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通行证

在去年9月发布的《2015研究生招生工作规定》中,有复试一项,明确指出了考研“破格复试”的相关内容。原文如下:

第五十三条。公共* * *科目成绩略低于国家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有突出成绩的考生,可允许参加第一志愿报考单位的第一志愿专业复试(以下简称第一志愿报考单位复试)。

优先发展基础学科、硬专业和国家急需但生源相对不足的学科和专业。对于合格志愿生源不足的专业,招生单位应积极做好调剂工作,不得单纯为了完成招生计划或保护某一志愿生源而降低复试标准。合格生源充足(含转学生)的招生专业一般不再复试。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得调剂。

条例一出台,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这个政策特别给对公共课不自信的考生和同等学历有工作经验的考生加了一份保险。

然而,在2015考研成绩出炉,分数线划定,复试通知发出后,很少有学生在复试后拿到“及格”。

之前有报道过,有的考生专业课成绩优秀,英语过线,政治只有1。当他们联系目标院校时,医院表示“我们学校没有破例录取”。

这种情况不只存在于一个学院。据统计,今年有超过六成的招生单位没有开通复试通道,复试后成功录取的考生寥寥无几。

“不正常”难以标准化是被冷落的重要原因。

《规定》中,专业课优秀,公共课“略低于”国家初试基本成绩要求。“优秀”应该如何定义?专业课140分的学生很优秀,那么138分的学生不优秀吗?每个专业课的难度都不一样。部分专业课成绩120,那么如何与其他专业统一标准?略低一点的缩写是什么?少一分略低,两分三分算吗?

这样的疑惑使得条例中的标准模糊不清,难以执行,也没有明确的指标定义。对于那些公共课未过线的优秀考生,高校无法以具体标准给予其复试资格,这也涉及到考试的公平性和各种运气因素,不乏可操作性。所以这应该是大部分高校今年不复试的重要因素。

考生不要心存侥幸,集中精力复习,争取普考。

虽然有复试的相关规定,但执行的机构寥寥无几。可见,对异常的复检虽然给予了一定的保护,但并不是救命稻草。

在复试没有规范之前,至少近几年考研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各科过线,不要因为这个规定而心存侥幸。

不管什么原因,公* * *课的复习都很重要,过线就是其中之一。经过不懈的努力,也能成为拉开总分的利器。很多专业的专业课差距很小,而公共课* * *课可以拉开10-20分的差距。所以考生不要因为公* *课是弱项,就对复试期望过高。

相关阅读:

200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二)模拟试题及答案

如果你对考研有疑问,不知道考研中心的内容怎么总结,不了解考研报名的地方政策,点击最下方咨询官网,免费获取复习资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