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有必要学金融吗?

考研能为你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吗,考研能给你带来渴望的生活吗?

这一两年,我在考研加油站的论坛上留下了一些不经意的话,意外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认可和关注,我心存感激。恰逢考研网五周年,我就把之前在金融版的一些帖子稍微修改一下,希望对有志于金融的同道有所帮助。

金融学考研的意义

先说考研的意义。其实,无论你有什么样的野心,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你都忍不住要向生活低头。说到为什么考研,或者说为什么考研金融,有一个个人价值取向最优的问题。所谓最优的个人价值取向,其实就是如何优化一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也许有人会反驳我的观点,说我们的理想是什么,但有一点你要记住,任何理想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背景下实现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你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专业化任务,只有这样,你才能实现或接近你的理想和目标——你逃不出职业规划的问题。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界定一个人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的最重要的社会评价指标就是他所接受的专业教育程度。可以说,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定位。当然,跨专业、跨专业的成功例子也不少,但更多的是跨行业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在向专业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专业化行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仍是未来专业分工的主流趋势。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夫”。如果你的理想和兴趣真的在于金融行业,而你之前的学历与这个行业有一定距离或相近,那么就选择考研吧。如果你本科专业是金融,想在这个行业有更高的发展空间,那就选择考研。

我不是学院派,更不用说学院派。如果有选择,我宁愿招本科毕业,努力工作的孩子。但是,我不是人力资源经理,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如今,学术热依然是金融职场的一个主流。比较好的金融机构对人员招聘的要求几乎都是硕士以上,名校毕业等等。这种表面的浮华更多的集中在经济发达,金融机会更多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学历和专业成为HR选拔人才的主要指标。毕业的时候参加了招商银行的招聘会。刚交了简历,又被扔回来了。“我们不需要本科生!”当时还挺刺激的。现在想想,其实我供职的投行也在重复这条老路。没办法。人太多了,来不及详细考察他们的才能。为了简化工作程序,减少工作量,我们不得不办毕业证——毕竟在中国,研究生扫街的不多,学历的高低还是能说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知识体系和发展空间的。

对于金融学专业的方向和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未来发展的行业选择——目标行业什么专业方向更符合你的职业发展目标,选择你应该报考的专业方向;

二、未来发展空间的选择——在国内(国外)哪些领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明确自己未来想要工作和生活的领域;

三、未来发展的人际定位——什么样的学校能让你在想服务的行业有更深的人脉背景?毕竟现代中国的校友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其中,我认为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就近原则、专业化原则和发展预期原则。就近原则,也就是你想报考的院校要在你未来想工作生活的区域内或附近,并且在这个区域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你毕业后在这个区域选择工作就方便了。专业化原则,即你申请的院校要有传统上优秀的金融教育积累,最好是财经传统好的金融专业院校或综合性大学。这类机构通常在财经界有一定的校友资源,在专业化上有独到之处,在金融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以后就业有很多好处。发展预期原则,未来职业的定位,是你选择专业方向首先要考虑的。从目前金融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服务专业化和业务多元化。金融混业是大势所趋。所以从目前金融学科分布来看,比较有潜力的专业方向有:公司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场、精算、证券投资等。对于定量分析和微观金融前景,如果有兴趣做宏观方向的研究也是不错的选择。

说到这,考研的意义是什么?个人认为只是一个工具。是你进入一个行业(或一个行业的高端部分)体验另一种人生的敲门砖,是你攀登的阶梯,是你实现个人价值取向的预备阶段。当然,这一切都是从你对一个行业的信心和对其未来发展的乐观开始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连接着整个资金链,地位十分重要。或许这也是很多朋友看好金融专业的一个原因。

金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毕业通常有几个趋势:

一、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国银行境内分行。

2.证券公司,包括基金管理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

三、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四、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

六、中央银行(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

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

八、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在保险方向。

九、国家公务员序列中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等部门;高校财政金融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十、上市(或拟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等。

相关性分析:

1998以来,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高度重视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发展,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银行及相关证券、保险等行业管理机构加大了对金融毕业生的需求,开启了全国统配制度被打破后金融毕业生和研究生的新一轮增量需求。金融行业监管部门的人才措施影响了各自行业的商业。

一、进入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做金融官员应该是金融研究生的首选。首先,我国金融学以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市场宏观调控为基础,专业应用容易上手,政策把握比较到位;其次,在行业管理部门工作三五年再去执业机构,至少能给个中层的位置。其局限性在于:很难进入这些行业的主管部门,可能要靠背景。本科生很难进,除非真的很优秀。

第二,进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了一定的银行经验和专业背景,去股份制事务所或外资银行在华机构的可能性会增加。起初,我的几个大学同学投身于四大国有银行。城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快速发展后,纷纷跳槽,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坚力量。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中层经理,少数人成为了高层领导。城商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灵活务实,论资排辈,使得四大行成为其专业人士的“黄埔军校”,且这种情况仍在延续。虽然有一些四大国有银行留下的官僚习气,但是收入稳定,压力轻,福利水平高,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对女学生。建议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感兴趣的朋友,重点学习商业银行管理、国际金融和货币政策。

第三,政策性银行,如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也是较好的选择,但工作性质与公务员类似,金融业务不突出。都是靠政策吃饭的地方,对个人事业的好处相对于行业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还是比较弱的。如果他们想在金融领域暂时成气候,最好不要选择这样的单位。但目前这类单位的工资水平和待遇都优于商业银行,成为吸引毕业生关注的亮点。

