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考研是为了什么目的?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前所未有,这也影响到了研究生,研究生学习的目的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一个新的问题凸显出来:读研究生就一定要热爱研究吗?谁读研最好?为此,聚集了一些正在读研的大学师生。请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希望能给11准备考研的同学一些启示。第一,研究生一定要热爱研究吗?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答案是:不一定。有的人一开始爱研究,爱追求知识,后来就不爱了;有的人一开始不爱,后来爱了;有的人从头到尾都爱;有些人从头到尾都不爱。我相信这四种人最终都可能成为更成功的研究者和学者。第一种人,从爱研究变成不爱研究之后,在职业生涯上可能就没有别的选择了。为了谋生,他们至少要工作一天,保持最起码的研究状态,尽最起码的责任,有时还很可能有好的发现。第二种人,一开始可能只是来拿个文凭,慢慢发现研究有意思,有收获,然后就对研究产生了热情。选择继续做研究为职业后,他们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做出好的研究成果。第三种人,自始至终热爱研究,中间可能会有一些疑惑,但是否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并不仅仅取决于态度。第四种人,从来不爱研究,深陷其中(家庭传统,父母逼迫,为了追求一个女孩等。).只要他做事认真,有一天遇到一些重要的问题,他突然就找到窍门了。即使第二天因为对生活绝望而自杀,他也很可能留下一些重要的研究发现。所以,爱不爱并不重要。关键是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须能够达到最起码的职业标准。——王鸿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提高你的研究能力”我认为研究生应该热爱研究。研究生阶段是本科阶段的延续,但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本科阶段基本是通识教育,被动接受基础知识;在研究生阶段,要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从培养研究生能力的角度来说,研究生需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它不仅需要导师的指导,也需要研究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即使研究生以后不从事学术工作,这种探索和研究也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所以研究生要从事并热爱研究,只有在研究中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吕勇,北师大博士生。3.“不爱不代表失去了考研的价值。”在研究生扩招、个人选择和社会需求的综合作用下,读研并不意味着以后一定要做研究。所以我的观点是,做研究生不一定要热爱研究。读研究生不代表要做研究。就算做研究也不一定要爱(当然爱是最好的)。对于研究生来说,不爱并不意味着失去读研的必要性或价值。一个原因: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将来都会投身于研究。原因二:从统计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本科教育成为大众化教育,研究生教育也开始向学历提升阶段过渡。不只是想在一个方向“做研究”;“做研究一定要热爱研究吗”是另一个问题,比较适合已经有兴趣做研究的人。这两者不应该混淆。——《山东大学学报》第四版编辑魏海正。“读研是一种多元化的选择”在当前的经济社会背景下,读研是一种多元化的选择,相反,我们应该摒弃读研是为了纯研究的观点。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读研应该成为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学校和专业的巨大差异,研究生学习的动机和结果也是不一致的。比如一个考上清华的博士,初衷可能是为了工作,但是良好的环境培养了对研究的兴趣。我觉得读研是一个机会,一个发展和定位的机会。假设你在读研期间会综合衡量自己。如果你真的在某些方面有研究能力,并且热爱,那么你就会从事研究。你一定要限制读研,热爱研究,这可能是一个过时的误解。当然要提倡读研期间努力学习完成学业,这是必须的。研究生是提升大学基础,形成创新研究思路和方法的能力,是研究生要掌握的能力。——周江苏科技大学辅导员、徐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五、“不一定要热爱,但要做到最好。”我的观点是,你不一定要热爱研究,但你要做一个有资格说自己是研究生的研究生。经过两三年的研究和生活,你有什么让别人羡慕的地方?是深入分析一个问题,写出一篇理想的论文和报告,还是组装实验设备,严格完成实验。用自己的能力扫除疑惑,证明自己可以读研究生,而不是坐在路边咖啡馆笨拙地讨论问题。我觉得这就像不喜欢当屠夫,但是屠夫却要宰杀牲畜。写论文和做项目是让别人明白你在做什么的主要方式。虽然不爱,但是一定要尽力去做。——刘海鹏,中南财经大学研究生。6.“考研是一个社会现实问题。”研究生不一定要热爱研究,因为研究生毕业后有两条路:深造和就业。如果你是追求深造,一定要热爱研究才能对得起自己;如果是就业,那只是学历教育,这也是社会现实。另外,精英教育是金字塔形的,只有少数人做研究,大部分人还是专注于直接的社会生产和劳动。如果大家都忙着搞研究,谁来养活社会?这不是古希腊,奴隶帮着做家务。——刘苏里,山东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硕士。7.“考研需要做研究的能力。”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想读博士,就要打好基础,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如果打算工作,正常完成学业,扎实写论文也是可以的。由于现在的教育体制,真正能做科研的人很少,能做出成绩的人就更少了。考过的研究生有几个是真正有研究能力的?我给你举个真实的例子。我的本科同学,公认的最有哲学天赋和悟性的人,考试考得一塌糊涂,被踢出了研究生,最后都去咨询了。——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段碧。8.“爱是一种态度。”我们要把爱情当成一种态度,需要在现实中奔跑。任何一个考研的人都说自己根本不喜欢读书,这大概是没有道理的。但这种好学的心能保持到什么程度,不仅仅取决于个人,因为作为社会人,不可能无视现实和别人的看法,这些压力会逐渐在无形中影响到个人。所以,如果你的内心越来越现实,你可以不爱研究。对于喜欢或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喜欢的人,要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毕竟,学习是你以后安身立命之本。之所以要报一个热情的态度,是因为不管你喜不喜欢,你的时间和精力都已经花在里面了。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在没有能力改变或者没有勇气改变之前,强迫自己去爱的心态。这也会成为你在以后的就业中被别人评判的标准。研究生不爱研究,其实最后可以上升到一个人一生的层面。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东西。我之所以不能爱,是因为变数太多。不是有句话叫“事在人为,命在天定”吗?虽然有宿命的味道,但道理很简单。有这个心,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去做事情,这样,至少,不会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陈愉,云南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我觉得只要热爱生活就可以读研。首先,因为研究生不仅要了解我的研究生,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科学的态度和研究方法,这在现代社会是很有用的。现在说一个人是学者,就是说他有科学态度,掌握研究和思考的方法,有理性的洞察力。如果一个人在研究生阶段就能获得这些技能,形成这些态度,获得这些能力,难道不会提高生活质量吗?其次,现在很多学校开始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一些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把研究能力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需要聪明、高效、灵性地学习和思考。最后,国家培养研究生是出于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考虑,但我们学生不能只“服从”制度,还要结合自身特点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肖凯。10.“读研需要定位。”我们在争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看似观点混乱,其实是混淆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研究生学位的定位。比如有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比如教育硕士、工程硕士、法律硕士、MBA等。,不一定强调研究方面,更多的是实践方面。另一种是外部社会导向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大多数人选择读研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这其实从某个角度已经偏离了研究生培养的初衷。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