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把什么献给你——我的青春?

带着梦想,大学生们在这座城市寻找自己的位置。他们要么被封杀,要么勉强拿着几百元的工资。你是怎么到这个地方的,天之骄子?南方周末为这些大学生说出了他们的心理话。我们毕业了,但是能去哪里工作呢?我嚼不动牙,也想问问主张扩招的教育部。扩招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多的大学生,让你的大学升学率迅速上升,让你有了相当高的成就。你给他们什么,我们的大学毕业生?

我时常想起2002年《北京青年报》写的一段话,一个99年考上大学的毕业生站在招聘会上,不解地说,我为什么不早一年呢...的确,作为扩招前参加高考的最后一批高三学生中的一员,出生于1979年和1980年的我们终于在实验教材和教育改革中找到了最后一根稻草。幸运的是,我在扩招打开大门之前进入了大学,更幸运的是,我在就业大军到来之前找到了工作。回头看看我身后的弟弟妹妹们,那种幸运和他们现在的抑郁比起来算什么?我以前很抑郁。清华北大为什么1999开始招传媒专业?为什么成绩低很多的同学考上了1999的名校?现在他们不再抑郁了。在未名湖和二校门读书的人,开始重复就业难的沮丧。我曾经很羡慕那些考研成功的同学,因为他们的研究生之路一波三折,而现在,那些在我毕业三年后离开学校的研究生们,早已失去了当初的快乐和自满,他们都在悲伤,都在和初中的哥哥姐姐们争位置。他们毫不留情地说,考不上研究生就好了...他们毕业的时候,据说走上工作岗位的人特别多,以北京为例,大致是八级。北京男生在北京读书,北京男生在外地读书,北京女生在北京读书,北京女生在外地读书,外地男生在北京读书,外地女生在北京读书,外地男生在外地读书,外地女生在外地读书,在这样一个尴尬的排名中,我在二年级。

是谁让这个世界如此不正常?是谁让本该光荣的研究生后悔读了硕士?是谁让天之骄子折了翅膀,是谁让本该是象牙塔的大学变成了毕业生的批发市场?是大学生自己吗?经过四年的努力学习,他们找不到工作。确实有他们自己的原因。当恋爱、游戏、浪费时间成为大学的时尚,一些因为自己而耽误前途的人,不能怪别人……而只能怪自己的原因?肯定不是全部。是扩招导致的吗?教育行业造成的灾难?至少这两个原因比大学生不珍惜自己的身份更直接更重要。

扩招,扩招,让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不要在大街上闹事,让父母的钱存在银行里,让他们都来上大学,再圈四年,让父母的钱可以支付高校的各种费用,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成为我们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而且这样一来,我们的大学升学率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教育领袖的政绩也会大大漂亮,我们国家的国民素质也可以大大提高。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进入大学,所以大学生不喜欢大学生,比如租房、打游戏、恋爱、做爱、生孩子、强奸、打架、卖淫、偷窃、吸毒,但是看不到读书的增加。看看80年代的大学校园,看看99后的校园,看看80年代的大学生,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看看99后的大学校园,大学精神。什么责任,什么精神,都被扔进了校园的湖泊和树荫里...高中生上街闹事少了,大学校园闹事多了。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出了校门,承受着生存的压力,找不到工作,他们会怎么办?他们的麻烦远比高中生可怕和严重!!!刺激消费了吗?的确,刺激教育学校已经成为消费品,刺激高校以各种名义收取的费用大大增加。听着,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北京乃至中国最有名的学费都上了乱收费黑榜。我相信这是当头一棒,人怕出名猪怕壮。你们谁是无辜的?学费逐年上涨。大家都说是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批准的。大家都说国家花了多少钱培养一个大学生,我们学费还低。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中国普通家庭的收入,中国最大多数农民的收入?你听说过一些农村地区开始把考上大学当成灾难,把考不上大学当成幸运吗?这是怎么回事?国家投入很多培养一个大学生,但是你培养的大学生四年后找不到工作。对你的国家有什么贡献?这还能训练他做什么?多招一个大学生,是国家在这个大学生身上投入了更多的钱,还是为这个大学、这个国家赚了更多的学费?

突然想起了另一个问题。我上大学的时候,国家给非师范大学、非军校、非农林矿的每个本科专业每月副食补助是60元,而我所在的大学吉林大学,每个学生只给很少的25元。号召35元支持学校建设。四年时间,学校建设没什么起色,宿舍里还是没有电视,也不能上网。而我们的35块钱被挪用了一个月,甚至两年后的四个月,在银行还有利息,先不算他。反正一万所大学的财务主任因为挪用公款被抓,副省级学校党委书记被拘留。这就是结果。至于其他高校,我本来是打算写这个题目的。在很多学校论坛,我都留下了帖子和联系方式,收到的回答不到25个,甚至是一些没听说过这个补贴的大学生。今天想到北京执行的最好的大学中,还有一个以工科命名的大学,不给学生补助,随意收瘾,但连每个学生几十块钱的补助都吝啬的咽下去。发生了什么事?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相对来说,对于大城市本地学生中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他们可能不理解中西部地区大学生的苦闷和难处。这是为什么呢?用人单位可能会说大城市名校多,毕业生素质高,知识面广,但中西部高校生源质量不高?如果质量不高,你们国家还允许那些高校误导孩子,浪费那些投入。学院变成大学,大学合并成大学。现在中国的大学可以很大,但是有多少知识呢?想想那些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的省份,那些交不起学杂费的孩子,想想那些今年才免除学杂费的中西部省份。为什么不能减少没有“有竞争力的毕业生”的高校,把更多的钱投入到义务教育学校?当它真的是他们的学习时。他们不擅长学习?是谁的原因?

前天去特殊教育学院采访残疾大学生。他们的就业形势非常糟糕。在今天的环境下,不难找到这种情况的原因。师范类大学生就业难,所以对他们来说更难。但虽然他们入学时是单考单招,但学费和正常人一样。他们每年还要投入5000多元的学费。四年他们得到了什么回报?当他们被雇佣时,他们被看不起,更没有竞争力。他们想哭吗?

扩招,扩招,北京的高校升学率已经达到75%以上,官方数据,而香港呢?8所高校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分流一次,高校升学率40%。美国呢?虽然社区学院很多,但是真正名校的升学率并不是很高。此外,人们在入口时慷慨,在出口时严格。我们的大学呢?以前是严和宽,现在是宽严相济吗?就跟玩文科生拿毕业证一样。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你的素质如何?高校,我们为你们付出了青春和金钱,你们能给我们什么?扩招,扩招。我们为你们的成就付出了青春、时间、金钱和梦想,可你们能给我们毕业生什么?谁能给出答案?

今天中午,已经毕业四年的我给今年毕业的未来小姑发了一条信息。我很自信,对你感兴趣的东西从不失去兴趣。我知道我只能在她为找工作发愁的时候鼓励她。其实你很幸运,因为你是大城市的本地学生。珍惜你将得到的工作和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