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不可逾越或思想上不可逾越的障碍和干扰,导致无法实现自己的动机和满足自己的需要时的紧张状态和消极情绪体验。可见,挫折应该有两层含义:客观地说,挫折是指导致动机和需要失败的障碍和干扰,即挫折事件或挫折情境;主观上,挫折是指个体因挫折事件或情境而产生的焦虑、沮丧、挫折、厌倦等消极情绪体验,即心理挫折或挫折[1]。心理挫折完全是一种主观感受,与人的挫折承受力密切相关。

第二,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大学生挫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既有来自学校的,也有来自学生自身的。

1.学校中的问题

(1)注重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目前,许多高校对挫折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学校更注重大学生的中考率、及格率、就业率的提高,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大学生的情感、人格、意志等心理素质的培养。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挫折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机构,但往往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2)注重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忽视对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目前,许多高校将挫折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方面,但他们所做的工作大多局限于帮助他们应对当前的困难和心理问题。很多大学生都接受过挫折教育,但在以后经历其他挫折时,仍然无法勇敢面对,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这往往是因为忽视了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忽视了积极心理品质的长期培养。从根本上说,只有注重培养大学生乐观、自信、勇敢、坚韧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大学生才能勇敢面对任何挫折,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可以说,只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是挫折教育的根本。

(3)在应对挫折时注重灌输陈述性知识,而忽视程序性知识的传授。

目前高校使用的挫折教育手段大多局限于挫折教育课程、挫折教育讲座、心理挫折学生辅导和海报宣传。这些方法都重视关于应对挫折的陈述性知识教育,如“什么是挫折”、“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如何积极应对挫折”,而忽视了关于应对挫折的程序性知识教育,如“应对挫折的实用技能”、“面对挫折的聪明技能”,使挫折教育成为一句空话。"

(4)心理咨询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大多数心理咨询中心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宣传不够。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学校还有这个机构,或者不知道心理咨询中心能给他们提供什么帮助,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可以求助。另一方面,很多同学对心理咨询心存疑虑,害怕一旦被其他同学知道,会误会自己有心理疾病,不到万不得已根本不会去咨询。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跟宣传不够有关,导致那些问题学生得不到及时的干预,他们的心理问题会不断升级。

2.学生自身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学生是挫折教育的主体,但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缺乏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遇到困难时,要么退缩,要么被动等待,无法主动调整自己,也无法向他人寻求帮助。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丰富挫折教育的内容

(1)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

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迅速摆脱痛苦,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和希望。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是耐挫力坚实稳定的基础。20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思潮是关注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主张用积极的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心理问题。

(2)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确立合适的目标。

大学生的很多心理挫折,都源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或者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例如,一些学生不顾条件的限制和自身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不足,为自己设定了过高的目标和抱负水平。他们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无法顺利实现目标,从而遭受不必要的心理挫折[2]。因此,通过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可以避免因盲目追随、崇拜或嫉妒他人或因目标值过高而造成的心理挫折。

(3)注重对高危人群的挫折教育。

主要指大一新生、毕业生、贫困生。大一新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由于在大学里手握强手,他们曾经的光环和优势不复存在,自信心和自尊心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容易出现心理挫折。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当他们考研、考公务员或报考失败时,往往会感到沮丧,产生心理问题。贫困生,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而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是大学校园里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

2.拓宽挫折教育的途径

传统的挫折教育包括心理咨询、各种讲座和宣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面对新的形势,我们也应该探索一些大学生喜欢的新方法,特别是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技能训练的方法,使挫折教育真正发挥有效作用。

(1)开展心理剧活动

通过角色扮演,大学生可以将自己内心的心理冲突和不良情绪呈现在舞台上,以此来发泄情绪、消除压力,并将自己掌握的应对挫折的陈述性知识在实践中发挥、体验、运用,使这些知识转化为技能,增强自己适应环境、克服危机的能力。

(2)开展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的很多内容都是对自我的挑战和超越。当参与者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程要求时,可以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巅峰体验。因此,通过开展拓展训练,大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身潜力,增强自信心,克服心理惯性,锤炼意志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

(3)建立大学生心理自助组织。

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引导学生成立心理社团,动员大学生参与其中,互相帮助,以“朋辈顾问”的身份解决学生中的各种简单心理问题,形成心理自助互助机制。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也能快速成长。建议在班级中成立心理委员,以观察员、宣传员、心理健康维护者的角色深入班级,及时了解信息,尽早进行危机干预,减少心理事件的发生[3]。

(4)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

心理咨询中心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让更多的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求帮助,让心理咨询中心真正运作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心理咨询中心还应为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全面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提供咨询和干预。另外,还可以开通心理热线,为那些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的同学提供一个空间。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适度的运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是非常必要的。人承受挫折的能力主要来源于实践。遭受逆境的人越多,就越能有效地适应环境。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为学生营造挫折情境来锤炼学生,如新生军训活动、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志愿者和志愿者活动等。这些活动往往需要大学生克服一定的困难,付出大量的艰辛才能完成,可以使他们体验劳动和生活的艰辛,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锻炼和增强他们应对和克服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4.引导学生建立强大的自我社会支持系统。

当一个人遭受挫折时,能否从周围环境中得到同情、安慰、理解、鼓励、支持和帮助,将直接影响到个体能否承受打击,或者打击后能否迅速恢复。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建立和发展自己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老师和工作团队,在必要时给予自己足够的心理支持,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总之,大学生挫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的整体配合与协作。要提高挫折教育的有效性,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提高心理咨询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或者把挫折教育渗透到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做好这项工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