗教”,包括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印度次大陆的“神秘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以及中国的“圣人教”,以儒家为标准版本。西方宗教电影的对象永远不会是上帝本人,而是他在地球上的使者或代理人——先知。所以可以理解为逆光拍摄的效果是专门为背后有上帝的先知们准备的。重点不仅仅是目标人物,还有他们背后的威武风度。东方的“圣人教”讲究人间的德行和礼仪,对神仙之事不能说不,但远离鬼神。日本、大陆、香港在拍英雄的时候都很注重他作为一个人的属性,以及他与他人的关系。而隐藏在慢镜背后的,是东方人对时间流逝特有的敏感,以及“英雄历经风霜不朽”的观念。
从这个角度看孔子,你会发现其背后并没有完整的美学体系。导演除了让发哥真诚面对镜头,说出座右铭,似乎没有一贯的塑造英雄的思路。各种方法都用了一点,但是都没有用到位。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在用平视镜头拍摄孔子,但在构图和场景调度上却毫不起眼,而内景不断的正反场景又让人以为是在看电视剧。如果要说他是在刻意强调“圣人即凡人”,那么“儒道峰会”显然不是,说明导演还是想突出孔子,只是没办法。最可怕的是,连这种“没有风格的风格”都没有保持住。自从季孙思派人欢迎孔子回到家乡后,视听风格顿时大变。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先是在逆光中傲然挺立,炫耀着“英雄”,然后在“神光”的保护下回到鲁。这些明显是抄袭西方电影。之后孔子跪拜老城,第一次用了一个上翘的镜头。你看这,“丧家犬”的崇高理想终于得到故国的认可,是一种褒奖,但饥寒交迫的孔子不也是贵族吗?这种抬头有点势利。
孔子的这个问题,也是中国电影的问题。自从摆脱了“敌人向我倾斜”的革命电影美学,我们就没有了塑造英雄的规则。《横扫西南》等抄袭香港电影的子弹慢动作,效果相当雷。“超级台风”让爆炸水柱从西装革履的领导身后升起,雷点接近雷电级别。《孔子》真的很无奈,所以只是一部电视剧,最后还是照搬一点国外惯例完成的。不水土不服也没关系,反正现在观众已经习惯看好莱坞了。把孔子塑造成《指环王》就好了!
但是,单从孔子出发,我们不禁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更好地拍摄孔子圣人?如何在镜头和场景调度中体现儒家的“中庸”、“礼让”乃至“中立位教育”的思想?用一点慢动作来表达孔子的“不朽”会不会很好?还有别的办法吗?这些都是留给整个中国电影业的大问题。
安二郎在自己的电影中发明了低调、略上翘的视角,被世人视为东方传统风俗习惯在电影界的代言人。但是,一部在传统礼仪之邦拍摄的关于儒家圣人的电影,只能把其他国家电影的刻板印象一片片照搬过来,终究是一种遗憾。这大概就是当今中国的写照——渴望拥抱传统,却还远远没有意识到传统的核心。
这部电影的另一大败笔在于音乐。赵吉平的配乐不能说没有用心,但把纯粹西化的交响乐放在这部定位为“民族史诗”的电影里,就像一首十四行诗插在“国风”里,有说不出的别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风格的配乐成了主旋律电影的好搭档。青藏高原红河谷是这个调,河南人民的好公仆焦是这个调,两千年前的孔子还是这个调,其中偶尔点缀一些时代或地方的音乐元素,就算是“民族化”了。卫国宫里的舞曲,本来是还原春秋文化原生态的大好机会。可惜音乐刚开始,就被宏大的交响乐彻底压制,只留下一丝在包围圈里挣扎的音乐,影片其他部分的配乐也大同小异。已故的“你曹兰”未能挽回败局。没有了可信的音乐,电影让观众相信“就是这个时代”的力量无形中消失了一半。
