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文科生。我考研靠什么?
在大学校园里,一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考上研究生!所以这些同学早早就开始准备,从进入大三,大二,甚至大一的时候就开始未雨绸缪。
他们认为,越早准备考研,时间越长,胜算越大。其实,笔者和身边人的亲身经历证明,这是一个误区。
备考时间过长不仅容易过早进入疲劳期,也不利于知识面的扩大。充分高效的考研复习和备考时间的长短没有必然联系。俗话说“效率就是生命”,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相反,长时间的准备会导致过早进入疲劳期,到考前165438+10月和65438+2月的时候,如果你处于疲劳期或恢复期,你之前的努力就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准备得太早,因为他们想在指定的教材上花更多的时间,以便领先于他人。但这种花费大量时间“专心”于几本教材的做法,本质上是应试教育的体现,限制了学习视野,不利于新知识的拓展;考研不仅考察专业知识的深度,还考察综合知识的广度,所以早早把指定教材研究透彻是远远不够的。
有些科目过早开始准备很容易浪费资源。这主要体现在政治和专业课的复习上。政治考试大纲每年都在变,无论是命题方向、命题重点还是热点难点问题,可以说每年都是一样的,更不用说时事题了。专业课是学校独立命题,主观性强,易变。不仅每个导师的命题风格难以把握,而且同一位导师每年的主要方向和研究重点都不一样。对于这些科目的备考,只有及时把握最新动态并加以研究,才能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如果打持久战,会造成人力、财力、时间的浪费,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无用功。笔者的一个同学,从大二开始,花了很多时间复习某师范大学的专业课。结果两年后连指定教材都改了,她只好从头再来。
可见考研的准备并不是越早越好。关键是平时要培养自己的能力,积累知识。同时,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合理安排复习准备,一般在大三暑假进入前期准备和整体规划阶段。当然,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另一回事。
第二大误区:考研辅导班越多越好。
现在各种各样的考研辅导班让人眼花缭乱,一头雾水。这些辅导班都有强化班、打卡班、点班,都说请了名师,命中率90%以上。结果有些同学不知所措,最后干脆一口气报了四五个。这个辅导班报了政治,那个辅导班报了数学,又报了强化班和冲刺班,心想:反正有益无害,多多益善,不就是多花钱吗?
真的是这样吗?是不是报的课越多越好?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辅导班太多容易导致身体疲惫,影响整体复习进程。现在各种考研辅导班一般都是每年暑假开课。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坐的观众席里,从早上7点到下午6点进行持续的强化训练。而且必须早上五六点起床,赶到指定地点。十几个小时的强化训练,相信你都头晕乏力了,更别说同时报几个辅导班了。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身体疲惫,影响整个复习过程。
其次,辅导班报多了,容易产生依赖性,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如果有的同学报了政治的全程辅导班,认为自己不用费心去学政治,只是把老师说的背一遍就行了,从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整体全面把握和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如果参加过多的辅导班,就容易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成为被动接收和记忆的机器,不利于知识的真正吸收和掌握。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上辅导班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切都要建立在我们扎实的准备上。报班只是复习过程中的一个补充,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起到答题和提炼重点难点的作用。辅导班是万能钥匙,越报越好的想法,是你思想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第三大误区:厚此薄彼,只关注“重点”
在考研人群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评论:“我什么都不怕,就是学英语的时候头疼!”这几个月打算专攻英语,我就不信考不上!”“我觉得政治是最简单的,不要只上辅导班,然后把重点背下来就行了。关键是数学,我觉得大部分时间都要花在上面!"
