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开题报告引发的思考

曲/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所

“人就像一个孩子或小学生。你告诉他,他的人格无法发展,他只听你的话,把你的话当成真理。长大后不仅拒绝用思想创作,还可能是个小机器或者彻头彻尾的傻子!但是说不定他一旦醒来,就会突然起来杀了你!这是我们在这个世纪、这个时代得到的深刻教训!”

——我经历的周福成的二十世纪。

165438+10月3日星期六济宁市微山实验中学。2018在山东省“互联网加教师专业发展”省级研修班线下现场会上,听取了省级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的开题报告,对课题的生涯教育与研究设计进行了思考。

我想从今天的自助早餐开始。

今天的早餐非常丰富多样,让人难以选择。也让我想起了吃自助餐的一些事情。

以前在自助餐面前,基本上是“什么都尝”,结果就是“每次都吃太多”,后果就是不知不觉长胖了。

然后,刻意控制,只挑自己喜欢吃的。好吃的实在太多了,忍不住喜欢,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会“吃太多”,这个“胖”从来没有减过。

然后,越来越多的人说自己“胖”,有些人受到刺激,故意控制得更严格。就像今天早上,他们遵循的原则是“无油”,他们做饭,吃一些煮玉米,山药,胡萝卜,大枣之类的。金额不大,他们觉得挺舒服的。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也许是我的“胖”还没有被真正刺激到痛,所以我从来没有真正狠心减过。理想的状态应该是针对既定的“大幅减少”的目标。既然早餐不饿,不如省着吃。……

从我的自助餐选择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规划与不规划的区别,以及不同目标导向下规划的实施效果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说有针对性的规划实际上可以决定我们行动的方向和相应的行动。

说到这里,你说职业规划教育的意义何在?!

然而,另一个例子刚刚出现。

会场人多,进出不方便。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为了避免一些急事,喝水的时候很克制,基本上都是用小嘴润几下嗓子。这是一种“规划意识”吧?

更有“规划意识”的是,根据会议安排,我此刻的发言结束后,应该有一个休息时间去处理一些个人事务。所以刚才轮到我们介绍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故意先喝完一杯水。

不过,就在刚才,文主任走过来,悄悄跟和刘主任商量了一下。由于会议内容丰富,时间紧张,是不是不会在我们中间安排十分钟的休息?.....猜猜我听到这个消息后的感受?.....看来我暂时有两个选择,要么溜出去轻轻的走回去,要么继续坚持,在加强某些器官能力锻炼的前提下...

看来“规划”不能死板。指导规划,也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因人制宜,需要好好研究。

这就是我理解这个课题的意义。

“认识到现实的不确定性,知道现实中有看不见的可能性。”([法]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

仔细想想这些词。我从项目标题中使用的“职业规划”一词想到了“职业规划”。站在一个学校的角度,我该如何选择?

在我的理解中,我更喜欢这样的解释——

基于“自我实现”的培养目标,学校层面可以引导学生在巩固学业规划、理解职业规划、探索职业规划、引领人生规划等方面做一些探索,这些方面都同构成为我们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

在这些关系中,职业规划只是整个职业规划的一小部分。我能想到的是,眼前的职业规划是对新高考的直接回应,而诗和远方指的是人生规划,指向的是“成人”教育的目标。这两个的落脚点(焦点?),应该还是最核心的学术规划和专业规划。

看来高中教育努力的方向可以是生活化,以职业规划指导为载体,注重相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促进有目标、有计划、有广度、有深度的有效学习。

明确了这样一条线,我们就可能根据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实际位置,找到一个更合适的角度,甚至是一个具体的节点。

“如果人们不相信一切从一开始就会变得更简单、更容易,那么人们取得的进步将会更加显著和紧凑。”([法]埃米尔?涂尔干的道德教育)

我们常说,课题研究的出发点是问题。但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被逼着去探索如何在新高考的现实下做好职业规划指导?是为了解决高中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

也许我们还需要深入挖掘-

新高考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解决哪些问题?

我能想到的就是,

就是乱吃乱喝的问题,长胖了再后悔;

是我们习惯了被动接受,不会选择,尤其不会自主选择的问题;

是我们缺乏清醒的自我意识;

是我们视野不够开阔,耳朵不听窗外事的问题;

是找不到合适的目标定位的问题;

我们常常有一个目标却无法坚持,坚持不下去,找不到方法,这是一个问题;

是我们自我规划设计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

……

换句话说,自主选择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能力;自我规划也是一种意识和能力。这方面的缺失影响了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使我们的教育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的推手。

这是我们应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想凭空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也暂时不去思考如何指导职业规划。而是从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出发,展开我们的教育思考和研究实践。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我们应该并且能够做的事情可能会逐渐浮出水面——

比如针对自我认知的问题,从心理咨询、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乃至专业测试等方面探索内容和措施;

比如围绕理解社会和专业问题,探讨如何策划和组织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专业认知和经验等。

