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父母的模式》的个人理解
2019年,我离开了第一家启蒙教育机构,参加了全日制考研,上了自己喜欢的教育专业,决定考家庭教育。全国只有四所大学有这个研究方向,我很向往。期间参加了线下一直想参加的书友会分享活动,去深圳参加了生命教育峰会,去上海参加了家长会,去苏州参加了爱与自由分享会,去苏州学习并考取了资深家庭教育导师,65438+2月完成了教育考研。那是富足的一年,但是因为考研失败,2020年的疫情,感情不顺,理想也在。二战本来是2020年。经过五年的感情分离,我放弃了这个决定,继续在我喜欢的少儿英语机构工作,继续我的事业。
2021回老家结婚离职后,意外怀孕。下半年,我一直在想我的梦想和爱情。第一英语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我不想放弃的两个领域。如果我不能工作,我应该提高自己。2022年的目标和计划也呼之欲出。行动是治愈自己的良药。《家庭教育促进法》也于2022年初实施。我深感欣慰的是,家庭教育的理念会逐渐深入和渗透到家庭中,我可以为之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这也是证明我当初理想的时候了。
这本书不仅仅是作者的经历,还有太多家长目前缺乏的教育觉醒。虽然没有多谈如何影响中国的家庭,但从伊恩对母亲工作的理解中,我们知道了简的认真和深度。
父母是唯一不需要证书的工作。正如文中所说,“我们从生活中继承了父母与生俱来的权利。“真实而警惕。
现在孩子的事情往往是父母在打理,孩子在父母和爷爷奶奶的照顾下是学不会独立自主的。作者通过初中时伊恩的一篇文章讲述了独立和自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也想起了在读家庭教育导师时提到的一个知识点——3R需求理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件事情可以用3R需求来衡量,考虑这件事情是孩子的需求,还是家长的需求,还是社会的需求。当你想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就去分析衡量。比如孩子下雨天想出去玩,你当然不愿意,那么这件事绝对不是社会的需要,而是你的需要或者孩子的需要。如果你不想让他出去,那一定是父母的需求,出去玩是孩子的需求。哪个更适合孩子的成长?出去玩很可能感冒生病,但是孩子得到了快乐和身体锻炼,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这符合孩子的成长需求吗?孩子需要经历各种风雨才能更加了解生活,所以出门可能会淋雨生病,所以家长只需要说清楚,让孩子自己去衡量。这也是锻炼孩子的好机会。
育儿和陪伴成长的过程中有太多不同的情况,都需要基础理论的指导和不断的实践,父母要引导孩子成长,而没有任何学问的父母,生完孩子都是在无证驾驶。这是多么的危险和困难啊!
分享一些书中的金句
1.作为父母,我们都是“从零开始”,我们会在学习的同时成为孩子的领导者。
2.我们的孩子不一样,我们每个人的心也不一样。育儿第一大智慧,就是学会读懂孩子,读懂自己。
父母不是生来就懂孩子的。
孩子长大后的各个年龄段都有那个年龄特有的精神触角。他们完全可以依靠最自然的感觉来判断自己的好感,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个。小小年纪,孩子的选择是自然最好的选择。
孩子的灵性是要被父母发现的。没有父母的关心、观察和挖掘,孩子就会像风筝一样,飞得再高也会很快掉下来,最后落得一个无法控制的境地。
6.孩子人生的起点不是上什么早教班,也不是尽早做什么胎教,而是落在父母身上,藏在每一个出身家庭的氛围里。但是,这个起点不在父母的财富,不在父母的地位,也不在父母的期望。真正的出发点在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上。
7.缺乏维生素的人不会死,但会活得不健康,经常生病。休闲教育如同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精神维生素一样,是关系到人们身心健康的家庭教育新命题。
8.自我独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会。
9.只有当孩子因为害怕降低成绩而不害怕犯错时,才会大胆尝试、模仿、犯错,从而始终保持高度活跃的学习热情和对创新的持续好奇心。
10.孩子害怕什么,就会选择逃避。一个对拿高分缺乏信心的孩子,时间久了自然会讨厌学习。
11.培养一个自信、对自己负责的孩子,比培养一个每次都得100分的孩子更重要,因为只有对自己有信心,孩子才会努力做到最好;只有承担责任,遇到困难才会多坚持一点。
12.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对父母的爱总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沉重感和压迫感。虽然他们需要父母全心全意的爱,但他们渴望无拘无束的自由。但由于血缘关系和亲密关系的不断,父母的爱往往变得反复无常,尖酸刻薄,口无遮拦,甚至不成比例。
13.育儿教育没有抓得紧,也没有放开来有效果,更没有用知识完成孩子的教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