4.证券、信托、基金都是靠风险管理为生,行业存在系统性风险因素。但都是盛世,赚钱相对容易,短期回报高(风险大),按照真正的企业管理机制运作。如果他们想在专业上发展,做出成绩,在这个行业做是一个极好的选择。很多基金经理、投行经理年薪都过百万。难点在于学历的逐步提升。最低要求是硕士学位。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个人投资管理和金融运营能力的要求更高。如果对这些行业感兴趣,可以选择证券投资、金融市场、金融工程等专业方向。如果你是财务管理专业,法律硕士(本科是金融经济),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信托业近期的重新崛起,为金融等专业的毕业生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其大投行的运营策略,使其在用人上奉行“精英路线”。投资界有句话叫“公司80%的利润是不到5%的员工创造的”。上述三种目前的用人思路都在积极“挖墙脚”,这三家公司在金融行业的流动性最强。有志于风险管理、整天出差、常年肚子疼、居无定所的“精英人才”不妨选择这个行业。当然,除了嘲讽,不可否认这个行业给你的回报还是和投入成正比的。建议男同学选择这个行业,应该比较发达。

五、保险公司可以参考商业银行的分析,几年了,有了保险营销和风险管理的经验之后,在国内股份制保险机构快速成长和外资保险机构进入的机遇下,还是大有可为的。精算专业很吃香。社保中心和财务审计部门是养老的地方,比较稳定,不太灵活。当然,想要获得稳健收益的朋友不妨考虑一下,作为一种选择。

六、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类似于政策性银行。目前,它们最初建立的目的和作用正在逐渐消失。融资租赁和担保行业发展很快,可以考虑进入。当然,如果你有银行、证券方面的经验,进入这个行业应该会比较成功。

七、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经验也可以,而且横跨证券行业两条线,然后要有发展的立足点。如果你全程做好了“IPO”的准备工作,对你以后的职业生涯会更有利。对财务和行业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你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八、大专院校,研究所是有志于做学术的同学的首选。显然,我就不多说了。

扩展(经济法专业)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成就,21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当然,事物的发展方向是向前的,道路是曲折的,有些弯路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如此,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经济关系错综复杂,民商经济立法日新月异。同时,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中的各种经济关系也在变化、调整、发展和推进...

因此,在金融行业,对法律专业人士和金融专业人士的需求大大增加。很多银行都设立了法律事务部,负责相关债权纠纷、产权变动、订立经济合同、金融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法律咨询和管理。但金融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习后,其复合型人才在金融行业的优势明显。这时,一个教育项目JM(法律硕士)已经成为了很多金融经济学。这是一个既懂金融又懂法律的高级人才。由于工作需要,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以及一些以投行业务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对具有经济、法律双学位或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极为青睐。

在很多国家,行业监管部门和政府机构对这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已经体现在其每年的人事招聘考试的资格要求中。

证券公司研究部门由于行业研究和政策研究的双重需求,对工科背景的JMs需求很高。另外,根据我这两年对国内基金和基金经理的调研,现在有近30%(甚至更多)的基金经理拥有法学硕士、博士头衔,本科学历多为经济学、金融学或工程学。当然,文科学位更容易获得是有原因的,也确实有人在获得法学专业研究生后成长为业内精英。

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与法律的密切关系是这种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和根源。从经济发展对社会专业化的需求来看,未来民商经济领域的律师在经济金融领域的作用日益扩大,这也是近年来金融经济专业毕业生涌向JM、思考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论

1.相对于金融专业学生数量的增加,国内金融行业对金融专业毕业生(本科和研究)的需求近年来呈下降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对金融专业本科生的需求上。由于金融研究生人数的增加,以及金融行业对金融本科实用性的质疑,导致本科需求下降,而研究生需求增加。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会计、金融类专业的需求有所增加。从2000年开始,超过了对金融毕业生的需求,对金融本科生的需求逐渐消退。

二、法律、计算机信息类毕业生进入金融行业拓宽口径。上面已经详细介绍了法学研究生的情况,这里就不多说了。大量引进计算机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其实与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一点在证券公司更为重要。如果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出现问题,那将是一场灾难!这样,一大批计算机专业人员加入了金融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财政学、法学、金融学、计算机专业考研报名人数逐年增加,反映了一定阶段国家个人收入调节机制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情况。毫不夸张地说,这四个专业的蓬勃发展,与金融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00年以前,整个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收入水平是全国所有行业中最高的。今天的职业冷热分化是从1995-2000年间的经济景气开始的,收入水平无疑是职业分工的隐形指挥棒。1995之后网络火热,金融信息化建设加深了人们对计算机信息专业的看涨行情,从行业到收入水平再到专业化分工。你不相信吗?事情就是这样。现在,当年积累的劣势已经体现出来,出现了人才饱和、分工不对称的大局面。可以预见,未来10年,金融、计算机专业需求疲软;相比之下,法律和金融仍有改进的空间。当然,这里我讨论的是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趋势。

第四,既然上天给了人才,随它去吧录用了!,关键是要相信自己。专业不是现在制约一个人发展的瓶颈。在一个现代化的投资银行中,甚至有一半以上的人是非金融经济金融专业人士。他们有不同的专业,包括机械,通信,物理和法律。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相信自己,不服从命运,努力的人!这样的人,无论是本科、研究生还是海归,专业在这里都说明不了什么。其实他在大学里学的东西和我们的工作实际太脱离了,根本无法复制和使用,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最重要的显然不是专业,而是对一个职业、一个行业的热爱、激情、勤奋和坚持。这才是最重要的!在此,希望考研加油站的各位朋友努力工作,自强不息!

我们到此为止吧。以上的分析或评价主要是基于我在金融和考研等方面的经验。可能不够全面准确,也可能有遗漏或错误,但很明显,如果能对你有所启发,就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