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到期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个人总结?

我也是一个想考金融入学考试的学生。下面两个例子是在网上找到的,我觉得挺好的。希望他们能帮到你。

一、自我介绍

本人211西北某校工科专业毕业。因为不太喜欢自己的专业,同时又对金融很感兴趣,所以考了跨专业的金融。考虑到金融联考的公平性,我决定参加金融联考。第一年(2006年)我报考了南开大学,但是没能上线。后来我报了一个研究所,在研究所呆了不到一个星期。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

二。本文的目的

刚备考金融的时候,苦于没有指导,很难,走了很多弯路。所以现在想把自己两年备考积累的经验写下来,希望对跨专业考金融学的人有所帮助。本文针对的是那些本科没有经济或金融背景的考生,当然也可能对那些非跨专业的考生有所帮助。

三。浅析金融联考

从2002年到现在已经六年了。金融联考经过六年的发展,各方面已经逐渐成熟,题型也逐渐稳定。1.从整体方向来看,2002年的试题以理论知识为主,2003-2005年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06年短暂回归理论,2007年回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调整了现实比重。应该说,联考的出题风格走上了注重理论基础但兼顾实践的道路。2.从各年的考题难度来看,2002年因为是创编,所以比较容易,只侧重于简单的背诵。2003年到2005年,难度逐渐加大,所以这几年联考分数低,2006年容易回归纯理论知识,所以今年分数高。2007年的考题是最平衡的一年。调整后整体结构兼顾了理论和实践的考察,难度相对适中,区分度较好。3.从试题分布结构来看,入学考试最初侧重于经济学和宏观金融学的学习。近年来逐渐加大了对微观金融的研究,最终形成了经济基础、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三分天下的格局。

总的来说,相信今年的试题会延续2007年试题的风格,难度不会调整太多,试题分布会保持稳定。所以建议考生不要过多考虑试题的因素,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识的掌握上。

四。推荐信息

这里推荐的资料是根据金融联考大纲给的。这些书或参考资料都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有最好的解释或与大纲最一致的知识点的资料,所以在我看来是最有效果和针对性的,也是相对最好的答题资料。信息分为必要信息和补充信息。所谓必备资料,就是我作为金融联考备考推荐的最基础的复习资料,涵盖了联考的大部分知识点。补充资料是在基础复习资料之外,有时间有精力可以看的资料。看这些资料可能有助于你对大纲的知识点有更好更深的理解,不看也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经济学基础:

要求:教材《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西方经济学练习指南》,尹伯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补充: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等主编。

微观经济学,平迪克等人编辑。

国际金融:

必修:《国际金融》教材,马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国际金融》,姜波克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练习题《国际金融学习指南》,姜波克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补充:朱主编《国际金融》,厦门大学出版社。

货币银行业务:

必修:《货币与银行学》,胡庆康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习题《货币银行学辅导》,胡庆康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投资科学:必备:金融市场科学》教材,张宜春、郑振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投资》,刘洪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补充:金融工程,郑振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咨询材料:

必修:《金融联考复习指南》,聚英教育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金融学联考专题复习,聚英教育出版,厦门大学出版社。

金融联考模拟试题,聚英教育出版,厦门大学出版社。

(以上材料部分标题可能不确切,但基本信息相信是有的。)

动词 (verb的缩写)准备过程

下面结合以上信息描述准备过程:

1.基础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熟悉金融联考要求的范围,了解金融的方方面面。这个阶段的复习最好不要应试,因为联考的范围很广,考察的知识点可能涉及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让你有一个很好的视野,在答题和作文的时候可以融会贯通,不至于机械的照本宣科,而这种融会贯通的能力可能是拿高分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多注意理解经济金融的内涵。建议认真看书,以了解书中所有知识为最好。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是国内经济学比较好的入门书。既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基础知识点,又强调了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态度。不管他对西方经济学的评价是否正确,这种理性的思考态度是值得学习的。同时,这本书的结构和知识覆盖面也基本符合大纲。建议仔细阅读。最好能自己画出或推导出书中的图形和公式。看完之后,你应该能在心里勾勒出章节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反复阅读加深理解。这本书看两三遍不为过。

