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专业课?

园艺专业需要学习的课程有哪些?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遗传学、土壤学、昆虫学。

专业课:园艺植物育种、蔬菜栽培、果树栽培、花卉栽培、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园艺植物病理学、专业外语等。

园艺和绘画关系不大。园艺用的多,植物学用的多,简单,其他的基本不用。

我是园艺专业毕业的。

你想从园艺中学到什么?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源生物化学、有机化学、遗传学、土壤学、园艺植物育种、蔬菜栽培、果树栽培、花卉学、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园艺植物病理学、昆虫学、专业外语等。,园艺和绘画关系不大,学园艺没什么问题。

园艺专业考研考什么科目?

园艺专业考研科目为全国统考科目:英语、政治、园林设计、园林综合理论专业课一、专业课二;复试学校不一样,你需要查看考试学校招生简章的具体规定。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18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1或203日语

③615景观综合论

④802景观设计

(3)园艺专业专业课延伸阅读:

园艺的主要课程:

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生化、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园艺植物育种、园艺植物栽培、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气象学、微生物和植物病因学;

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物生物技术概论、分子生物学概论、计算机农业应用、园艺作物育种、园艺作物栽培、设施园艺、园艺商品学、园艺产品采后与营销等。

园艺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掌握园艺场(园)规划设计、园艺作物栽培、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商品化等技能。

4、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有关园艺植物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信息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网络园艺专业

园艺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7学分,课时126,一学期。

果树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适合果树栽培技术的学习者。它以北方果树栽培为主要内容,适当引进柑橘等南方果树。要求掌握这些果树的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生产概况、种类和品种、生物学特性、育苗造园特点、整形修剪技术、栽培管理技术、部分果树的山地栽培和旱作技术等。苹果、梨、葡萄、桃、樱桃、杏、枣、栗子、核桃、猕猴桃、草莓、橙子、枇杷和野生果树。本课程7学分,课时126,一学期。

花卉栽培可分为生产栽培、观赏栽培和标本栽培等。本课程以生产栽培为主线进行介绍。因为花卉的生产和种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课程内容以露地花卉(包括一年生和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岩花和水生花卉)、温室花卉(包括一年生和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半灌木花卉、木本花卉、兰花、蕨类植物、仙人掌和多肉植物)、草坪植物和地被植物、盆景艺术和干花的制作为基础。本课程7学分,课时126,一学期。

蔬菜栽培学是一门总结蔬菜生产和栽培基本知识和技术的课程。目的是引导将要从事园艺生产和管理的技术人员掌握和了解蔬菜栽培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

本课程突出栽培知识和技术,根据蔬菜的分类介绍生物学特性、种类和品种、栽培管理技术和种子生产技术。本课程6学分,学时108,一学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花卉等园林产品的贮藏原理;水果、蔬菜、花卉的收集、分类、包装和运输;主要保鲜技术;水果和蔬菜加工的基本知识;速冻保存;水果和蔬菜的制糖和罐装技术;蔬菜的腌制和浸泡技术;果蔬汁加工技术;水果、蔬菜和花卉的干燥技术;插花技巧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果蔬、花卉采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保鲜贮藏的技术和方法,介绍园林产品的加工方法,从而合理利用原料,获得优质的园林产品,达到高效、高产、低耗的目的。

园艺专业有哪些课程?

园艺学主干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生化版、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园艺植物育种、园艺植物栽培、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气象学、微生物与植物病因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物生物技术概论、分子生物学概论、计算机农业应用、园艺作物。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职业前景

本专业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果树和蔬菜的育种、栽培和生理的理论和技术。与其他农业产业相比,园艺产业具有更高的劳动密集度、技术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度,在产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

职业特征

解决园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需求,应强调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园艺新品种选育和优质安全产品生产中的应用,强化园艺产业的旅游和生态功能,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园艺有哪些课程?

必修课

植物学

农业科学基础化学

土壤肥料科学

遗传和育种

植物害虫控制

农村经济与管理

现代园艺设施

园艺入门

计算机应用基础

选举的

果树栽培

栽培花卉

蔬菜栽培

园艺产品的收获后处理

森林栽培

景观规划与设计导论

细节

//ke。/view/146208

园艺专业开设哪些课程?