但这些都比不上情节的疏忽。影片前半部分的紧凑和后半部分的松散一直为人诟病。我觉得更大的问题在于对孔子及其精神的把握。孔子一出现就被设定为道德高尚、思想成熟的中年人,但谁都知道没有人生来就是这样的。对于大部分走进电影院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这在当今中国是无法被假定为众所周知的背景知识的。然而,这部电影的创作者似乎并没有关注它。除了最初反对人祭,影片与儒家思想的社会背景、其在当时的意义、与其他学派的争论、孔子的心路历程都没有任何关系,仿佛他生来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殉道者,儒家思想自然是救国救民之路。这样一个想当然的剧本,从根本上来说是缺乏实力的,属于一个意识形态上过于自信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大陆特色)。因此,有观众质疑“孔子有什么了不起?他不是一个失意的政治家吗?”这并不奇怪。
不客气地说,孔子是用拍“好干部”的思路在拍一个文化圣人,去掉了所有属于思想家的犹豫和彷徨,去掉了思想背后的所有社会基础,只留下他的“人生沉浮”,还有战争和美好。这样的电影,看似现实,其实是神话,再美好,也只是一个无法打动人的热闹事件。
在我的想象中,中国今天拍孔子,以弟子的视角走进这个人物的生活,会更适合现在的观众。用群雄争霸与百姓疾苦的矛盾说“仁”,用暴君越轨与周朝礼仪的矛盾说“礼”,会更好。前者煽情,后者壮观,两者都让影片好看,有深度的思考。总比赌无关的CG战争场景和“浪漫的秘密”好
可惜现在这个时代,无节制,省钱省料才是王道。“正面展现伟人生平”的孔子,从开幕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一个文化事件。至于电影本身,只能说聊胜于无,仅此而已。
据说“孔子”卷入了一场政治阴谋论事件,在网上相见几乎是蔚为壮观。我带着容易被舆论左右的恶意批判态度走进了电影院。看完电影,发现自己终究是个反派。电影中的孔子在现实中也曾遇到过同样的情况——但却成了某些人泄愤的手段和工具,“被误解”的情况不可避免。剧中他依然可以“变心”应对世间的不公与混乱;对于电影之外的体验,他真的是无能为力——“老二弱。”
但这种情况与影片本身却出奇的协调,因为影片中的孔子一直在寻找“知音”,结局却寥寥无几。孔子的故事不是一个圣人的传记,归根结底是一个关于自我认同的故事。《孔子弟子与孔子的关系》和《子剑南子》是孔子的两大部分。无论是弟子还是南子,都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孔子“知己”。悲剧的不仅仅是知心朋友少,而是知心朋友的结局都是死了伤了,都以失望告终。所以这部片子写的是“子见南子”和“颜回救信”。孔子知道南子赏识他,不能留在卫国。明知颜回落水有生命危险,却无法施救——其实是在制造一种对人物的无力感:改变不了现状,也改变不了身边人的命运。
这是影片的另一个主题,也是孔子“无为”的由来。在影片中,年轻的孔子有着远大的抱负。他不认同老子的“无为而治”,而是希望靠自己改变现状。然而,迎接他的却是无家可归,几近迷失,理想主义即将被掏空。电影的最后,孔子的背上穿着白色的衣服,和老子的背几乎一模一样。他终于明白了“不参政”和“无为而治”。“你改变不了世界,你只能改变自己的内心。”影片看似描绘了一个理想主义失败者的绝望与无奈,实则讲述了另一个“豁然开朗”的故事:以“传道授业解惑”、“无为而治”、“有所为”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结尾,孔子死后,包的镜头戳向窗外,一幅平静的画卷正好是这种心态的完美补充。
影片说到尾巴,思路很清晰。从入世到出世,孔子最终希望逃离政治和纷争。在剧中,孔子认识到人生有很多珍贵的东西:师生情、知己情、家情……而党与在野的斗争毫无意义。这也是这部电影相当“中庸”的原因,因为他想表达的是“无为”的价值。由于缺乏具有强烈可视性的激烈矛盾和戏剧性斗争,影片节奏相当缓慢。而原本希望“逃离政治”的孔子也步其后尘,陷入了戏外的“舆论争吵”。这不就是另一种黑色幽默吗?
从表面上看,孔子尽力根据葫芦画来反映历史。其实只是对当下的一种隐喻,依然是最近影视剧的主题:孔子依然在向缺乏信仰、失去“坚持”品质的主流社会说教。所以,即使电影中的孔子流离失所,无处藏身,他依然坚持“寒时知松柏。”人只有通过经历才能变得坚韧,风霜过后才能看清本质。可惜这部电影刻画了孔子的本质,却没有深入描写那些“风霜”和“经历”,以至于影片主题先行,细节匮乏。
但这只是关于电影本身的缺陷。至于阴谋论的攻击者,当然不关心电影本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