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怎么复习?
第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是客观的,一切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包括独立于人的意志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不是指真理本身是客观事物,也不是指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指它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第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本质上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主义反映论是一样的。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主张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的形式”和“社会组织的经验”,大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就是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等同于真理本身。他们的共同错误是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一元论是指教育学在特定的认知对象中研究的真理只有一个,不会因为主体认识的差异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知活动中,由于主体的认知角度和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差异,人们对同一客体的认知结果往往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观点不同的人都有道理。无论如何,对于具体实践中的具体认识对象,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具体认识对象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这就是真理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第一,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着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就是承认绝对真理;第二,就人类认知的本质而言,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接近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所以,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必须承认绝对真理。第三,从真理的发展来看,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所以承认认知发展的无限性,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有三层含义:一是在广度上,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个范围和方面的正确认识,需要拓展;第二,从深度上来说,只是对某些事物在一定程度和层次上的近似正确认识,还有待深化;第三,从过程来看,只是对事物某一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需要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个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作为真理,只要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就是绝对真理,永远不能被推翻;就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是相对真理,需要不断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在于相对真理,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粒子;另一方面,绝对也有相对性,绝对真理是通过相对真理来表达的,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所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绝对真理就没有相对真理,没有相对真理就没有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一个从相对到绝对的无止境的过程,任何对真理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们获得的每一种真理知识都是绝对真理的组成部分,是通向绝对真理的阶梯。是在以前的实践和认识中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是进一步走向绝对真理的起点;它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间站,也是从相对向绝对转化的关节点。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一个从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与人类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是一致的。人类的思维,根据其性质、能力和可能性,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思维的至高无上,也就是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每一代人乃至每一代人都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和生活的有限性的限制,思维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相对的。人类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至上与非至上、无限与有限的对立统一,决定了真理是认知和思维的结果,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认识到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也要反对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当作永恒的教条。这种绝对主义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和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任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怀疑和诡辩。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死教条和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两种错误倾向。
真理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在内容上,真理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各种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概念和原理组成的理论体系。真理的具体性包含以下内容和要求:真理是综合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客观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重合,受条件制约,随条件变化而变化;没有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是抽象的,没有意义的。黑格尔曾以雨为例说明真理的具体性。抽象而简单地说好或不好,都不是真理。久旱逢甘雨,说雨下得好是真理,因为符合客观实际;如果连续下雨,说雨下得好不是真理,反而成了明显的谬误。
三。人们认识和实践中的真与伪,成功与失败。
真理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相对接近绝对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与谬误作斗争并克服谬误的过程。真理和谬误是并行不悖的,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谬误。因为真理和谬误取决于知识的内容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所以真理和谬误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认识,是对立的。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存在于比较中,没有真理就没有谬误,没有谬误就没有真理;真理包含着一些错误的方面或将来会暴露的因素,谬误也隐藏着将来会暴露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但超过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相互依存和斗争,是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真理无限发展的重要方面。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勇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导致失败。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把不利条件变成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化失败为成功。
精致的练习
1.选择题:以下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汉代的杨雄说:“万物不同,故悬于天;人若惑,皆圣人也。”此视图()
a坚持真理的客观性。b是对真理的主观看法。
c是实践的真理观。d实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2.谬误是指()
A.大多数人反对的认知b .与权威意见不一致的认知
C.与自身利益不一致的认知d .违背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的认知
3.真理一元论认为,对于某个对象()
A.只能有一种理解。b .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C.正确的理解只能获得一次。d .正确的理解只能通过一种方式获得。
4.有两种说法:“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A.这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B.两者都揭示了真理的主观性。
C.前者否定客观真实,后者揭示认知主体的差异。
d前者揭示了认知主体的差异,后者否定了客观真理。
二、选择题:以下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或错选不计分。
1.冥王星一直被称为第九大行星,但目前科学家发现冥王星没有资格充当第九大行星。这一事实表明()
A.真理是相对的。
B.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不确定的。
C.永远不会有绝对的真理
D.了解旅游管理考研的重复性和无限性
2.下列关于真理客观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客观实在性。
B.真理的客观性表明真理不是主观的。
C.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特征
D.真理的客观性表明真理是绝对的。
3.下列关于真理相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理包含错误,需要被纠正。
B.真理是对世界事务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大。
C.真理是抽象的,需要具体化。
D.真实是对事物在一定程度上的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
4.关于真理的绝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承认客观真理,就要承认绝对真理。
B.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意味着承认绝对真理。
C.认识到认知发展的无限性,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D.没有绝对的真理。
答案分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分析这个问题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客观性。
考生在做这类文言文命题时,需要充分理解题干的意思。这个题目的意思是,一切都是复杂的,最终由天决定;很多人有很多看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最终由圣人决定。这种以天、圣人来判断一切事物和舆论的标准,实际上是以天、圣人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否定真理的实践检验标准,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不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所以不选选项A,选项C中提到的实践真理观认为有用的就是真理,与本题的意思不符。杨雄的观点是事物和认识的判断标准,但没有谈到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选项D错误。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2.答案d
分析这个问题的知识点是:谬误的概念。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谬误恰恰是与客观现实和规律背道而驰的认识。选项A和选项B都属于从唯心主义角度出发的主观真理观,选项C属于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实用主义真理观。所以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d。
3.答案b
分析这个问题的知识点是:真理一元论。
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种元真理。所谓元真理,就是对某一事物和现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否则就是“公道自在人心,女人有理”的多元真理论。这个问题应该说不难。有些考生可能会因为不熟悉真理一元论的问题,难以确定正确选项而丢分。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4.答案c
分析这个问题的知识点是:真理观。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指对同一客观事物有多少种看法,就有多少种真理,而不管是否符合实际。它认为客观真理不止一个,这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人的认识是有主观差异的,这些不同的认识是否有真理,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承认人的主观性和认识上的差异,不等于否认客观真理。不要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确”混为一谈。选项A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否定客观真理,而选项B是错误的,选项D和选项A的错误是一样的,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否定客观真理。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二、选择题
1.回答ABD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真理的相对性、实践检验真理的不确定性、认识的重复性和无限性。
这个题目通过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提出了一个命题,说明真理是相对的,因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就是实践,也是不确定的。真理是正确的认识,人的认识是重复的、无限的。选项c本身就是错的。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D。
2.回答CD
分析这道题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第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真理和物质一样,本身就是客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绝对性的含义之一是指真理的客观性。所以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D。
3.回答BD
分析这个问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从广度上看,真理是对事物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深度上,真理是对事物在一定程度上的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选项A是错误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不能说真理包含错误。选项c也是错的。真理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所以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D。
4.回答ABC
分析这个问题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意义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理,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就人类认知的本质而言,我们可以不受计算机考研的限制,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接近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如果我们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就真理的发展而言,无数相对真理之和构成绝对真理,认识到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就必然认识到绝对真理。
所以,承认客观真理,就要承认绝对真理;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就要承认绝对真理;承认认知发展的无限性,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选项D本身就是错的,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