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是文科还是理科?
专业介绍
国际商务专业主要培养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系统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具有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基础,能够将商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处理跨文化和全球化时代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熟悉国际商务环境、规则和惯例,具有全球化思维,具有较高的国际视野和外语水平,具备跨文化国际沟通等综合能力;能适应国际化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满足跨国公司、国际本土企业、涉外经贸部门、全球性组织和政府部门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本科国际商务的代码是120205,属于工商管理类。管理学学士学位在本科阶段授予,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
研究生国际商务的学科代码是0254,属于02经济学的范畴。与本科国际商务不同,主要学习经济、金融、国际贸易、法律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接受国际贸易实务的训练。目的是培养精通经济原理,具有经济分析能力,能解决经贸工作中的复杂问题,熟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了解国内外法律的复合型应用经济人才;
国际商务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研究跨国交易以满足个人和组织需求的科学。国际商务的本质是“跨境”,最基本的国际商务活动是跨境经济交易。
培训目标
良好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积累。
系统掌握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理论、全球商业运作、贸易规则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
培养商业数据分析、跨国创新创业等商业实践能力。
培养国际商务问题的研究规划、文献阅读、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基本科研能力。
培养国际商务分析和决策能力,能够在动态、复杂、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中应对各种挑战。
培训要求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
(1)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经济法律法规和贸易政策;
(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三)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国际贸易;
(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涉外经济法规和贸易政策;
(5)较强的人际沟通和业务拓展能力。
课程体系
国际税务、国际商务项目、国际商务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与全球采购、港口管理、关税制度、国际金融与投资、国际贸易规则与实务、国际人力资源在以下专业方向进行培训:CIMA、通关、国际金融。
考研方向
国际商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公共管理硕士等。
培训计划
培养掌握国际商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英语水平较高,具有一定解决国际商务主题活动中操作实务的专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重点学科
大学英语1,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原理,国际商务英语,英语函电,国际商法,进出口贸易自然地理,计算机技术,国际市场营销,进出口贸易,国际投资操作实务,进出口贸易实务,商务沟通方法等。
职业特征
编辑本专业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西方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国际商务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国际营销技能;
能够运用测量、统计和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趋势;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贸易政策和发展趋势;
了解中国经济政策法规的发展趋势;精通商务英语,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运用计算机等经济分析工具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就业方向
大学生毕业后适合在事业单位从事涉外、国际业务工作。主要培养在跨国公司、涉外经贸部门、外资企业和政府机关从事实务业务、商务活动策划、国际企业管理、法律咨询和政策研究的人才。
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进一步发展,对进出口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中国商务部人事教育劳动司刘司长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带来外贸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外贸经营权将逐步由审批制过渡到登记制。因此,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数量会大大增加,对外贸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大,要求更高。