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里出来的黑虎将军。

张冲将军被称为“三神”将军:战神、盐神和水神。云岭山川赋予他伟岸的身躯,在战场上以优异的成绩驰骋,“抗日名将”响彻全球;红土高原给了他宽广的胸怀,心系故国人民,制盐兴修水利,为人桑。纪念碑屹立在大地上,张冲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云南各族人民心中。

车子爬上弥勒县东山盘山路,驶入雨雾之中。摇下车窗,一股清新的空气跳入车内,顿时令人心旷神怡。抬头一看,车好像开进了绿色的大海。半个小时后,车停在了路边的小村庄松科寨。路边的村民听说我们要去参观张冲故居,热情地为我们引路。沿着一条小巷走了100多米,来到了故居。我不想成为锁门的铁将军。一问才知道保管钥匙的杨宝明已经在硝烟中去上班了。热心的村民不忍心让我们白跑。张三一路问李四。半个小时后,杨宝明的老母亲打开门,拿到了钥匙。

故居是云南传统民居,名为“一封”。主室三间,左右两间厢房,前有倒座,中有民居门。周围的房子是两层,天井围在中间,大门上方和四周的高墙上有丁字洞和射击孔。整个外观呈方形,像一只海豹。这座四合院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后来毁于大火。1933重建。在1997修复。200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走进院子,环顾四周,房子保养得很好,但什么都没有空着,地方上也无暇顾及。楼上西翼有一个展览室。没有光。借着格子窗微弱的光线,我读着墙上陈列的图文。黑虎将军的人生大幕在我面前缓缓拉开...

少林少年英雄

自古英雄出少年。

张冲,原名余韶,名彭云,彝族。他出生于1900年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张玉婷是清末坡西(今泸西)的县助,育有四子,在崇派中排行第三。张冲从小胆大心细,足智多谋。进入青年时代,他侠义慷慨,喜欢结交穷朋友。在学校,有些士绅子弟欺负差生,他经常站出来和那些士绅子弟对抗。穷学生,不分年龄大小,都尊称他为“张三哥”。因为他们佩服水浒中梁山好汉林冲的正直,所以改名叫张冲。张冲志向高远。他在鲁西上学时,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他认为“君子应根除人间不义,使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才不枉活于世”。

1918张冲父亲去世,张冲听从母亲的命令,前往昆明求学。当地士绅趁机联名向省政府控告张冲勾结“歹徒赵光庭”,省政府不经调查即予批准:“速将张冲缉拿归案。”张冲被赶上梁山,跑到云贵边境投靠一个叫张寿亭的山大王。很快,张冲发现,这支队伍纪律松懈,一味的抢杀,毫无“英雄气概”。他毅然带领80多名弟兄树起义旗,提出“富人给我发了钱,中产阶级不要等,穷人来和我一起过年”“打倒土豪劣绅,保护工农商,扶助穷人”的口号,在平邑(富源)、吕梁、罗平等地举行活动。他所到之处都张贴标语,给穷人布匹、衣服、钱和食物,受到群众的欢迎。只要“青壮年”的队伍来了,男女老少都争先恐后地去看,送茶送水。有一首民谣:“太阳照红了,鲁西有个张云鹏,扶贫倒富。你们的公务和团都不敢到乡下来,免得鸡犬不宁。”全世界受压迫的穷人都来找他。这两年,他还用诡计消灭了危害丘北百姓的惯匪“菲儿”、“二里”、“耳钉”,斩断了“地头蛇”海寿农,惩治了贪官胡,消除了暴力。张冲的义举受到劳动人民的欢迎和支持,队伍发展到600多人,震动了滇东南。

张冲日益壮大的队伍引起了省城的恐慌,督军唐多次派兵镇压。由于他的声望,智力,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唐的镇压都是徒劳的。后被招募为唐部第十七支队支队长。后升任滇越铁路开远至攀西段第二军第9团副团长兼护路司令。1923后,张冲赴四川抗击北洋军阀,帮助龙云争夺滇王,立下赫赫战功。1927年,张冲被新任省政府主席龙云任命为滇军第五师师长。

“将盐水转化为煤”

一平浪盐矿内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碑上镌刻着“张冲盐矿建立纪念碑”九个镀金大字,并有描述“卤水改煤”工程的碑文。这座建于1988的纪念碑,将这段历史记忆重新铭刻在人们心中。纪念碑矗立在滇滇大地上,造福人民的“盐神”形象在三岔人民心中高高耸立。

