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电影《什么都不问》怎么样?

电影《莫问西东》中,那个年代的画面,年轻人真挚的心,让无数观众落泪。

其实这不是导演对电影场景的艺术处理,而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

?中国人在二战期间创造的一个“奇迹”?

1943,那个被战争撕裂和击碎的时代,无数人用牺牲和汗水寻找和平的方向。

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致电中国国民政府,希望中国能在半年内完成成都附近几个轰炸机机场的建设,以便美国陆军航空兵攻击日本本土。

在此之前,日军已经对中国、重庆、成都进行了多次毫无人性的轰炸。手无寸铁的人、在校园里学习的孩子、在医院等待治疗的病人和在教堂祈祷的修女都成为轰炸目标。

当时的中国问题重重。青壮年在前线参军,紧缺的粮食优先供给前线。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成为中国人民建设机场的障碍。

轰炸机要起飞,跑道厚度必须达到1米,用来压马路的“石蝎子”重16吨。这些巨型“石蝎子”都是用人力拉的,这也有电影里的场景。

就这样,几公里的跑道上,人们就像一大群蚂蚁,没日没夜地建设。很多同学膝盖骨折,发炎流脓,晒了一层皮。但是面对亡国的危险,他们没有抱怨。

夜以继日,马不停蹄,仅5月份,新津机场就建成了。

至今,二战时期亚洲最大的轰炸机场被称为奇迹,二战的奇迹,属于中国的奇迹。

新津机场建成后,日军飞机再也不敢进入重庆、成都进行轰炸,而从新津机场起飞的美军轰炸机成功进入日本进行反击,使侵略者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没有中国普通人用“血肉之躯”创造的奇迹,就没有美国空军反击战的胜利。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新津机场的照片长期挂在美国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的醒目处。

?后方没有战争,但也有英雄的灵魂。

无论是电影还是新津机场,都只是岁月的冰山一角。在无数勇敢的战士带着理想和责任奔赴前线的同时,“大后方”的人民也用自己的方式向历史证明了战争的残酷和中国人民的不屈。

14年抗战,四川为全国贡献了300多万军人、300万劳动力和1/3的粮食税收,成为支援人民抗战的“大后方”。

不问西不问东,不问我的名字艰难的岁月里,充满理想的中国少年发出了这样的怒吼。这些热血无邪的儿子们和电影中的男主角一样,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大军的口号,弃笔从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抗战的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