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学院概况
学校位于武昌南湖。现占地1000亩,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现代化的教学和生活设施体系完善。校园里有美丽的鲜花和优雅的环境。在校学生人数65438余人+0.3万人。教职工近千人,其中专任教师709人。有高级职称及以上教师246人,研究生学历教师396人。
设有信息科学与工程、机电及其自动化、城市建设、外语、经济管理、新闻与法律、艺术设计等7个系,以及基础科学系、电工电子教学基地、思想政治理论系。39个本科专业分布在信息、机电、土木、经管、语法、艺术等6个学科,有数控、光信息、通信、网络、新闻通信、模拟审判等58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2008年9月,中国大陆首家台资企业人才培训基地成立。图书馆拥有122.810000册中文纸质图书和32730GB电子图书。
武昌首义学院倡导“以人为本、关爱师生、确保质量、大胆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科学定位,以“核心价值观与专业核心能力有机统一”为目标,不断提炼“注重育人、坚持因材施教、加强实践创新”的办学特色,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工程建设体系。2012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坚持开放、国际化办学,引进国际优秀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模式,通过联合办学、联合课程、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与美国及台湾省开展广泛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武昌首义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全员聘任制,财务预决算制度,学年工作目标考核,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同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办学投入机制,为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截至2015年7月,学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45000多名毕业生。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部分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其中近1000人被外交部、水利部和省市机关聘为公务员。
每年有2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香港、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地的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部分专业录取率高达50%。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近千人获奖无数,其中全国比赛一等奖30余人,省赛一等奖60余人。在被誉为“中国第一考”的国家司法考试中,法学专业学生一次性通过率连续几年超过40%,超过国家规定的普通高校20%的标准。
历经15余年,学校已率先走在中国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前沿。2006-2065 438+05连续十年位居全国一流独立学院(五星级应用型大学)排行榜第一;还荣登“中国五星级民办大学”榜首,获得“海峡两岸四地最佳民办(私立)大学”美誉。
历史从这里经过。校园原为清末陆军第三中学堂,也是武昌新军骑兵、炮兵部队驻地。当时有700名热心人士加入武昌首义的主力军,因此这里成为辛亥革命的发源地之一。1913即民国二年,章太炎先生为纪念武昌首义的丰功伟绩,传承辛亥革命精神,撰写了《武昌首义宣言》,倡导创办大学。抗日战争时期,为培育和弘扬民族英雄主义精神,宋庆龄先生煞费苦心筹集资金,邀请辛亥革命家、书法家余先生题写武昌首义大学校名。1946,辛亥学者李义东写了一篇长文,呼吁建立一所纪念型、研究型的武昌首义大学。
辛亥革命的武昌首义是一座让全世界炎黄子孙敬仰的精神丰碑,在全世界华侨华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神圣、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2010 11 10月辛亥革命百年论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之孙、辛亥革命先驱黄伟民先生,邀请美、京、苏、鄂、湘、粤等地的辛亥革命后代齐聚南湖,呼吁并报名成立武昌首义大学。
辉煌的历史赋予武昌首义书院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博大而丰富的历史内涵像不竭的泉水滋润着这片古老的土地。20世纪初,中国革命两大主流国家创办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也设在武昌,其中武昌首义书院现址是校址之一(7月15日汪精卫兵变后,学生被迫休学转往武昌南湖,1927)。1927年春,国民政府迁都武汉,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正式更名为中央军政学堂,被称为“第二个黄埔”,从而成为培养近代国民革命先驱的“中国将军摇篮”。学校已经举办了黄埔六期到八期。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次招收第一代女兵和第一批女学员,共213人。2月1927日,宋庆龄、、吴、和董出席开幕式。黄埔军校前后有潮州分校、武汉分校、长沙分校。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建立了南昌、洛阳分校,其中武汉分校规模最大,影响最大。据1936出版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记载,“武汉分校规模不亚于黄埔大学,有男女学员和入伍学员6000余人,实际上是中国革命武装力量的大本营”。许国的许多人才在这里汇聚,成为闪耀中华民族世纪银河的杰出人才。这片无所不能的古老土地,将为武昌首义学院的未来勾勒出现代大学文化的符号和坐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武昌首义学院将继续担当起教育的责任和道义,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新世纪浩然正气的创新精神,用无尽的飞跃,敲响时代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