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后是工作还是考研?

不管是考研还是先就业,都是有利的。

有人这样认为。无论如何,选择就业的人都是一群勇敢的人,在同龄人的大趋势中率先试水。但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首先你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适合什么环境,想要什么。如果连自己都不了解,那就盲目从众吧。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结果都不容乐观。

2000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但扩招的增长满足不了研究生数量的增长,因为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毕竟是高层次的精英教育,还不能成为大众化的义务教育。这意味着必然会有一部分大学生一心考研,最终考不上,从而错失就业机会。

随着大学生“天之骄子”的风光不再,研究生从“皇帝的女儿”变成了“行走在尴尬地带的一群人”。有些本科生带着盲目性去读硕士,拿到了高学历就错过了青春和一个很好的实践经验的机会。一个除了上学什么都不会的人,对工作的要求很高。这个时候他毕业的时候适应社会会比本科毕业的时候更难。

即使有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两三年后其专业的就业形势也不一定是这样的,谁也无法准确预测这种变化。

研究生毕业后,学历起点高,但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会比已经就业的毕业生薄一点,某种意义上有利于就业。

所以考研不一定能规避就业风险,这一点在申请之初就应该想清楚。

考研是否有利于就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一定要看清自己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结果。

但是考研的坚持是别人得不到的财富(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年复一年直到考上)。拥有这种执着性格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顶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