文化含量

专业核心能力:果树(蔬菜、花卉、食用菌等)生产、开发、推广。).

主菜

素描,色彩,素描,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传统道德。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数学、化学、英语、植物生产环境、花艺、蔬菜栽培、果树栽培、植物病虫害防治、遗传育种、园林调查、田间统计、组织培养、园林树木、园艺产品营销、园林企业管理、植物造景、设施园艺、选修课。

艺术观察,摄影,书法,文学,经济法概论,各国园林观察。

职业特征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果树、蔬菜、花卉、食用菌。

职业方向

就业方向:园艺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部门。

园艺专业应该开设哪些学科?

主要科目:园艺

主要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生化、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园艺植物育种、园艺植物栽培、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气象学、微生物与植物病因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物生物技术概论、分子生物学概论、计算机农业应用、园艺作物育种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植物学

本课程4学分,课时72小时,其中电视课45小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有:形态解剖学:植物细胞和组织、植物种子、根、茎、叶、异常营养器官、花、果实、植物果实。植物的基本类群:藻类、真菌、地衣、蕨类、苔藓、被子植物等。被子植物的分类: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特征。植物生态学:生态条件、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后续课程:植物病虫害防治、遗传育种等。

农业化学

本课程6学分,108学时,其中电视课25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和掌握与农业专业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在农业中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解;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化学概述;酸碱反应和酸碱滴定;沉淀反应和沉淀滴定;配位反应和配位滴定;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分光光度法;PH电位测定法;农业生产中重要离子的定性分析:有机化学导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有机化合物的空间图像:碳氢化合物的重要反应;卤代烃、醇、酚、醚的重要反应;醛和酮的重要反应;羧酸与胺的反应;与农业和医药有关的糖、氨基酸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功能。

本课程后续课程:土壤肥料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遗传育种学。

土壤肥料科学

本课程6学分,学时108,其中电视课27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学和肥料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土壤的固体物质,土壤的孔隙度、结构和可耕性,土壤的水、气、热状况及其调节,土壤的吸附、酸碱性和缓冲,土壤的形成和分布及几种低产田的改良,植物营养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作物氮营养和氯肥的合理施用,作物磷营养和磷肥的有效施用,作物钾营养和钾肥的合理施用。

农业科学基础化学。

遗传和育种

本课程6学分,学时108,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遗传育种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实验方法,为解释和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建立和实现育种目标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了解国内外育种的成就和发展,具备推广和培育良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介绍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三定律、染色体变异、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基因工程、基因突变、数量性状的遗传、近交和杂种优势、细胞质遗传、群体遗传等。第二部分介绍育种的内容,包括育种目标的确立、种质资源、植物繁殖方法、引种、选育、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品种审定与推广、计算机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农业科学基础化学和植物学。

害虫防治

本课程6学分,学时108,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各种植物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措施。

课程的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植物病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农药及其使用。病害防治部分包括植物病害的概念、病原、病原的致病机理和变异、植物传染病、非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水稻、小麦、棉花、蔬菜和果树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害虫防治包括昆虫概述、生物学特性、昆虫的形态和生理、昆虫分类、昆虫与环境、水稻、小麦、棉花、蔬菜和果树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农药及其应用包括农药的分类、剂型、影响药效的因素、分类、杀虫原理、主要农药介绍、意义、杀菌原理、使用方法和主要杀菌剂介绍。

先修课程:植物学、农业科学基础化学。

农村经济

本课程5学分,90学时,其中电视18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农村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课程主要内容有:农村经济和农村经济管理的功能、任务、原则和方法,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农村经济形式和管理方法,产业结构,农村资源管理,农村科技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流通与市场,金融与分配,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村现代化。

园艺设施

本课程5学分,90学时,其中电视12学时,开设一学期。

我国农业将向设施农业方向发展,设施的应用首先在园艺作物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园艺设施的选择与布置、建设投资计划的制定、温室的建造与环节调节设备、无土栽培装置以及区域能源的利用。

本课程介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生产中使用的设施类型,设施的规划,小气候(光,温度等)的调节。)设施中,新型照明保温材料,设施中的各种装置(CO2施肥装置、小型耕作、嫁接、节水灌溉等机器),以及各种设施的结构、性能、设计和施工。