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和平迪克的《微观经济学》是国外比较好的初级到中级过渡的教材。西方经济学,范围更高,更广,让你看完之后对经济学会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国外学者写的书也一直是深入的,出版的,有大量的例子。有时间的话可以拓展阅读,相信会有收获。

掌握基础知识后,可以尝试做一些练习。尹伯承的《西方经济学习题》是一套综合性的习题。在联考之初,宏观和微观的计算题在这本书里都有参考,足以说明这本书的影响力。书中的选择题和计算题建议认真做,直到完全理解为止。一定要做到,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其他部分有时间也可以看,是一些不同系统不同于高本的知识。了解经济学在各方面的应用是有帮助的。

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学》这本书是最符合联考大纲知识体系的。大纲中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这本书。这本书并不复杂,涵盖了所有的知识点。建议仔细阅读。同时,它的学习指南里有大量的练习,重点应该是简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其他的可以跳过。这本书的原标题曾经出现在入学考试中。

这本由钱老和马主编的国际金融领域的书,是一本比较好的书,也是南开在国际金融领域实力的体现。大纲国际金融部分的很多表述都出自这本书。该书结构清晰,简洁流畅,具有一定的深度。初学阅读可能会很难,但坚持下去可能会豁然开朗。建议仔细阅读,有不懂的地方尽量弄清楚。

姜波克的《国际金融》也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整个书体系和钱老的书不一样,正好可以互补。这本书的学习指导里有很多练习,很多都是考试的重点练习。答案写的很详细,可以作为答题时的参考。

在投资学领域,张宜春、郑振龙主编的《金融市场》是国内优秀的教材。全书结构清晰,既详细阐述了基础知识,又涉及到小额信贷这一前沿领域。建议仔细阅读。同时,这本书后面的习题是投资学里面最适合的习题。直到最后阶段,小微金融的计算题还是要作为练习材料,一定要自己做,仔细琢磨答案。这本书的课后习题答案可以在网上下载。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并没有将大纲中的所有知识点都包括在内,所以刘洪中的《投资学》和郑振龙的《金融工程》是有益的补充。

基础阶段强调的是稳固和耐心。对于跨学科的考生来说,进入金融领域,所有的知识都是全新的。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习那些专业的学生几年内学完的课程。一开始肯定会比较难。也许有很多知识你没有理解透彻,同时也没有人可以指导你,你无法与人交流,但你必须坚持下去。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可能会觉得豁然开朗,同时要注意比较阅读。一个知识点在一本书中可能显得很模糊,但在另一本书中可能就很清晰了。也要注意好的阅读方法。读完一本书,一定要对整本书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要尽量自己整理书的结构,把书读薄。有时候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细节会很神奇。

总之,基础阶段是最难的阶段,也是考验人的阶段。我们必须对所有的知识点都有透彻的理解。扎实的基础会让你在以后的复习中如鱼得水。基础薄弱会让你对知识点是什么只有模糊的概念,最后在冲刺阶段陷入死记硬背,效果大打折扣。

最好在暑假结束前完成整个基础阶段,否则会对后面的复习造成不利影响。

2.强化阶段

在开始强化阶段之前,金融联考的考试大纲应该已经公布了(一般是7月份公布)。这时候可以买聚英出版的金融联考大纲和复习指南,进行强化阶段的复习。

复习前最好先接触一下真题,因为接触真题有助于对考试的写法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这样复习的时候,可以和某个知识点产生一些联想,大概就能估算出这个知识点的给出方式。

强化阶段的复习要应试,联考要求的每个知识点都要认真复习。大纲中的所有知识点都会在复习指南中一一阐述。在阅读复习指南时,如果遇到不清楚的知识点,一定要重读一遍书才能理解。整个复习指南应该都很熟悉了,有时间尽量多看几遍。复习指南后面的练习很有参考价值。建议认真做,一些思考问题要仔细考虑。这些题的方式非常接近真题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复习指南对所有知识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但并不意味着这些解释就是最好的答题材料。所以强烈建议对照之前的书,总结大纲要求和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写下你认为最好的答题材料。这些笔迹将成为你冲刺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阶段最好在11月中旬结束,不要晚于11月底。