1933年,张冲因参与“第四师统帅降龙”而被龙云怀疑,被任命为云南盐运使。当时云南出现了盐荒:食盐供不应求,盐价飙升,很多人只能吃清淡的食物。当时云南生产井盐靠的是土法,即先挖矿取出卤水,再砍树烧柴将卤水熬成块盐。在这危机时刻,张冲凭着正义感和爱国心,下定决心改革。他深入矿盐场,向有识之士求教。在调查研究中,他认识到改革盐政制度很重要,但只能治标。只有改进技术,提高食盐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才是治本的上策。于是,他邀请美国矿冶博士罗子泰等“专家”专家,在试图解决以煤代柴制盐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煤或卤水的运输问题。水力运输在当年还是一项新技术。他带领罗博士等人从沿社子河考察,达到了产煤的水平。发现沿途没有高山险阻,河水可以流动,运卤水不成问题。在当年国家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条件下,修建21 km长的引卤沟是一项创举。

张冲亲自主持规划设计,用了近一年时间,拟出了一份经过充分论证的“卤水改煤”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政府批准,张崇义辞去运盐大使职务,由一平浪盐场工程处专职监督(指挥)。他指挥着镇上的3000名军械工人和1000多名民工。他极力阻挠,拼命工作。由于输卤沟的建筑材料和结构设施的开发试验,几次失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大大超出了经费。张冲把昆明一处四合院的房产卖了,得了200万,全部投资了。经过反复设计和试验,最终烧制出质地坚实、内圆外方的U型砖。砖两端设有凸凹样口,便于搭接配合,接缝处用水泥填充,防止渗漏;顶面加沟盖板,便于检查和清理;为了防止盐水腐蚀,增加饰面的光洁度,在砖的内壁上烧了一层釉。因此,这条21 km长的输卤沟也被称为“琉璃沟”。琉璃沟工程于9月1937完成。1938年8月,配套工程也完成了。8月25日,袁永敬卤水(水)顺利流向一品郎,试烧煤炭,大获成功。炒出来的盐干净洁白,符合卫生标准。

原来用柴火煮一锅盐的成本是45块钱的老云南币,除卤后的成本是L元5角的老云南币,成本降低了30倍,云南人都吃盐了。张冲被三岔人尊称为“盐神”。

温德尔·迪金森王宇山

我们来自伟大的云南起义之地,

穿过群山,

开车去战场对抗敌人。

兄弟们以血肉之躯为民族解放而战,

发扬护国平天下的光荣!

我们不能让敌人在我们的国家横行,

不能允许敌机在我们的领空飞行。

云南是60军的故乡。

60军是保卫中国的武装力量!

唱着由冼星海、任光作词,安娥女士作词的《六十军歌》,滇军在台儿庄打响了一场滇军和抗战史上悲壮、悲壮、壮烈、辉煌的战役。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滇军60军出征抗日。主持云南盐政的张冲自告奋勇,“愿身裹马戈报国”。龙云被张冲的英雄气概所感动,任命他为60军副军长兼184师师长。1937年秋,60军从昆明宣誓就职。

1938年4月,60军进入台儿庄战斗。张冲率领184师防守王宇。

王宇位于大运河的东北岸,是台儿庄的制高点,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张冲来到王宇时,原来守王宇的部队在日军的猛攻下已经撤出阵地,敌人已经占领了山顶。张冲深知王宇对整个台儿庄战役的重要性。他把184师全部击溃,并下令强攻王宇山。他带头,他自己的司令部也成立了王禹山,发誓要与余旺山同生共死。当时步枪、机枪、大炮弹雨点般落下。日寇发射了一串烟雾弹和化学武器,浓烟滚滚,雾气弥漫。就在这时,一阵强劲的西风吹来,把烟吹向敌人。张冲当即命令全师号手一齐吹响号角,呐喊杀声响彻山野全境,声势浩大地夺回了王宇山。

在保卫王宇山的20天里,每天都有激烈的战斗。一天晚上,下着倾盆大雨,敌人用飞机大炮轰击我们的阵地,炮弹如雨点般落下。敌人敢死队冲向我阵地,我阵地上两个团的守军伤亡严重,无法支撑。他们要求尽快派出增援部队。张冲判断,由于是夜晚,又是暴雨,援军到达阵地时敌情方向不明确,这是行不通的。我有困难,敌人也有困难。敌人没有三头六臂,我还有居高临下的优势,连扔手榴弹都比敌人远。他让守军破釜沉舟,绝地反击。打完电话,张冲立即奔赴前线指挥,守军士气更加振奋。战士们说:“老师来前线和我们一起工作,我们保证不会在火线上受伤。”战士们拼死战斗,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坚守住了阵地。后来,它被传为“300名伤兵顽强地守卫王宇山”的故事。

在浴王山血战中,敌人向滇军阵地倾泻了数万发炮弹,组织了数十次冲锋和偷袭。数以吨计的炸弹将山顶的战壕夷为平地,边防战士不得不用炸弹坑做掩护,用战友的尸体做碉堡,抵御敌人潮水般的进攻。战士们进行了殊死的抵抗,但仍然挡不住冒着生命危险冲上来的敌人,于是与魔鬼展开了血战。张冲有一个叫王秉璋的五虎将。保定军校毕业的旅长,拿起一个38年的幌子,和鬼子拼刺刀。他在接连击毙10多名敌人后,胸口中弹,但还是走到张冲面前说:“请老师检查一下,子弹是不是从正面进入的?”原来,张冲治军很严,经常对士兵说:“我们彝族先民治军有个规矩:前面有刀箭者,必有赏赐;背后刀枪不入者,刀伤其背。我们184师一定不能怕死,做背上有子弹的逃兵。谁给我们祖宗丢脸,军法也不会饶过谁!”