园艺入门

本课程8学分,学时144,其中电视课27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既能为园艺专业的学生打下专业基础,又能为园艺生产者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和生产水平服务。要求学生掌握园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园艺植物的分类、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生长、发育与环境、园艺植物的繁殖、品种改良、栽培技术、保护地栽培、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园艺产品的采后处理与贮藏、园林艺术和园艺产品市场。

园艺专业九门主干课程

主要科目:园艺

主要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生化、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园艺植物育种、园艺植物栽培、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气象学、微生物与植物病因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物生物技术概论、分子生物学概论、计算机农业应用、园艺作物育种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本课程4学分,课时72小时,其中电视课45小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有:形态解剖学:植物细胞和组织、植物种子、根、茎、叶、异常营养器官、花、果实、植物果实。植物的基本类群:藻类、真菌、地衣、蕨类、苔藓、被子植物等。被子植物的分类: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特征。植物生态学:生态条件、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后续课程:植物病虫害防治、遗传育种等。本课程6学分,108学时,其中电视课25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和掌握与农业专业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在农业中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解;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化学概述;酸碱反应和酸碱滴定;沉淀反应和沉淀滴定;配位反应和配位滴定;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分光光度法;PH电位测定法;农业生产中重要离子的定性分析:有机化学导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有机化合物的空间图像:碳氢化合物的重要反应;卤代烃、醇、酚、醚的重要反应;醛和酮的重要反应;羧酸与胺的反应;与农业和医药有关的糖、氨基酸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功能。

本课程后续课程:土壤肥料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遗传育种学。本课程6学分,学时108,其中电视课27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学和肥料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土壤的固体物质,土壤的孔隙度、结构和可耕性,土壤的水、气、热状况及其调节,土壤的吸附、酸碱性和缓冲,土壤的形成和分布及几种低产田的改良,植物营养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作物氮营养和氯肥的合理施用,作物磷营养和磷肥的有效施用,作物钾营养和钾肥的合理施用。

农业科学基础化学。本课程6学分,学时108,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遗传育种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实验方法,为解释和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建立和实现育种目标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了解国内外育种的成就和发展,具备推广和培育良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介绍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三定律、染色体变异、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基因工程、基因突变、数量性状的遗传、近交和杂种优势、细胞质遗传、群体遗传等。第二部分介绍育种的内容,包括育种目标的确立、种质资源、植物繁殖方法、引种、选育、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品种审定与推广、计算机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农业科学基础化学和植物学。本课程6学分,学时108,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各种植物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措施。

课程的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植物病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农药及其使用。病害防治部分包括植物病害的概念、病原、病原的致病机理和变异、植物传染病、非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水稻、小麦、棉花、蔬菜和果树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害虫防治包括昆虫概述、生物学特性、昆虫的形态和生理、昆虫分类、昆虫与环境、水稻、小麦、棉花、蔬菜和果树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农药及其应用包括农药的分类、剂型、影响药效的因素、分类、杀虫原理、主要农药介绍、意义、杀菌原理、使用方法和主要杀菌剂介绍。

先修课程:植物学、农业科学基础化学。本课程5学分,90学时,其中电视18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农村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课程主要内容有:农村经济和农村经济管理的功能、任务、原则和方法,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农村经济形式和管理方法,产业结构,农村资源管理,农村科技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流通与市场,金融与分配,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村现代化。本课程5学分,90学时,其中电视12学时,开设一学期。

我国农业将向设施农业方向发展,设施的应用首先在园艺作物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园艺设施的选择与布置、建设投资计划的制定、温室的建造与环节调节设备、无土栽培装置以及区域能源的利用。

本课程介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生产中使用的设施类型,设施的规划,小气候(光,温度等)的调节。)设施中,新型照明保温材料,设施中的各种装置(CO2施肥装置、小型耕作、嫁接、节水灌溉等机器),以及各种设施的结构、性能、设计和施工。本课程8学分,学时144,其中电视课27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既能为园艺专业的学生打下专业基础,又能为园艺生产者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和生产水平服务。要求学生掌握园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园艺植物的分类、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生长、发育与环境、园艺植物的繁殖、品种改良、栽培技术、保护地栽培、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园艺产品的采后处理与贮藏、园林艺术和园艺产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