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经验?
一、选学校选专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目前决定考研的人可能已经开始准备复习了,但是很多考生对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不是很清楚,甚至可能认为这还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情。其实一开始我也很迷茫。其实当初选择考研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大势所趋。大家都在准备考研,仿佛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第二个原因是想跳出普通本科教育的局限,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更有前景,所以决定考研。知道要考研,其实对以后想考什么专业,想报什么学校一无所知。于是,那个时候,我开始分析自己的优势,兴趣,可利用的资源。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城市比较熟悉,离家也比较近,所以会尽量选择上海的大学。最终结合老师的建议,自己的兴趣,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决定考同济大学的教育专业。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今年之所以能够成功登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在复习之初就明确决定了最适合的院校和专业。
所以,对于择校、选专业,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慎重!确定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其实考研是成功的一半。很多同学最后没能落地,不一定是因为不努力,没有考高分,而往往是当初没有做出最好的选择。勤奋和努力可以弥补成绩的不足,但是很难消除方向偏差带来的损失,但是很多人很懒,不愿意去想,所以这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地方。
同学们一定要充分了解和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对自己的综合能力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然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当然,如果你有名校情结,愿意去争取,也是可以的。但是,在选择名校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既然你想获得提升(学历、专业技能、声誉等。)名校带来的,你必须能够承受考研失败带来的损失、打击和痛苦。如果这些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想清楚,你盲目申请名校其实是不负责任的。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备考复习经验和走过的弯路,分享一些复习建议。
二、专业课
教育学专业综合
7月前:看教材+做笔记(一定要自己整理笔记)
因为决定考教育学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基础阶段时间比较充裕。我一章一章地读完了所有的教科书。看完一章,我会在网上看相应章节的视频,然后整理这一章的笔记。其实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阶段很重要,是培养兴趣、熟悉教育学的重要时期。推荐的阅读顺序是:
中国教育史
外籍教师史
卡哈拉
教导心灵
教学和研究
按照这个方法复习真的要花很多时间,我也挣扎过,但还是坚持把书看完了。虽然光看一遍书你可能记不住很多东西,但我觉得书上的论述更全面,现在311的考题也越来越细,尤其是选择题。你要把书拿出来,后期查漏补缺知识点。
7月~ 9月:背诵强化阶段的讲义+做选择题。
7月初,由于参加同济大学夏令营,大病一场回家,7月份复习效率低下。8月份正式开始看精读视频,背精读班的讲义。累了就刷选择题,找题库,刷历年真题。背书是很痛苦的一段时间,因为你会发现今天背的东西记不住,但是一定要坚持,不要着急。一般一天背一章,遇到内容多的章节可以安排2~3天背。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背。今天的任务今天完成。不要因为前几天背的东西忘了就回去背,浪费时间。这段时间是备考的黄金时间,努力的同学可能已经背了一遍甚至几遍了。各位学弟学妹一定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抓紧背书。
9月~ 165438+10月:背书+做真题。
这段时间是我最煎熬的时刻,因为我没有珍惜暑假黄金备考期间背诵的时间,所以我很幸运的觉得自己可以考研了。但是我考研的时候,没有参加学生会,没有发表论文,所以没有加分。我综合排名第三,考研只有两个名额。我在最后一站错过了考研名额。保险研究的结果出来时是九月下旬。这个时候觉得自己没有背很多,以前背过的都忘了,所以特别焦虑,经常否定自己。但我想,既然没有出路,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与其自怨自艾,还不如背出来!因为英语基础好,所以放弃了英语一的复习,全力以赴复习专业课和政治。