3.冲刺阶段

强化阶段过后,你应该对知识点有了很好的理解。这时候你就需要做一些题目来深化,查漏补缺。同时对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也要有针对性的准备。聚英有专门的复习本,会总结一些热点难点,还有一些好的计算题例子,可以作为针对性备考的基础资料。市面上的模拟试题来自厦门聚英、上海金诚、中石化出版社。有时间的话可以买下来做。问题不多,但要精确。尤其是计算题,出题方式有限,这些模拟题上的计算题会涵盖大部分题型。同时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准备要非常细致,大纲中要求掌握和掌握的知识点一定要准备充分。基础阶段提到的笔记应该是背诵的重点,这些系统背诵的材料会成为你答题的重要依据。

4.书本之外的学习

部分考题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之外,还要关注实际问题。联考考察的现实问题更多的是宏观经济和金融热点问题,所以要对国内近几年的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有所了解,大概知道理论界对这些问题有什么样的认识。这里推荐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这两份报纸每期都要仔细看可能太贵了,但是你可以把重点放在那些宏观的热点问题上,尤其是那些著名学者对某个问题的总结分析,因为你可以借用他们的观点作为回答简答或论述题的素材,最好做些笔记以备后用。

不及物动词金融联考学校分析

以下是我根据这两年接触到的资料,对联考学校特点的分析。可能有些偏颇,读者可以自行判断。

复旦的难度是所有学校中最高的,也是所有联考学校中就业和出国前景最好的。复旦每年招的人少,但是报名的人很多,所以竞争最激烈。继复旦之后,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上财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也有类似的困难,各有特色,下面分析一下。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自

继王亚南经济研究所成立后,厦大经济学院向高水平研究中心迈进了一步。厦大的录取操作相当透明,报考人数相对较少,性价比较高,厦大校园很漂亮。缺点是要学三年(但对想做研究的人来说是优点)。上蔡地处中国经济中心上海,所以就业前景很好。自田国强进入财经学院以来,上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在课程设置上走在了前面。缺点是属于专业学校,不属于34所独立院校名单。中山大学在华南地区享有盛誉,在金融方面独树一帜。对于那些对华南地区就业感兴趣的人来说,仲达大学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浙大和南大的财务影响比上述高校略大,但浙大和南大是国内非常好的综合性大学,资源丰富,就业形势好。

南开大学在金融领域一直有很大的影响力,在金融研究方面也有很深厚的基础。南开的金融专业在各学科排名中一直很靠前。南开大学的数学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在金融和数学的结合上有很大的潜力。同时,南开是最早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对于想在金融数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南开的招生是我知道的最公平透明的学校之一。面试是体检面试,最后的分数由十几个单独面试你的老师决定,非常客观公正。并且复试后第二天公布录取名单,最大程度避免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最后,南开是上述联考高校中唯一一所北方的学校。对于有意到北方工作,尤其是北京、天津工作的人来说,南开是最好的选择。

其他学校,如山东大学、暨南大学、江西财经、湖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难度较小,也是那些想规避风险的人的好选择。

7.写在最后

金融联考的知识不难,但是涉及面广,需要充足的复习时间做基础。对于那些跨专业的考生,只要你能很好的理解大纲上的知识,就可以和那些专业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至于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你独特的专业背景可能会成为你的优势,因为你有那个专业的考生所没有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

两年前,我也是一个不喜欢本科专业的人。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考金融方面的研究生,不仅仅是因为金融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好,更是因为我热爱这个领域。我坚持了两年,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对于后来者,我想说,一旦做了选择,走上了这条路,就要坚持下去,命运最终会眷顾愿意付出的人。