据笔者了解,考研中持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害怕”某一科,或者鄙视某一科,厚此薄彼,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自己的“重点”上,认为这样才是最好的取胜之道——这是考研复习过程中必须防范的另一个误区。
要走出这个误区,必须明确三点:
第一,4-1=0的规律不仅适用于高考,对考研同样有效,忽视四科中的任何一科都会功亏一篑。而且对于考研来说,总分和所有科目都要求过线的录取标准(国家或你所报考学校指定的录取分数线),这就让这个公式更加严谨,更有说服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主体都是不可轻视的,他们的地位同样重要。身边总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唉,我总分过线了,政治差两分!”这种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徇私枉法造成的悲剧,可以说每年都会上演。
第二,学好一门学科不代表可以轻视它。当然,有些人确实在某些科目上有天赋,学得比一般人好,但这不应该成为鄙视它的理由。一、长时间凭借自身优势忽视一门学科,容易形成过于自信和自大的心态,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往往会导致“阴沟里翻船”。第二,只有充分发挥优势学科,才能“取长补短”,提高总分。
第三,突出“重点”不等于忽略其他。对于劣势科目,在备考过程中作为“重点”重点关注无可厚非,但绝不能有失偏颇。突出“重点”,时间是保证,但效率是关键。攻克一门课程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这种长期而单一的强制训练下,人的精神很容易进入疲惫状态,更不用说效率下降。真正强调“重点”,应该是在兼顾其他学科的基础上,在时间和精力上只稍微向“重点”偏移,将“重点”和“非重点”相互调整,合理安排各学科的时间分配,做到学习态度上的“一视同仁”,时间安排和精力分配上的“重点”。
第四大误区:“见导师”就能保证成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由此可见,认为只有多打听报考学校的信息,想办法面见导师,得到导师的口述,才能保证考研成功,是不科学的。
的确,在某些情况下,注意收集报考学校的信息,往往能事半功倍,但其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也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如果把它当做考研成功的关键,无疑是夸大了它的有效性。我们只想获取一些信息,走一些捷径,却忽略了全面扎实的整体复习和准备,这是本末倒置。
也有人认为,遇到导师是考研成功的保障。一般来说,持这种想法的人认为,见导师有两个作用:一是想从导师那里得到一些“指导”,也就是让导师透露一些考试重点什么的;二是在复试前和导师见面,希望导师在面试时留些情面,以免最后一刻被刷。事实上,这些想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导师不可能对你“特殊照顾”到违反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的程度,他对任何人的“指导”只能是宽进宽出,是“一视同仁”。另外,一般学校复试测评分为口试、笔试、面试三部分,所以只在面试中拿高分是不够的。况且大家的面试成绩一般都是几个老师说了算的,绝不是一个导师能决定的。所以通过见导师来赢得复试是不可行的。
总之,这种误解的根源在于忽视了内在的作用,即没有认识到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素养是一切成功的保证,任何外在的推动力量只有在具备自身素质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第五个误区:自己考研和就业同时忙。
每年的165438+10月和65438+2月,大学校园里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争分夺秒地复习,准备明年的研究生考试;同时隔三差五跑一趟招聘会,想赶上年前各单位的招聘高峰,找个好工作。这些学生认为只有“两手准备”,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一旦闯入这个误区,“两手准备”就很容易变成“两头竹篮打水”。
这是因为,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研,都是一个需要统筹规划的系统工程,不是你坐几天自习室跑几场招聘会就能搞定的。就考研而言,一般包括初始准备阶段、综合复习阶段、重点巩固阶段、最后冲刺阶段等几个时期。每个时期都需要全心的精力投入和一定的时间保证,任何一个时期的中断或放松都会对整个复习计划产生影响。所以如果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对整个复习准备都是不利的,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找工作也是一样:先做一份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的简历,然后收集各种媒体的招聘信息,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行市场调研,认真准备面试等。,而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个都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只有制定一个全面的计划,我们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所以考研和求职的“两手准备”也胜算不大。
其实考研和找工作并不矛盾。关键是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事实上,除了年底的招聘高峰,次年的2月、3月、5月都会有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所以,笔者的建议是:备考期间,全心全意准备6月5438+10月的考研,新年过后,考试成绩出来之前,全心全意找工作。这样的“两手准备”是万无一失的良策。
不要担心错过找工作的好机会,只要你准备好了,机会随时会出现;不要担心研究生考不上怎么办,因为有时候为了成功你要付出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