比如可以大力加强理想和兴趣的教育。今年教师节中国教育大会确定了中国下一步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和任务,针对以娱乐圈为代表,在中小学生中很有影响力的不劳而获、梦想一夜暴富的思想。在此背景下,应大力加强青少年的理想和兴趣教育,帮助他们扣好自我与自我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最重要的扣子,提升人文底蕴,涂上厚重的传统底色;

比如具体到学术和专业规划问题,需要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课程组合指导;

……

怎么能理解呢?这么说吧,似乎可以把注意力从简单直接的思考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指导转移到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所必需的潜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来。我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和研究者。在我们的综合实践课程中,目前普遍的理解是不满足于具体活动的设计或优秀作品的“制作”,而是更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意识的规划,类似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视角。比如在学生自我规划和发展能力的培养上,提倡引导,培养学生整理一个房间的能力,设计一周的菜单,合理安排一个周末,悄悄策划一次父母的生日聚会,策划一次毕业典礼,组织一次亲子运动会,等等。难道这些活动所指向的能力就不能转移到规划学业、专业、职业、人生的层面吗?

或许,这才是学校教育中务实高效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可能途径。

我们面对和讨论的是“不是一个‘预设’的客观世界,而是一个由主体的积极行为所建构或创造的世界。”(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评》

“当教师处于没有问题的状态时,首要任务是通过上述渠道探索研究问题;当一个教师发现一个问题并被它包围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自身条件和其他方面的分析,选择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

首先,建议课题组慎重,尽量不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狭隘到“教”甚至“课”的地步,尤其是“校本教材”的编写。“课”太多,师生已经不堪重负。何必把所有的教育都结算在“班”里呢?需要学习和讨论的材料太多了,何必弱化生长介质来苍白“教材”呢?——一旦入驻“课堂”,固化为“教材”,本应鲜活且极具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就会变得“僵硬”,只能成为鸡肋。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育活动,哪里能有什么高明的超然“导师”提供什么直接的指导?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感受思考、分享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认知”。为什么要麻烦老师在“课堂”上一段一段的讲?!

“这种教学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回到了校外日常生活中引发思考的情境。它让学生有事可做,而不是有事可学;做事就是这样的性质,需要思考或者有意识地关注事物的联系。结果,他们学到了一些东西。”(杜威)

“教育不应该再是一种僵化和程式化的活动。而是应该突出教育的开放性、复杂性和自组织性。教育应该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命参与并交流碰撞产生新思想的社会实践。其本质不应该是培养确定性真理的发现者和接受者,社会主导文化的继承者,而应该是培养有个性的主导文化的批判者和新文化的建设者和开拓者。”(莫加利的《走向复杂性——教育视角的转变》)

其次,建议课题组重视这种文献研究的方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或者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在新的高考形势下,我们高中迫切需要找到自己可能的、现实的出路。

文献研究不是去拜访几个所谓的“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校”就能达到的。我们需要真正静下心来,对相关文献资料做一些认真的收集、整理和归纳。否则不可能对这个问题进行任何深入的研究。

只有认真分析相关文献,才能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职业规划教育的最前沿,钻到规划与选择能力的最深处训练。

深海不潜水,怎么会有大鱼?!

“研究一个学科或课题的第一步是了解过去的研究和已经达到的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或者这方面的专门书目。这个工作不做或者做得不好,就无法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因为,如果你不了解过去的研究,不知道解决了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到了什么程度,你会被轻率地嘲笑。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你还在啃;别人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这条路不通,你还是死了,结果必然是浪费精力。”(杰森·杨艳丽《追忆陈寅恪》)

最后,设计预期效果。课题组目前的说法是:“1项目总结报告;几个教学案例;多篇教学和研究论文;教师实施分层教学体系的经验。"

这就好比说“我要做一个好人”,是一个很空洞的承诺,远远没有实现“规划设计路线图”的初衷。

研究项目初期的研究计划(开题报告)就像建筑的设计图一样——设计图一出来,几百个施工人员就能从这个设计计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任务,最终要呈现的建筑就已经“确立”了(豆腐渣工程另当别论)。而我们很多科研项目的设计似乎都没能很好地完成这样的“设计任务”,这是基础教育和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我们需要深入挖掘—

比如要做好这样一个题目的前期调研。在高一高二学生的现实状态下,学生的兴趣和基于当前兴趣自然选课的倾向是什么?组织一次调查,会形成一份调查报告——这份关于XXX学校大一新生兴趣和选课倾向的调查报告是预期结果之一。更具体地说,这种方式表达的“预期结果”基本上不需要后期召开任何调度会——研究设计已经分配完成。

在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多元化的措施进行干预(学校组织的各种相关教育指导活动)。最后,学生的实际兴趣认知、选课结果、高考录取状况甚至对高考专业的满意度,都会构成另一个调查内容,也会形成调查报告,也可以是确定人员、时间、主题的“预期结果”。只有前后两次调查对比才能最终证明。

这是我们研究设计(方案)所追求的清晰明了的境界。

当然,这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