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学院的确切地址在哪里?

1.赤峰学院在哪里?赤峰学院地址为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迎宾路1号。是2003年4月16经教育部批准的多学科综合性本科院校。

赤峰学院简介赤峰学院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赤峰民族师范学院、赤峰教育学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赤峰分校、赤峰卫生学校、内蒙古幼儿师范学校合并而成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2008年,赤峰艺术旅游学校并入赤峰学院。学校位于著名的“红山文化”发源地内蒙古赤峰市,至今已办学60余年。

学校总占地面积1112亩,规划面积1800亩,建筑面积23.38万平方米。其总资产为6543.8+004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为6543.8+052万元。拥有各种专业实验室、实训室、计算机中心、数字化校园网、体育馆、多功能厅、博物馆、剧院等现代化教学科研设施。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208万册,电子图书61.6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3个。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完善。目前内设机构43个,其中党政行政部门16个,教学辅助单位4个。有蒙古文史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建筑与机械工程学院、医学院、口腔医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实践学院。

学校设有文物、博物馆、教育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开设55个本科专业和部分高职院校。专业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学科,部分专业有蒙汉双语教学。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3123人,其中本科生11665438人,专科生65438人,研究生68人。还有来自塞内加尔、加纳、苏丹、埃塞俄比亚、乌克兰、肯尼亚、美国、纳米比亚、卢旺达、坦桑尼亚、赞比亚、巴基斯坦等107个国家的留学生。形成了专业-本科-科研-留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区招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供热供气方向)、口腔医学、临床医学、蒙医学4个专业实现了一本招生。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991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任教师141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8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9人,博士学位教师123人,硕士学位教师494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2.26%。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4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自治区草原人才工程人选6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一、二级人选6人,“11”。

学校以建设高水平赤峰大学为目标,以建设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为办学定位,大力培育以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为代表的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优势学科,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体系。其中,历史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点,专门史是自治区重点培养学科。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等9个专业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为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自治区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8口腔修复学、电磁学、蒙语修辞学等课程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学校对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影响力。

学校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为重点,深化学分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构建“尊德、打牢基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和研究生录取率稳步提高,就业工作多次受到自治区教育厅表彰。

学校科研氛围浓厚。“十二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完成科研项目7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5项,省部级项目430项。获得国家、自治区、市级奖励的科技成果1,91,实用新型专利157多项,发明专利8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817余篇,学术专著和教材518部。学校现有红山文化研究所、契丹辽文化研究所、西拉木伦沟文化研究所、农业科学研究所、蒙古学研究中心、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等22个研究机构。拥有红山文化与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内蒙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创新研究实验教育基地、蒙东城市群建设研究中心、内蒙古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内蒙古特殊教育中心等6个自治区社科研究基地。拥有高电压相功能材料实验室、内蒙古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人类遗传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等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草原人才”工程产业创新创业团队。学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新泽西州肯大学、韩国湖南大学、英国拉纳克郡新学院等29所国外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十二五”以来,学校坚持“融入赤峰、服务地方、突出特色、转型发展”的办学理念,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实力逐步增强,发展日新月异。2011,学校作为新一轮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第一个被评估的高校,顺利通过评估,入选全国高校推进先进典型案例基地建设。同年,学校被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要人才培养工程”——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单位,开展培养硕士研究生试点工作,填补了自治区文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空白。2013年,学校实施国家奖学金基金委员会ISEC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有效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2015年,学校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突破口,实现了单个专业一次招生。2016年,学校凭借率先转型发展的显著成绩,被确立为全区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同时被列为全国100所“产教融合建设规划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之一。2065438+2008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新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被批准为教育类、文物类、博物馆类硕士学位授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