这时候你就不能像以前那样深挖细节,钻牛角尖了,可以全心全意的背讲义了。这段时间也是大纲出来的时候。19考研大纲变化很大,我就更紧张了。还好我当时报了班,老师帮我整理了讲义,补充了相应的教案,所以我很快就把以前没有的知识点补上了。因为时间比较紧,所以我刷题的时间比较短。大题都是像提纲一样回答或者答案在脑子里构造,然后快速对比答案,仔细看,看自己漏了什么。这样效率很高。
11月~考试:背书+模拟
这段时间我继续一轮一轮的背强化班的讲课,然后看冲刺视频查漏补缺。有时间的话可以刷预测题,所以时间比较紧,没有刷预测题,也没有模拟考试。这也是很不好的一点,因为正式考试的时候时间会很难控制,而且我自己的字也很差。当我觉得时间不够的时候,我写的字就很潦草。
第三,政治部分:
7月份开始看肖秀荣的政治密集讲座。
看完一章,把同一章的1000题刷一遍,只看选择题,把错题标出来,方便以后复习。
在完成了精讲和1000个问题后,我开始有选择地观看徐涛的视频课程。哲学和毛中的特殊部分占的比重较大,内容相对较难,所以在时间不够的时候,我可以有选择的看,边看边整理框架,常见考点,重点难点。65438+2月,开始刷萧四萧八,小思的主观题全部背了一遍。小八和徐涛老师的《小黄书》因为时间不够没有背,建议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背小八。
注意事项:一、政治高分的关键在于选择题。一般背诵主观题后分数在30左右。重视选择题,争取选择题40分以上,总分75分。
第二,主观题为了抗衡压力越来越灵活。我们的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多经验都说,前面的主观题不用太担心。到时候背小思的主观题问题不大。说四道主观题和三道主观题是小思的原创题,未免言过其实。然后和我一起考研的朋友大多只背了小思就上考场了。后来发现肖秀荣老师的主观题材料还是挺准的,但是出题很准。说一下这种情况,希望提高警惕,反投注趋势越来越明显,尽早背主观题,多背一些以肖四肖八为主的主观题语料库,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学会灵活运用。
第四,英语部分
英语复习。其实我的英语能力并不强。我只过了两次四六级,可惜没过十几分。考研英语最重要的是记单词!记住单词!记住单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从三月份开始复习,一直在记单词。当初,我用文字记住了朱伟的爱情。
早上去图书馆先背单词,边背边写。好的记忆不如写得不好的好。如果你不熟悉或者不记得它们,把它们分别写下来,晚上离开前再回忆一遍意思。睡觉前还会在软件上打卡输入日常用词。一定要把握好睡前和早上的时间,因为这是你头脑最空闲的时候,不会被其他琐事打扰。我刷了三遍情话,强化阶段买了一个无序版的小红书,冲刺阶段用的是便携小册子,因为单词容易忘记,需要反复巩固。你不觉得读所有的单词就像为了阅读理解而读中文一样吗?
考研英语最大的板块是阅读,赢得了全世界的读者。强烈推荐汤驰老师的视频课。题目分析的真的很透彻,有很多事半功倍的小技巧。
阅读建议只刷真题,其他模拟题的思路和真题不一样。建议把真题刷三遍,你会发现每年出题的老师的方式和思路都很相似。2020年我全部读对了,所以得了高分!如果你翻译,你知道所有的单词。自己组织语言不是问题。
如果你想写作文,不要着急。九月以后就可以开始了。大小作文都跟着王江涛的课,然后背他的10小作文和10大作文。65438+2月起,每天晚上花一个小时练习写一篇模拟作文。2020年的大作文题目,我也写过类似的题目。哈哈,所以分数肯定不会低。完形填空和新题型不需要太多时间,把真题刷一遍就可以了。
英语就是坚持。随着每天的不断积累,平均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因为专业课的内容,只能这样做。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我建议同学们可以看一看长难句的课程。因为英语基础好,所以一直在吃老本。后期也发现英语的长难句是我的致命点,这也导致了5个阅读错误,新题型都是对的,其他的要从翻译和写作中扣分。我建议你不要做模拟试卷。当时买了一两个,就写不下去了。我觉得我的方法有点不对,不想打自己就放弃了,所以你可以先放一边,自己调整一下再回来。你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自信,不能自大,你的努力要对得起你的目标。
第五,给学弟学妹建议和鼓励。
怎么说呢?其实考研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重要的是坚持自我否定。首先我觉得你要搞清楚你为什么要考研,这个理由足够支撑你度过接下来漫长的一年。每当你想放弃的时候,都能想起当初下定决心考研的初心。然后学会缓解压力。
有人问考研难吗?当然,很难。每年都有那么多人参加考研,其中70%左右是陪我的。备考的时候给自己压力很大。经常在晚上10从图书馆回宿舍的路上崩溃。可以找一个自觉的研究员和你一起复习备考。两个人可以在吃完饭回宿舍的路上互相说说话,会缓解很多。给自己一个适当的假期,劳逸结合,比如学习一周,休息一晚。我把考研当成我的救星,我现在就想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因为你以后很少有机会花大量的时间去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努力,不管你最后能不能上岸,这在以后都是很宝贵的经历。鸡汤有用,但还是要自己拿出实际行动。我很喜欢唐家凤的话。别那么担心,往前跑就好了,永远都是光明的。是的,这句话现在送给你。希望你能等到天亮,祝你所有的弟弟妹妹们成功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