复习经验

金诚教育06届国庆班学生

这次考的是金融的联考,总分417,上财金融排名第二,政治67,英语74,数学149,金融基础127。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大学期间,我的专业是金融,英语和数学基础都很好,所以考研准备起来比别人容易。我从去年六月开始准备。除了假期旅游,12月份找工作,我应该已经准备了7个月,基本上每天12个小时,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我复习的特点是快速反复,复习的时候注意重点。我从我考过的比较好的科目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复习经验。

数学

首先,我的数学基础很好。在大学里,数学一直是全班第一,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我的任务主要是把大一大二学的东西捡起来,突破薄弱环节,最终达到快速解题,通过做题增强信心的效果。

在数学复习中,我认为重点是两点:一是夯实基础,二是经常练习。我的复习过程是这样的:

6月份主要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另外还看了同济版的高等数学和浙大版的概率论。这两本教材很有条理,很详细,也很通俗易懂,作为参考资料很不错。当然,我得边看书边做题。课后的每一道习题我都认真做了,大一大二课上老师给我讲的例题和习题我也都做了。这个环节对于打好基础非常重要。

我主要是在7月份看了李永乐的复习书,因为我是在只看了一遍课本后才开始看这本书的。一开始,我觉得很痛苦。有些问题我几个小时都做不出来,但我必须坚持下去。我的方法是只看例题,让你熟悉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你一定要拿着这个作业本去做题,先用你看的思路和方法去解题,然后把特别难的题都标出来。这次你会收获很多。

8月上旬主要看了一些去年考研的人认为比较好的资料,比如杜文发的一些资料和习题等我觉得一本薄薄的材料还是很有用的,有总结整理的作用。8月中旬,毛给的习题集主要是针对他的弱点而作的。这套习题集非常详细,非常有利于训练他的薄弱环节。8月下旬出去旅游休息,期间做了一张李永乐基础通660,作为填空和选择的专项训练非常不错。

当我在九月初回来时,我主要阅读陈文灯的复习指南。这本书比李永乐的更难,台词也更粗,但有些解题思路还是很新颖的。

10月初去上海上专业课。这几天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做一套真题。真题很简单,但是这次有助于我们了解考研数学的难度和题目的设置。当我从上海回来时,我又做了一遍李永乐的复习书和陈文灯的复习指导。这次每道题都放不下,每道题都要自己做。很多题的答案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我自己做的时候经常发现不是这样,有利于培养我写作的工整和规范。

从11月中旬到12月底,我开始研究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和陈文灯的15套。这个* * *有25套题。我基本上每天做一套,做两遍。如果之前的复习做好了,从现在开始就容易多了。当然,这25套的难度大于考研,分数低一点也不用太紧张。只要下来两遍,每道题一上来就能算出来,训练效果很好。

在考前的最后20天,我会尽量放松。前十天我每天会定一套模拟题,之前会看一些难度大,容易出错的题。在接下来的十天里,我每天都会定一套真题,每天都会看课本,巩固一些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从容进入考场。

因为数学是150,而且每道题的分值都很大,是四门考研中最容易得分的科目,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我基本上每天花四个小时复习数学。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教材很重要。基本上一到两个月一定要看一次课本,尤其是看完一本参考书。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对解决问题很有帮助。每读一本书,都会有所收获,思路也很清晰。第二,一定不要长时间做题,尤其是11月以后。数学一旦十几天不做,解题思维就会变得迟钝,速度马上变慢。今年数学变难了,但是怎么考,无非就是大纲的内容。我个人觉得今年的题不难在解题思路,难在计算,所以勤加练习还是关键。

金融基础

因为金融学的入学考试涉及的参考书实在太多了,而我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课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有些像宏观经济学这样的科目我们学校甚至都没有开设,所以我把考研复习的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的复习上。当然我也用了一些事半功倍的策略。了解到今年金融联考单项选择题和计算题占130分,只有一道20分的论述题。而且不知道论述题是考的基础还是要接触热点。我觉得我下大力气准备可能会得到16分左右,但是不依靠自己的复习知识应该会得到8分左右,不到十分。我觉得备考时间不够的人,还是集中精力考易分吧。当然,时间充足的人要多准备。