5月18日,在夜幕和烟幕弹的掩护下,60军奉命撤出阵地,成为第5战区放弃徐州后,最后一支撤出日军包围圈的部队。至此,勇士们已经坚守禹王山20个昼夜,在飞机和坦克掩护下的数十次日军进攻始终无法跨越一步。全军四万将士死伤过半,三位健儿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而悲壮的一页!

在王宇山血战中,日本报纸惊呼:“自与中国军队的九一八战争以来,真的很少遇到滇军如此猛烈冲锋,冒着生命危险。”蒋介石也不得不佩服滇军,致电60军军长鹿晗:“你的英勇斗争很令人欣慰。.....希望激励我部,继续努力压倒敌人以示国威。”王宇山一战,打了一个军事大国,民族大国。张冲也因此获得了“抗日名将”的称号,因为彝族人崇虎,百姓尊称他为“黑虎将军”。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发动了内战。1946 165438+10月,张冲趁着南京国民大会,在董等人的安排下,带着家人来到延安。1947年2月,在朱德的关怀下,革命的追随者张冲加入了中国。接受中央任命后转战东北前线,先后任东北人民司令部高级参谋、松江省人民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人大副主席、副省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金九虎跳峡

山顶终年积雪,山腰花木葱郁,山下鱼戏瀑,山外林草遍地,五大洲四海,风光共存;水源千万冰川,水急十日。水侧陡峭险峻,水切湖数百里。是万亿劳力,粮棉油煤,峡无止境。横幅:独一无二。

这是张冲过虎跳峡时写的对联。对联气势磅礴,蕴含着热爱家乡、报效桑梓的心。

如果说张冲的前半生是一匹神勇的马,他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然后,张冲的后半生致力于民生,致力于水利。

张冲立于天下的基本点之一,就是造福于民。在革命前的军旅生涯中,他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他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多方帮助筹集资金,自己捐资,修建了广通县洛川坝水利工程,把昔日广阔贫瘠的大坝变成了万亩良田。1956之后,cctop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长江上游水利建设的调查研究中,提出了一批金沙江开发的水利工程。经过不断的调查、研究、学习,他成了水利专家。在他的带领下,全省修建了一批大中型水库和主要引水渠道,显著改善了云南的水利条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水利建设中,萦绕在他心头的是虎跳峡水利工程。张冲的儿子张茂在纪念文章中写道:“平时,每当提起金沙江,父亲就激动起来,眼睛突然显得特别明亮。说起金沙江开发的优势,语气铿锵有声,宛如一望无际的金沙江水……”为了开发金沙江的水力资源,他九次穿越虎跳峡。

虎跳峡是世界著名的大峡谷之一。它被命名为虎跳峡,因为传说中有一只老虎从河中的一块巨石上跳过河。峡谷两侧,群山相对,峰峦插云,山坡陡峭,巨大的岩壁如刀斧耸立。峡谷内江河宽度不到100米,最窄处只有30米左右。河水以天地崩塌之势奔涌而至。入峡时,见天有裂,见河有龙,真的很危险。头陡脚近激流,山坡上有时会有岩石掉入河中。但张冲并没有避重就轻,9次亲临现场。大多数时候,他骑马或走路,他的大腿被马鞍磨破了,但他不在乎。经过认真的实地考察,他提出以虎跳峡为研究重点,利用山高、谷深、河床窄、人烟稀少的自然特点,通过人工爆破填谷,形成高坝大库,并从石鼓附近向南开挖一条渠道,将金沙江水自行引入洱海,再通过滇二人工渠引水入滇池。即“引金(金沙江)入滇,通航五湖”的宏大构想,是为了解决滇中历史上缺水一直限制云南发展的问题。

1980年春天,80岁的张冲第九次到金沙江上游考察。不幸的是,他在路上生病了,后来去世了。他死前一直惦记着虎跳峡水利工程,并告诉家人死后把骨灰撒进虎跳峡。

张冲将军的老部下陈耀忠曾写过一首赞美将军丰功伟绩的诗:“将军问五彩河唱了几回。虎跃丰碑万古长青,三江源浪慰忠魂。”1988 65438+10月1日,香格里拉县(原中甸县)人民在硕多岗河与金沙江交汇处,用飞虎塑像竖立了一座大理石纪念碑——“虎跳峡纪念碑”。

纪念碑屹立在大地上,张冲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云南各族人民心中。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太狼考研逃犯古玄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