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心得:考研政治大题(分析题)如何复习处理

分析题的考查是做好答题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分析题的设计越来越灵活,但再灵活也总有对应的考试知识点,不会超出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所以,如果分析题提出的问题不是很清楚,首先要花大力气看这个问题要考哪一章哪一题。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完成了答案的一半。

为了理解分析题的意思,就是要仔细看题干提供的信息。要“仔细看”:首先是仔细看分析题的介绍,比如下面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材料,比如下面关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材料,下面关于中国收入分配的材料。这句话其实已经定义了这个问题的范围之广,这是第一。第二,要认真看材料。现在的题往往是单料或者双料。2004年,两个题都是双料,很少有材料是三料以上的。我们必须明确材料之间的相似性以及相似性中包含的信息。第三,要细看资料来源,尤其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如王明著作、陈独秀著作、毛泽东著作等。名字一出,其实他的观点基本就出来了。第四是仔细看问题,问题要有关联。不要只看一个问题,把这些问题都联系起来,一个一个看。

再比如,有一年哲学出了一道关于闻一多的题目,说闻一多曾经写过一个数2+5=?起初,学生们不知道该问什么。后来闻一多又问。学生回答2+5=7。闻一多说,2+5=7在数学上是自然的,不可辩驳的,但在艺术上,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马奔腾》的画给学生欣赏。图中前面两匹马,后面五匹马,给人一种万马奔腾的感觉。这样的事情最后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既然数学领域的2+5=7是牢不可破的,为什么艺术领域的2+5=10000也是可能的?如果孤立地看第一个问题,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这个问题问的是什么,觉得很难。如果把第二个问题联系起来,就好解决了。在设计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其实是想在第二个问题中给第一个问题一些提示。第二个问题是:正确处理认知活动中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于科学创新的意义是什么?显然,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理性知识和非理性知识的。2+5=7是理性知识;2+5=10000是艺术想象和非理性认知。所以要先明确题目,再来回答。不要孤立地看一个问题。把整个题目的问题看完再逐条回答,因为后面的问题往往包含了前面问题的信息,命题也包含了一些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