6-9月主要是按照去年大纲的要求看指定的参考书,有高鸿业的《宏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胡庆康的《货币与银行学》,复旦大学姜波克的《国际金融》,高教版的张宜春、郑振龙的《金融市场营销》。课本我看了两遍,刚开始觉得很难读。第二遍看他们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宏微观匹配的复旦尹伯成绿皮书,要认真做金融营销的课后习题。看两遍,就能对每门课程有一个整体框架。因为经济学比较简单,所以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掌握的很好。因为钱偏理论,所以复习起来还是感觉比较轻松;主要困难可能是国际金融和投资学。郭进的理论很多,也比较难,投资学的计算相对好一些。有时间可以再读一下这两门课。

9月中旬买了新大纲,发现投资学变化很大,教材都不太贴合,准备去上海金诚培训的时候看,却借了一本霍的《证券投资学》简单看了一下。另一方面,国际金融今年和南开版还挺一致的,所以马上买了一本,去培训前看了一下。

国庆期间,我在晋城参加了一个强化讲座班。上课最大的收获就是老师理清了你的思路,帮你突出了一些盲点和难点,还和其他同学交流了复习信息。然后买了复旦的白皮书。我觉得这本书是看过教材后复习大纲最好的书。我建议考金融联考的一定要买,因为坚持大纲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从10月中旬开始,我就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看这本书上。当然,这本书也不是万能的。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自己填。遇到不详细或者不太懂的地方,一定要翻课本,把这本书里的内容补上,这样第二遍看完就可以离开课本了。这份白皮书我看了三遍。这个时候你会对要考的内容非常清楚,当然你也会知道自己的弱项在哪里。之后我看了课堂上分发的专题讲义,尤其是上课记笔记的地方。这些地方要么是考试的重点,要么是我的薄弱环节,我边看边做了配套练习。

12月份可以开始做模拟题了。主要做了金诚的内模题和厦大出的12套模拟题。如果之前的复习到位,做这些题应该是非常容易的,我的信心也会逐渐建立起来。当然,我做过两次。在做题的过程中,你也会发现很多盲点和薄弱环节。这个时候一定要高度重视,有所突破。最好把错题和好题都标出来,多做几遍。在这期间,我也要多关注金融热点,以及准备金融联考时容易出大问题的几个题目,这样才能为20分的作文多加分。考前十几天,我把白皮书和绿皮书里我认为有可能出题的地方和我薄弱的地方都过了一遍。

我基本上每天花四到五个小时复习专业课。个人觉得今年的金融联考题比较容易,单项选择和计算比较客观,难度不大,比较注重基础,所以还是要以基础为主。

英语

对于英语复习来说,我的经历可能意义不大,因为之前有出国准备,所以考过托福,TSE,GRE,分数都很高,所以没有单词障碍,主要是怎么做题。但我还是把Spark的核心词汇翻了一遍,把缺字捡了起来。从八九月份开始,主要是做题。我主要是做高教版的专项练习,其中阅读占了很大的分数,所以必须下大力气,但是直到后来开始做真题,我才发现高教版的题比真题容易。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做真题。英语考研难做。文章大家基本都能看懂,但是容易出错。通过做真题,可以了解出题人的出题模式,这对阅读拿高分很重要。所以我主要做10月和11月的真题。我做过几次,最好每一句都翻译的很快,这样真题才能做的透彻。12月份主要做高教和一些北京学校的模拟题,然后开始突破作文。

我基本上每天花两个小时复习英语。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准备最差的地方应该是作文。作文30分,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建议你一定要在看了很多例题,背了一些好句子之后再开始写。考前没写。虽然读了很多,但是感觉手太生,上考场时间长。所以最后两个月一定要写三四天的练习笔。过了两个月,我上考场就得心应手了。

另外,就参考书而言,我做了很多。个人觉得没有哪本参考书的标题风格和真题很像。还不如多做真题。有的考生甚至是做了真题才考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